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67页

      眼看着日头正午,吉灵摸着肚子,就觉得有点饿了。
    她想到早上吃的饽饽、麻花、撒糕,还有奶油蜂蜜糕,顿时就恨不得能回到麟趾宫,重新再吃一顿。
    偏偏早上被三公主一顿闹腾,也没来得及好好用早膳。
    七喜不知道从哪儿,就捧出了一只小小的食盒来,笑眯眯地递到吉灵面前道:“主子,可饿了?要不先垫点糕点罢?”
    吉灵一喜,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正是她此时想吃的奶油蜂蜜糕,她回头就问三公主:“息儿饿不饿?”
    三公主摇摇头。
    吉灵这才将糕点送进了嘴里,耳听着外面马车行队各自稍作休整,后妃们便被扶着下马车来。
    她急急忙忙又往嘴里塞了一块,这才拍了拍七喜的手背,快速道:“收起来,咱们下车。”
    七喜应了,利索地将食盒关上,想了想,又用干净帕子包了两块糕点,揣进怀里,这才扶着吉灵下了车。
    吉灵马车后面正好就是裕妃的车,她刚刚落地,站稳了身子,便见裕妃也已经踩着小凳子,被奴才们簇拥着扶了下来,满脸都是一路上车马颠簸掩不住的疲惫。
    裕妃一抬头,见吉灵正望着自己这儿,便向吉灵淡淡地点了个头。
    吉灵转过眼来,注视着面前的建筑。
    永陵的主要特点是“坐北朝南、神道贯穿、居中当阳,中轴不偏。”
    她面前的启运山南边,正是背风朝阳,窝风藏气的龙脉正穴,此时为宝鼎正殿。
    众妃嫔跟在皇帝行仗之后,缓缓地按照位份高低,先后向南边走去。
    南边是一条笔直的“神路”,也是陵寝的中轴线——启运门、正红门都按照这条轴线指示的方向,坐北朝南依次排开,层层拱护正殿。
    第375章 九举
    天子东巡是难得的一项盛典。胤禛这一次东巡,所带的扈从和随员有数千人,所需物品,全部从京城当中带出来,因此负责的人数极多。
    吉灵站住脚,回头望了一眼,便见身后除了妃嫔以外,仆从亦是极多,浩浩荡荡看不见尽头。
    永陵外有栅木、青桩,设满、蒙、汉、回、藏五体下马石碑。
    吉灵沿着“神道”与众人步行到此,仪仗便停了下来,略作调整了一下,妃嫔们三两成群,此时聚在一起,尚有低声说话的。
    吉灵向人群里找了一眼,便见张贵人扶着麦冬的手,双手提着衣边,脸颊上走得微微发红。
    小芬子一路从人堆里挤过来,到了吉灵面前,给吉灵打了千儿行了个礼,才低声道:“主子,到了前面,奴才们就不能跟着主子了,除了贴身的大宫女和六公主的嬷嬷能陪着上去,主子得和其他娘娘一起,跟着皇后娘娘身后。奴才们就在这后面等着,待到祭祖礼毕,待到主子出来了,奴才再吩咐马车过来接应。”
    吉灵点了点头。
    祭祖这种大事,除了帝后得去最前面,她们妃嫔们应该不用上前,也没资格上前。
    到了地方之后,自然会有人来安排,让她们按照身份高低站好之后,才会根据仪礼太监的唱报或起或跪。
    吉灵心中大概有了个数,抬头看去,就见永陵的陵寝形制也是“前朝后寝”,纵向排列三进院落,是个很规整的布局。
    众人浩浩荡荡走到神道北端,吉灵抬头便见了永陵的前宫门——面阔三楹,进深二间,琉璃瓦顶在明艳的阳光下泛出温润的光泽,熠熠生辉。
    雍正四年,永陵内已经建齐班房、祝版房、茶膳、涤器房等。陵寝的东配殿与西配殿、果房与膳房、齐班房祝版房与茶膳房涤器房,皆为中心左、右对称排列,
    祭祖的主管由盛京将军担任。永陵总管、永陵掌关防官主持。此时,抬桌官员已将祭台抬入启运殿,由执事人将祭品摆放在供案上,准备祭典。启运殿内另有楠木香几、珐琅祭器,香烟缭绕不已。
    虽然是秋高气爽的天气,站得久了,吉灵脖子上也不由得冒出了一层汗,她伸手给三公主挡着小脸——她给三公主做的太阳帽是带出来了,就放在马车上,但是祭祖这种大场合也不好戴上,徒徒扎眼。
    七喜正拿着帕子给主子擦汗呢,忽然便听见一声执节声响,是祭祖开始了。
    唱礼太监高唱道:“跪——!”
    只听得身边一片袖子擦着衣裳的簌簌之声,吉灵刚刚接过七喜的帕子,擦汗才擦了一半,也跟着跪了下去,只听诺大的启运殿中,顿时静得寂然无声。
    幸好地上早就给她们准备了软垫。妃嫔们跪下去,都是跪在软垫之上,膝盖倒并不怎么受罪。三公主还四处张望着,陈嬷嬷跟着跪下去,轻轻按着她的小脑袋,让她也叩首。
    三公主一下子就四肢着地,趴在垫子上了。
    那垫子被太阳晒得暖洋洋的,她挥手在上面打了几下,只觉得很柔软,忽然开心地咯咯笑了起来。
    吉灵赶紧捂住她的嘴,压着嗓子道:“息儿,听话!”
    三公主自己抬手捂住嘴,睁大着眼睛,乖乖地不笑了。
    启运殿前丹墀正中,设了反坫案。案上有爵三件、祝帛四份。参祭官员身着朝服,站在启运殿前,肃立。
    先是礼部官员上前来,一跪三叩首,读祝文,送焚帛亭焚化。
    读完之后,胤禛便亲自上前举行望燎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