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三百九十四、魏雨白西行

      魏雨白在门外等了好一会儿,她此次前来是为帮父亲传信的。
    因为辽国重兵在战败后由韩德让率领的大军退到南京道,重新整顿,气氛也一下紧张起来。
    韩德让其人可不是什么小鱼小小虾,出生北方边关的人几乎都知道他的大名,在辽国更是。
    当初萧太后丈夫辽景宗就十分器重他,不避讳他汉臣身份委以大任,之后雄才大略的辽景宗英年早逝,死前下遗诏将家国大任交给自己年仅二十多岁的皇后萧绰。
    萧绰便任韩德总领禁军,负责京师宿卫。此后,韩德让出入宫帐,与萧绰情同夫妻。两人出则同车,入则共帐,就连接见外国使臣之时也不避忌。
    而韩德让确实是有大才的汉臣,在其辅佐之下,萧绰对辽国的制度和风俗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自萧绰变革之后,辽国“国无幸民,纲纪修举,吏多奉职,人重犯法”,“统和中,南京及易、平二州以狱空闻”,辽国内政呈现一片兴旺的景象。
    韩德让本人抵御景国,平定内乱,东征高丽,迫使其俯首称臣,可谓战功赫赫。
    辽之韩德让,亦如景之冢道虞。
    如此人物,如今屯军大军在辽国南京,怎能让人安心。
    辽国南京道、西江道都与景国接壤,而且根据探子细致回报,辽金大战中,可汗耶律术烈可汗中军最早溃逃,死伤愈半数。
    北院大王萧保机的左军因为中军溃逃而被女真围困山脚,几乎军覆没,萧保机战死。
    而右军韩德让的彰德军骁勇善战,几乎击溃金国左翼,如果中军在坚持片刻,说不定胜负未可知。而且韩德让右军因为撤退有序,走的也最从容,死伤最小,超过半数保,撤入辽国南京。
    之后韩德让还大举招募兵丁,据说如今已超过五万之数。
    这样的大军驻扎辽国南京,与景国边疆距离不过二百余里,不得不防。
    景国北方防线有两道,一道是太行山以西的太原,一道是太行山以东的真定,两处不远,却要跨越大山,父亲也与太行山以西的杨家来往密切,就是为互相照应。
    有大事经常会跟杨老大人商量,所以这次她才送来口信。
    当然,这只是其一,还有就是就是她听说平南王加了京北转运使,已经北上,而太原府也属京北路
    不一会儿,军士就出来,请他们进去,还有几人帮他们安置马匹行礼,魏雨白让随从跟着杨家人去安置,自己则径直进入大宅。
    这宅子她熟路,不一会儿就走到正堂,杨家当今掌权者杨文广老爷子已经坐在那。
    老爷子虎背熊腰,国字脸,发须之间有花白色,但一双大牛眼却炯炯有神。
    “侄女见过杨叔父。”魏雨白不像女子一样行礼,而是拱手道。
    “哈哈哈,免礼免礼!”杨文广大笑,让她坐下:“你来看我,还管那些繁文缛节做什么,都是将门之人,不用那么麻烦,你几个哥哥都到边关去了,家里就只有我这老骨头在。”
    魏雨白一笑,一下子轻松起来,一年多没见,杨叔父还是老样子。
    就连这正堂里的老椅子也没变,还是老旧模样,护手都磨碎得掉漆光滑也没换。
    “这次来,不会是当纯来看我的吧。”杨文广一边自己去泡茶一边问,“家里实在没下人,你将就一下,你叔我这手艺也不错。”
    “我早就习惯了。”魏雨白一笑,也不去帮忙,就等着,然后道:“父亲让我带来口信,他说要杨叔叔小心韩德让,
    大军,两方最好能商议个相互照应的对策。
    如果金国攻下上京,辽国可汗死在那,或者投降,那韩德让可能在南京另立太子耶律惇为新君,到时候就不得不防。”
    杨文广一边泡茶,一边点头:“这个问题我也想过,所以最近我在慢慢往代州、宁化、保德增兵,不然也不会家徒四壁,哈哈哈
    办法自然要有,不过可以慢慢商议,毕竟冬天了,金国也不好出兵。”
    他说着笑起来,可确实如此,杨家这个大宅如今只是个空宅子,放眼看去值钱的物件没有几个,稍值钱的都拿去当了,为的只是往三交之地增兵。
    北方异动,边防守将的压力远远不是身在中央或者南方的人能懂的。
    几万人的战斗,往往决定几十万,上百万人的生死。
    很多时候人们会想,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国家要怎么灭亡?毕竟有名人说过,就是五万头猪,抓三天三夜也抓不完,那何况百万人?
    但历史往往是这样的,十万人的战斗,决定百人的命运,十万人如果败了,那么剩下的就会任由宰割。
    即便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时期,按照当时比例来算,军队数量占国人口百分之四到五,也就是说,四五万人的战斗,将决定百万人的命运。
    而边关两道防线,太原、真定,也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景国的命运,所以杨文广也好,魏朝仁也罢,肩膀上的压力之大,远非常人可想。
    可就是这样的压力之下,这杨老大人还笑得出来,调侃自己,魏雨白心里自然是佩服的,表面却没说,老大人不喜欢溜须拍马之徒。
    不过魏雨白惊讶发现,老大人泡茶就是将茶叶用开水泡开,并不是搅拌茶末油盐、肉丁的喝法,这种喝法可是平南王首创的,“杨叔父喜欢喝清茶。”
    “是呀,这味苦归苦,解渴,哈哈哈以前的茶我可喝不惯。”杨文广说着将一大瓷碗茶水递给她。“家里没什么像样器皿,就用碗,你别嫌弃。”
    “哪里。”魏雨白一笑,豪爽的单手接过来。
    “这种喝法,其实最先是平南王弄出来的,没想到才过一年不到,就传到太原来了。”魏雨白道,她不自觉的将话题往平南王身上去引,因为她想知道更多消息。
    “哦,平南王,说起来最近平南王到任京北转远使,身为太原知府,老夫本该上门拜会才是,最近事情多,一时给耽搁了。”杨文广道。
    “杨叔叔有平南王的消息吗?”魏雨白追问。
    杨文广端起大碗喝了口茶,“有倒是有,都是听从江州北上的客商说的,不过都不是些什么好消息”
    说着他便将平南王到江州的所作所为给魏雨白说了一遍,她专心致志的听着,一直说到茶水凉下来,又喝了几口苦涩凉茶才说完。
    “平南王这些作为老夫也不懂,大概就如客商所说,是孩子家玩闹,亦或是他们以谣传谣,乱说的。”杨文广道,似乎没有太将所谓的平南王放在心中,想来也是,平南王最过出名的无非在南方平定叛乱的大功。
    可对于杨文广这样一辈子戍守边疆,与辽人交手无数的老将来说,那根本不够看,除去这,再无什么亮眼的了。
    魏雨白听后却摇头,又想到那个年纪轻轻运筹帷幄,不声不响改变满朝文武立场,又有些看不懂的意气用事,和自己两个小丫鬟没大没小,与众多下人毫无间隙,可说起话来似乎总有威严,令人信服的小大人,她就明白事情绝没有那么简单
    那家伙绝不是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简单的人,他肯定有很多东西藏在暗处,藏在普通人看不见的地方,不知何时就会露出獠牙。
    那种神秘,从容,离经叛道总是每每想到,就让她心中难以安宁,或许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