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页
她朝沈昭提醒道:“你直接将细枝折下来就行,这样快些,不然木姜子全掉地上我捡不起来。”
“好。”沈昭依言折取结了木姜子果实的树枝。
折了好几枝后,他忍不住问顾乔:“够了吗?”
“多摘一些。”
“这摘下来就蔫了,你拿回去能用吗?”
“这和花椒一样,不存在蔫不蔫的问题,我回去还可以用它炼油呢!等到春天没有木姜子的时候,就可以用木姜子油代替木姜子,这样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有木姜子味道的酸汤了。”
沈昭这才点头。
既然可以用木姜子炼油,他便毫不手软地将树上所有的细枝全部折了。
顾乔将他折取扔下来的细枝捡起,得了一把后,便在旁边把了草茎捆上,最后这一棵树,竟然一共摘了六把木姜子。
“今日这收获,啧啧!”顾乔目光发亮,像是瞧见什么宝贝似的。
沈昭只觉得她好似对这世间万物都充满了好奇,并且能够发掘它们别样的价值。
瞧见她那欢喜的模样,他的唇角忍不住又弯了弯,然后就听她说道:“等到明年啊,咱们就来这里折两条树枝回去,插进土里,我记得这东西是可以扦插的。”
我记得?
沈昭的眉头微微蹙了起来。
无论是顾婆子还是梅氏,又或者梅涣青、梅崇岭,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见过木姜子,顾巧儿又是怎么知道的?还说她记得?
是在书里看的?所以这是隐约记得?
沈昭觉得,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但他却按下了疑问,没有再问她。
两人顺着原路返回巨坑。
这一次,因为不像来时那样着急去看木姜子,所以他们走得很慢,花费心思和时间去找药。
这一片山林顾乔并没有来过,沈昭也是最近才找到这里来,所以有很多药材,两人收获颇丰。
期间,顾乔了解到,沈昭家的葵花已经收获了。
不得不说,罗洪这个人虽然脾气暴戾,却也很有头脑,不甘于贫穷。
比如说,他知道药材挣钱;又比如说,他会木工,会做棺材;再比如说,大家都种地种粮的时候,他会去种葵花,按照现代的说法,那就是种植经济作物。
他若是蠢笨一些还好,这般有脑子,以后沈昭兄妹该怎么脱离他的魔爪?
顾乔不禁忧心忡忡。
不过想这些也没用,眼下还是多教沈昭认几个字更实在。
“若你以后真能科考出人头地,那就好了。”她并不是在意功名,只是心疼沈昭,希望他能够有朝一日摆脱困境,不受束缚。
他真的太苦了。
沈昭深深地望了她一眼,唇紧紧抿着。
他什么话也没有说,但那倔强执拗的神色却充分地表明了他的决心。
顾乔知道,沈昭做事特别有毅力,她也更加用心地教他识字。
第121章 默写诗词,炼制香油(二更)
完成了今日的识字任务后,沈昭又问了她先前说的“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是从哪里听来的。
顾乔被他一问,瞬间点亮了一个主意——从小培养沈昭的文学素养!
回到家后,她立即走进厢房,翻找出笔墨纸张,决定将自己曾经背过的古言绝句、诗词骈文等全部默出来。
她决定每一天默写一些,想不起来的就先放下,等想起来了接着默写,到时候把这些东西给沈昭,每日让他背诵一些,从小培养。
不是有句话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她九年义务教育的储备,再加上自己喜爱、自行背下的古诗词,没准能熏陶出一个文人才子来。
想到这里,她信心勃勃、干劲十足。
“这种养儿子的感觉是怎么回事呢?”
她不禁嘿嘿笑了起来,然后本来就丑得堪比鬼画符的字顿时洇做了一团。
没办法,她没学过毛笔字,能握住毛笔写就不错了。
“哎呦,你别浪费这墨汁了,这是你外祖父留下的最后一块墨了。”梅氏心疼不已。
她平日里教顾乔,都是用树枝在院子里的泥地上写字,哪舍得用墨和纸啊。
顾乔立即认真起来,“娘,我再写小一些,肯定不浪费。”
“不行,等你的字练好了再说!你爹爹可是举人,若是你爹爹在,定然会骂你轻怠文墨。”梅氏在这件事情上异常固执,最后还是收了顾乔的纸笔。
顾乔叹了口气,她娘到底多爱她爹啊!人都失踪十二年了,还惦记着。
“娘,那我怎么办嘛,我想把这些东西写了给沈昭看的,而且现在不写,我就忘了。”顾乔扁嘴,很是委屈。
“给你出个主意,咱们家那烂木板不是挺多吗?你用炭笔写在上面,回头沈昭来家里的时候让他看就行了。”梅氏浑不在意地讲道,珍宝似的把笔墨纸张给收了起来。
顾乔:“……”
不过梅氏这个主意倒挺好的,顾乔没办法,只得去找了炭笔,然后将诗词写在木板上。
“我这也太不容易了。”写完两首诗,她丢了炭笔,不禁仰头望天叹了口气。
“巧儿,你这木姜子晾干了,你准备怎么做?”梅氏在院子里喊道。
“来啦!”
顾乔立即起身去了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