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页
一般来说,高年级的学长们是不愿意带着低年级生玩的。但特别优秀的低年级生不在此列。好比说维炫明学长, 作为机甲战斗专业的学生,他的表现太突出了,个人作战能力完全不输于五六年的学长,因此去年他还是大三时就收到了学长的邀请。
现在沈星极读大三了,在去年的资格赛中有过亮眼表现的他理所当然收到了很多邀请。都知道沈星极强, 只要争取到了沈星极,他们在机械技术方面就有了保障!
在决赛中, 所有参赛者将以学校为单位组成一个集团军,内部编制和正规军是一样的。在这种比赛中,最受关注的自然是第一指挥官。除非有一个人, 他的指挥作战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极其突出,能把所有对手压下去, 就像当年的云彬言一样,第一指挥官的人选才会毫无意外。一般情况下,高年级的学长们会为了第一指挥权进行比拼, 他们通常要花上四个月的时间,然后在决赛开始前的那一个月确定指挥席位。
三英的校内指挥席位战已经拉开了序幕。
“你也可以参与校内指挥席位的争夺,要不要试试?”指挥专业的老师问。
老师姓程,他就是当初那位一直找机会想让沈星极来指挥系旁听的老师。沈星极已经跟着听了半年指挥课,他所有的课后作业都被程老师拿走看过。据说程老师还看了好几遍他期末考试时的虚拟指挥战视频。沈星极不知道老师为何如此看重自己。
沈星极自己觉得他在那场虚拟指挥战中的表现并不好,因为他只用上了很少的指挥思维,更多的还是在吃自己机械专业的老本,虽然最后胜利了,但有种剑走偏锋的感觉。果然,最后的分数下来,他的虚拟指挥战的分数并不高,只有B+的成绩。
但程老师还是很看好他。
用程老师的话来说:“在战场上,赢就是赢,输就是输。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去赢得尽可能大的胜利,只要能做到这点,就是优秀的指挥官了。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沈星极的薄弱点太过明显,评分老师给的B+成绩也是合理的。程老师又安慰他说:“都是因为你只修了半年的指挥课程。你只是见得太少了。”
对于程老师的这份优待,沈星极不止一次觉得受宠若惊了。很多时候,沈星极总觉得程老师似乎透过他看到了其他东西,年少时的理想,不可追忆的伤痛之类的。
这应该不是沈星极的错觉。
现在程老师又怂恿沈星极去参加校内指挥席位的争夺。
沈星极哭笑不得地说:“程老师,我真的没有那个时间啊。我在生物机械方面算是刚刚入门,还有很多东西要学的,支教授给我布置了很多额外的作业,而且我还要加强数学方面的学习。”数学是学习其他科学的基础,沈星极觉得自己需要充电了。
顿了顿,沈星极又说:“而且就像您说得那样,我在指挥方面确实积累不足,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连《重大战役分析》都没看完,还是先专注于自身的学习吧。”
《重大战役分析》共有十册,每册都是大部头,是指挥系学生的必读书籍。程老师是第六册 到第十册的编辑团成员之一,虽然不是主编,但也证明了他的专业性。
程老师建议沈星极去抢夺席位,并不是真觉得沈星极已经能压过那些优秀的高年级生了。他只是觉得进入虚拟战场和高年级生比拼,这对于沈星极指挥能力的增长是有利的。不过沈星极说得也没有错,他想要先专注于自身学习,稳扎稳打也挺好。
关键是沈星极真的没有那个时间了!支教授布置的功课真的很多!很难!
程老师再看好沈星极,也说不出“你把机械那块放放,多花一点时间在指挥上”这样的话来啊!他不免在心里叹气。上帝真是太任性了呢,既然都给了沈星极那样的天赋,为什么不赋予沈星极一天四十八小时的特权呢?区区二十个四个小时哪里够啊!
再一次压制了心底那种把沈星极从机械专业彻底拐过来的冲动,不想被机械系同事追杀的程老师只能说:“学习贵在坚持,再忙再累,也要每天至少抽出一个小时来做战术积累。如果在学习中遇到了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我。如果有什么特殊资料需要查询,也可以找我,我会酌情把短时间进入加密资料库的权限开发给你的。”
加密资料库里有很多作战信息,根据前线的情况随时更新,真不是一般人可以进入的。如果程老师给沈星极开放了权限,而沈星极泄密了,程老师也要付出代价。
“谢谢老师!”沈星极越发受宠若惊了。
程老师拍了拍沈星极的肩膀:“加油!”
沈星极双修指挥系课程这事,被安排得很低调。因为机械系和指挥系是公认的课业最繁重的几个专业之一,课程被排得很满,上课时间有很大的重合,所以在很多时候,沈星极只能通过虚拟接入设备进入指挥系课堂,把当天的上课内容录下来,等完成了机械专业的课程后再观看课堂录像,他本人不会真的出现在指挥系课堂上。虽然学校里一直存在小道消息说沈星极在旁听指挥系的课程,但真相信这个的却不多。
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沈星极在机械领域取得了那样非凡的成绩,他肯定付出了很多努力(这点倒是对的),指挥系的课程这么重,他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来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