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21页

      高句丽军士刚才的确受到了惊吓,已经没有了斗志,仓惶退回去。
    东大营后方一里,是密密麻麻的弓箭手阵,还有一些骑兵和甲士,薛世雄看到这样的一幕,忍不住感慨:“罗将军料事如神,高句丽军果然知晓了我大隋主力撤走的时候,提前做了紧急部署,时刻戒备,一旦城门开启,杀出敌军,就立即撤出自己军马,然后放火烧营,阻挡一阵子。”
    薛万钧也是一位虎贲武官,手中提着一把重枪,敬佩道:“罗将军跟我年纪相仿,却用兵如此厉害,让我等心悦诚服。”
    薛世雄转身叮嘱几位儿子道:“是啊,万钧、万彻、万述,尔等自幼习武,跟为父常年混迹于军中,勇武有之,却谋略不足,以后要尽心追随这个罗将军,你们的前途,肯定也会一路顺畅,受益良多。”
    “孩儿谨记!”薛万钧四人全都恭敬回应。
    薛世雄点头,然后喝令道:“立即撤军,回西大营,高句丽既然识破我们的计策,在这逗留已经没有意义,立即与主力大军汇合,罗将军要下令撤军了。”
    这一万多人快速转移,绕过城池,途径北大营的时候,发现这里的隋军也在整编列队,向西大营汇合,这是罗昭云早就颁过的军令。
    当三军聚来的时候,已经下午,罗昭云一身银甲锁子铠,手持长枪,披着大红斗篷,头顶亮盔,已经让主力大军集结完毕,当机立断,马上往辽东撤走,不带任何累赘物资,因为贵重品、有用的物资早就被他转移了不少,剩下一些,准备留在这掩人耳目,同时下令再烧毁一些,这样数目就难核准了。
    他并不想自己吞下这些粮草和贵重物资的事外泄出去,这样毁灭一些证据,虚虚实实,即便高句丽夺得少许粮草、攻城器具、兵甲,但也只是几分之一,到时候,罗昭云完全可以说,为了不给敌军留下,放火烧了大部分,带不走就毁掉了。
    第0402章 从容而退
    罗昭云双目炯炯发光,神采飞扬,二十四岁的年纪,已经担任三军主帅好几年了,更加沉稳凝练,他盯着八九万的大军,威武不凡,举手投足流露着统帅的风范。
    “诸位将士,我军已经完成一半的任务,拖住了高句丽的兵马,让他们不敢出城追击,给大军足够的时间撤走,如今圣上已经过了辽东城,想必回到了边关燕郡,剩下的任务,我们要顾自己了。”
    “马上就要撤军了,但我们不也是被打退,被击溃,而是从容撤退,就好像上一次那样,轮番撤兵,层层设卡,高句丽军敢追击,就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罗昭云激励一番,往那一站,果然震慑住全军,胆惧之心都弱了。
    “罗将军请放心,我等已经准备就绪,按规定部署退兵!”麦铁杖回答。
    罗昭云点头,一挥手,让大军开始撤退。
    锵锵锵!
    重甲兵先行,兵甲锵动,甲叶子不断碰撞,浩浩荡荡出发了。
    两万人组成一波,相隔数里,依次进发,向前推进。
    所有的骑兵集结在一起,组成一个骑兵阵,留在最后,因为速度快,可以负责阻断后面的追兵。
    ……
    此时,平壤城内哀嚎一片,不少被烧伤的士兵,在接受包扎、还有简单治疗。
    “太可恨了,隋军早有准备,把我等又给坑了。”
    “乙支将军,这口恶气,我渊盖野咽不下去!”这位中年将领,非常气愤,他的渊盖姓可是高句丽的大姓,历代出将军,属于早期高句丽五部中的顺奴部。
    最早记载高句丽五部的中国史书是《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本有五族,涓奴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桂娄部。”后来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发展成椽那部、贯那部、沸流部、桓那部等,已经去了奴字,官吏的名次也胡化,有对卢、沛者、古雏加、主簿、优台丞、皂衣先人等,直到西魏去胡化,高句丽也效仿,建制和官职名称等都变得中原化。
    “爹,你没事吧!”这时候,一位十余岁的少年,穿着甲胄,腰间佩戴宝刀,眉清目秀,资质不凡的样子,他有些担心渊盖野的伤势,站在一边询问。
    “苏文,爹没事,只是这口恶气咽不下,我渊盖家族,何时打过这样的憋屈仗,先祖的脸,都被爹丢尽了。”
    乙支文德叹道:“渊盖将军,不必自责,这次跟本帅指挥有误,也有干系,并非你一人之责,是我们低估了他,这个罗昭云,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有谋计。”
    高宏道:“乙支将军,那我军还是否追击?”
    乙支文德陷入犹豫中,其实他不想再派人紧逼罗昭云的军队,弄不好还要损失惨重,但是,若是不敢追,可能会造成一个可怕的心理恐惧,以后高句丽军,听到了罗昭云之名,都要闻风丧胆,没有一战的勇气了。
    “追,为何不追?他们是败军,如丧家之犬,仓皇撤退,即便有一定伏击对付咱们,只要我们谨慎识破,紧紧咬住对付的尾巴,总会找到猛袭的机会,这一次,由本将军亲自带兵追杀,把隋军彻底赶出高句丽境。”
    乙支文德说得慷慨豪迈,丝毫没有把隋军和罗昭云放在眼里,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战,这个时候,要鼓舞士气,找回信心,做足气势。
    “对,追击,把隋军都杀光!”
    “让他们有来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