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96节

      苏采青说:“有些小小的想法吧,希望能有用。”
    “有想法就好,有想法就好,”赵主任立马就放松地笑了,“相信你,总是能给出不错的建议。”
    苏采青说:“我只负责提意见,能不能用,就看区里的了。”
    赵主任也是想着,如果苏采青的意见能够被采纳,街道上也光荣。
    代表意见大会,赵主任就不能参加了,苏采青得自己去参加。
    在会场里,相对于其他的代表们艰苦朴素的打扮,苏采青一身着实是洋气了一些。
    其他的人也有些议论纷纷的,可是知道她是个会做生意能赚钱的老板后,也只有艳羡的份儿了。
    苏采青来到会场,区长还特地来打了招呼:“我听说过,你是一位很有想法很有见识的女性,所以我跟你们街道说了一下,他们把话带到了吗?”
    苏采青端起职业笑容,点头说:“他们把您的意思原原本本地传达给我了,我也认真地做了一些设想。希望能够对区里的工作有用。”
    区长听了这话,立马也就笑开了,和赵主任的表现如出一辙:“那就好,那就好,你的意见啊,市里也是很想听听的,所以你这次的发言,非常重要啊!”
    苏采青没想到,这事儿还和市里有关?
    见苏采青面露惊异,区长又安慰说:“你不要紧张,就是市里的领导也听说了你这样一个有想法有建树的女性,才提起过的。领导们也是想多听听各方的声音,你这样的代表是正正好的。”
    苏采青心中有些了然了,难怪这区长殷切,上头有话啊。
    只是,苏采青也不觉得自己是因为什么才能才被上面赏识的,而是因为打官司的事儿吧?小白杨的官司,闹得挺大的,央视的新闻都口播了,可见是个信号。
    这些领导人都是人精,当然嗅得到里面不同寻常的气息。
    很快会议开始了,其他人的发言,区里的领导都没什么反应,一直到苏采青上台的时候,他们就立马振奋了精神。
    苏采青手里虽然拿着稿子,可是却不是什么完整的稿件,她只写了一些粗略的大纲而已,时间确实是紧张了一些。
    开场白后,苏采青就说到了正题:“经济政策的改革,是必行趋势,无法逆转的。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我们中国非常重要的一次转折,在将来,我们回过头看这段时间的时候,就会发现,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多大的胆识和气魄,以及远见卓识。”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问题,比如说,国营厂倒闭以后,会出现许多的闲散劳动力,而许多家庭也因此失去经济来源,陷入困境。政府要在这场变革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和能力。”
    “劳动力是宝贵的资源,经济的发展,需要人们的劳动。对于因为国营厂倒闭而不断析出的劳动力,我有一些想法:”
    “首先,鼓励个体经营,个体经营不仅包括租房开店的,还包括街边的小贩,那些卖菜的,卖针头线脑的,卖早餐的。许多人习惯了在厂里干活,并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可以做的事,我们就要从这种小的职业着手,让门槛低的行业,可以更加健康地发展,吸纳更多人。”
    “第二,促进教育的发展。在这社会劳动力过剩的时候,年轻人过早成为劳动力不利于社会发展,他们应该成为一种人才储备。当经济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以助他们更好地在社会立足。”
    “第三,要注意精神文化和娱乐文化的发展,引导人们将部分注意力放在娱乐精神的事情上,减少治安事件和犯罪的发生率。”
    ……
    虽然准备有些仓促,但是这些方法和手段,也不需要苏采青一点一点去想,这些大多是已经存在了她的脑海中的。
    区长等领导一边听一边飞快地做笔记。
    苏采青说的,有些是他们想到了的,但是有些是他们没想到的。社会和经济的转型,最考验的是他们这些领导班子,因为那意味着他们也要转型,还要有长远的目光和想法,带着大家一起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苏采青的发言,足足有二十多分钟,可是没人觉得她的发言无聊,很明显,台上的领导们,都很欣赏她的那些建议。
    这次会议,也是开了大半天,开完苏采青都觉得肚子饿的不行了。
    散会时,有秘书特地给苏采青递了话,区长等人请她去食堂吃饭。
    苏采青倒是不害怕,有人请吃饭也正好,她就不用忍着肚子饿回家了。
    政府机构的食堂,水平当然要比外面好一些,肉食之类的是不缺的,苏采青也没客气,要了三四样菜,才坐下来吃。
    区领导班子和苏采青坐在一起,团团围着,简直是像怕她跑了似得。
    “苏同志的发言,真的是十分精彩,让我们都觉得获益颇深啊!”区长笑眯眯地说。
    苏采青要报以笑容:“都是一些拙见,如果值得采纳,那就太荣幸了。”
    “意见确实是非常好的,不过我们也有些疑问,想跟你讨教一下。”
    苏采青说:“讨教不敢,只能说是建议。有些问题,你们站的比我高,看得比我远,自然比我想得深。”
    苏采青也不敢托大,以她的经验来说,把姿态放低,总是没错的。
    双方就这样互相拍马屁几个回合,才进入正题:“人才储备这个事情,我们想听听你详细的想法。”
    苏采青说:“其实成年的人呢,都是劳动力,劳动力就像水,要用正确的方法对待它,才能取得一个良好的平衡。现在咱们面临的情况是,水多了,所以一部分水要储备起来,甚至可以把它做成更加好的蒸馏水,就可以用在更加特殊的地方。而学校教育,就是这样一个蒸馏的过程。除了大学,下面的大专,中专,还有技术学校,都可以考虑扩大招生,将年轻人招进去,教他们有用的技能。等他们学到了技能,又能够反哺社会和经济,促进经济的发展。”
    区长在问,后面的秘书就唰唰唰的做笔记,听着那声音,苏采青就忍不住想,做秘书也不容易,这做笔记的手得多酸啊!还是录音笔好,不用这么麻烦。
    “那剩下的那部分水,按照你的意思,就要用?”
    苏采青说:“能够接受教育的年轻人,并不算多。就比我家,我妹妹在上夜校,因为她有我的支持,吃喝拉撒不用担心,住处也有我。可是有些年轻人还需要养家,不说要花钱上学,就算是免费的,他们也没法去。对于这样的人,就要给他们一条路可以走,即便不是什么坦途,也得让他们支撑得起一个家。”
    “可是,如果小商小贩之类的太多了,也不太好吧?”有人问。
    苏采青咽下口中的食物,说:“小商小贩是做生意的,他们做生意就要有东西可以倒卖,就需要有货源。这也是商机。而且市场有它的调节功能,如果本地的商贩太多,竞争过于激烈,市场的规模又不够大,有些人自然就会把目标转向外地。到时候,他们就是把外地的钱,赚到咱们本地的荷包里来了。”
    ……
    在这交流的过程中,周围的人都忍不住频频点头,对苏采青的话表示认同。
    苏采青这饭,吃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吃完。
    领导们问完了问题,才放苏采青离开,而苏采青刚走到门口,就看到了老熟人——《吉阳日报》的主编黎阳。
    “你怎么在这儿呢?跑新闻吗?”
    第76章 看到了价值
    今天代表大会, 大小是个新闻, 可是也不用黎阳这样的主编亲自来跑吧?
    黎阳推了推眼镜说:“我在等你, 从你们开会时等到现在。你的发言稿呢?”
    苏采青说:“被区里拿去了。”
    “哎呀!怎么会这样?看来我得找人去誊抄一份出来!”黎阳转身要走。
    苏采青说:“没用的,我的稿子也是个草稿, 抄了你也登不了报纸。”
    黎阳停住脚步,忙又转过头来问苏采青:“那你还记得内容吗?”
    苏采青答道:“被翻来覆去问那么久, 我想忘一时半会也忘不掉啊!”
    “那就好, 那就好, 你跟我回去, 把稿子再复述一遍吧!稿费好说!”
    于是苏采青被请到了报社编辑部, 给他们复述一遍自己的稿子。
    当然不可能每个字都是一样的, 但是几个重点是一模一样, 就没问题了。
    苏采青把稿子弄完,黎阳立马就拿过去, 一口气读完了,读完还称赞说:“真的不错, 非常好!苏同志, 你这想法非常的成熟啊!真高兴有你这样的人, 可以提出这么有用的建议。”
    苏采青说:“谢谢夸奖了,如果没有别的事儿的话,我先走了。”
    “诶,请等等嘛,你这篇演讲稿,是很值得探讨学习的。我打几个电话。”
    于是, 他把平日里说得来的几个朋友都请来了,其中还包括梁学超。
    苏采青这下彻底走不了了,就着粗茶和几个人,聊了一个下午,才被放回家。
    苏采青也是没想到,国内还有这样关心国家时政的人,还会那样去讨论和研究,然后通过自己的方式发生。
    这群人,都是知识分子,在那特殊的时期,都是受过打击和折磨的,可是他们都一心想着这个国家,还在为它的未来担忧着想,这令苏采青觉得颇为感动。
    有识之士大约就是这样的人吧。
    自己的建议,上面的人会不会考虑,苏采青也不知道,这种事她也做不了什么。
    她将注意力放回了家里,发现家里已经开始为过年的事情操持起来了。
    一家人都要在苏采青的新房里过年,这个年注定是热闹又喜庆的。
    苏采青正忙里偷闲,在露台上看书的时候,张云冰来叫了她:“妈,吴奶奶来了!给咱们送了麻花和猫耳朵!”
    苏采青问:“咱们家自己能炸,要她送什么?”
    张云冰解释说:“这次是新的,是婆婆给吴奶奶教的新法子炸出来的,我尝过了,可好吃了。”
    “比我之前炸的好吃?”
    张云冰眼睛骨碌一转,说:“各有各的好吃吧!”
    见张云冰这么说,苏采青反而有些好奇了,起了身,跟着张云冰下了楼。
    吴婶就招呼她尝尝新口味的麻花。
    “以前你教我的那个,偏咸口,这个偏甜口,感觉更适合吉阳的人的口味。”
    苏采青送竹盘子里捡起一颗,放进嘴里一咬,一样的嘎嘣脆,可是那香气更带着一些甜蜜,味道也偏甜一些。相对于咸口的麻花,这个确实有那种类似蛋糕的香甜,不腻味,很好吃。
    “不错诶!好吃!这是婆婆教你的法子?”
    吴婶笑着点点头:“她告诉我加了点蜂蜜之类的,味道就变得不一样了。”
    苏采青也恍然:“原来如此,确实好吃,加点炒熟的芝麻,更是香酥脆甜到不行啊!”
    吴婶说:“是啊!我也正想着呢!这是第一锅,先给你们尝尝,要是你们也都觉得好,今年我就几种味道都炸一些卖!”
    吴婶现在靠着卖麻花猫耳朵之类的,也能赚一些钱了,补贴了家用是其次,重点是她觉得自己不是家里吃白饭的了,她也能给家里挣钱了,这让她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发生了变化。
    “这个挺好吃的,肯定能卖挺好的。”苏采青说。
    吴婶就想听她这话,高兴地直点头:“借你吉言,借你吉言。”
    苏采青倒是没想到,驼背老婆婆对厨房的事儿也有研究。
    由此看,她以前应该就是按照大家闺秀培养的,厨房的事情,她不用亲自下手,但是要会一些拿手的菜式和点心,这女工嘛,她也不用多熟练,但是一些有名的针法和技巧,她也得知道。
    这老婆婆,估计肚子里的东西还挺多的,而且挺有价值的。她也算是见识过历史起伏的人了,苏采青突然对她经历的事情,有了一些兴趣。
    吉阳的冬天并不冷,时常有暖阳出现,而驼背老婆婆就坐在活动场,看着孩子们在那边打篮球打乒乓球之类的。
    她喜欢孩子,看着孩子生龙活虎的样子,就觉得高兴,就抿着嘴笑。
    苏采青走过去,在她身边坐下了,和她聊了聊天气,聊了聊最近吃喝睡之类的,才说到了麻花的事儿。
    “要不是吃了她给我的麻花,我也想不起来了。之前我家有个做点心很拿手的厨子,他做的麻花就很好吃,和我说过,做麻花放一些蜂蜜啦,会很好吃,还偷偷用勺子给我挖蜂蜜吃。我有时候想着,不知道他们那些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听着就是很有意思的回忆。这些事儿,你埋在心里很多年了?”
    老婆婆笑了笑,满脸皱纹舒展了不少:“年轻的时候,还和我先生唠叨过几次,后来没人听我说了,我也就懒得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