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50页

      这样的情况下,姑娘们化不化妆差别自然就大了。尤其是像今日这种情况,各家夫人太太必然是卯足了劲儿,给姑娘们上足了妆,大约连眉毛都特别精雕细琢了一番。试想一下大姑娘小小姐的进了大殿,一溜儿在皇上和太后面前排开,最后挑了回去皇上一临幸,发现卸了妆后和在殿内见的完全不是一个人,想必会大倒胃口。
    所以这一回皇帝肯定是耍了个心眼儿,待选秀女个个素面朝天,还让穿一样颜色式样的衣裳。差不多的人排在一处儿,若还有人能让人眼前一亮,便足见此人定是美到了极致。这般用心布置,足见皇帝对此次选秀的重视,想来男人也是一样的,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也对女人那副皮相感兴趣。
    宁娘卸完妆后便被个小宫女领到后头的房里换衣裳,里头几个姑娘都在脱外套,大家都没了妆粉,彼此间对视一眼的时候,似乎都想看清对方的真容。看完之后又同时低下头,去解身上的腰带。
    宫里为她们准备的是清一色的碧色的褙子配月白色的襦裙,如今正是盛夏时分,穿着这般清爽的颜色,倒将这些十几岁的小姑娘衬得肤白肉嫩,个个透着几分水嫩和灵气。
    宁娘边换衣裳边听其他几个姑娘小声说话儿,宫女们和嬷嬷们此刻都退到了外间,屋子里只剩她们这些待选秀女。其中一个圆盘脸的姑娘像是知道些什么,一个劲儿在那儿抱怨:“听说今日就腾了两处地方来让咱们换衣裳。除了启祥宫便是对门的咸福宫。可她们那儿比咱们这儿好,听说发的是樱草色的褙子配缃色的裙子,可比咱们这一身看着柔美多了。”
    她这么一说其他几位也有些愤愤不平起来。在年轻姑娘的心里,暖色调总比冷色调来得讨喜。嫩黄色怎么看也比浅蓝色来得好看。一想到其他人在衣裳颜色上占了先,入宫心切的姑娘们便满心不欢喜。
    宁娘其实挺想上去劝她们几句,蓝色也有蓝色的好处。这么热的天,皇上和太后又得看这么几百号人,清爽的颜色总更讨人喜欢一点,也更抢眼一些。但她想想还是算了,没的费这个嘴皮子。这些姑娘才遇上这么点小事就这么沉不住气,看来也不是当宫妃的料。就算机缘巧合进了宫,往后在宫里的日子也难过。
    于是她便安静地换好衣裳,然后同其他人一道儿随小宫女们走了出去,又站回到了先前殿门外的广场上。
    入队的时候宁娘还忍不住偷看了其他人一眼,先前进门的时候只觉得百花争艳处处绝色,如今卸了妆再看,一大半其实都长得很一般。也就小部分眉眼看着还行,有那么几分入选的希望。
    宁娘在心里默默地盘算上了。以大姐琴娘的姿容,卸了妆往人堆里一站,还是挺出挑的。虽然她先前就跟皇帝说好了,但就怕他挑花了眼,把这茬儿给忘了,或是把人给搞混了。琴娘长得漂亮他或许还能多看一眼,若也是个中人之姿的话,保不齐就要落选了。
    她站在人堆里低头在心里琢磨这事儿,过了片刻耳朵里就听见先前那说话的女官又开口了。这一回是宣布了第一轮挑选的规矩。原来她们不是一开始就被推到皇帝和太后面前去选看的,而是要先由中人筛选一遍,去掉资质过于平庸的,留下容貌体形尚可的,然后才有资格到皇帝跟前去露脸儿。
    宁娘想想也是,这么多人要都让皇帝一个人看,还不得看到猴年马月去啊,非得把小皇帝累死不可。想到不用马上被皇帝和太后挑选,宁娘倒是松了口气。她便这么站在原处,等着人把她叫进屋里去相看。
    陆家的几位姑娘从相貌上来说都算中上,尤其是莹娘继承了二太太的优良基因,长得雪白粉嫩,很有点仙气儿。宁娘对第一轮筛选并未放在心上,被人领进去由中人相看时一点儿也不觉得紧张,就那么老实地往人前一站,任由人从头看到脚。
    这么多人其实看起来也挺累人,每个人被看的时间都不长,几乎只看了几眼便出了屋子,由小宫女领到旁边的屋子里休息。那屋子里全是秀女,坐着聊天说话儿喝茶,一时间倒挺热闹。
    因为秀女众多,第一轮筛选看了整整一天。宁娘她们算是进行的比较早的,巳时便结束了,在屋里略坐了会儿就有人带她们去用饭。
    这还是宁娘头一回吃宫里的饭,本来还带着满心的期盼,谁知吃了之后才知不过如此。大约是秀女众多,御膳房为赶制饭菜提早做了准备,送过来的饭菜料虽是上品,口味却一般般,吃着偏淡的感觉。且这饭菜准备早了,到宁娘她们吃时已然有些冷了,哪里及得上家中厨房现做的热炒吃着来得香。
    好在她们也不是为了饭菜来的,随便扒拉了几口也就算都停筷了。婷娘依旧快人快语,趁不注意的时候跟宁娘小声嘀咕:“哎哟,若是往后宫里天天就吃这样的饭菜,这入宫当娘娘可真成了个苦差事了。”
    宁娘听了她这话,便抬头去看大姐琴娘。只见她一脸浅笑坐在那儿,脸上看不出一丝嫌弃的意味,整个人显得淡然而平静。宁娘突然觉得大姐真是个很深沉的人,印象中她似乎没干什么大事儿,却也从没出过错儿。她无论做事说话都不求拔尖,但却样样都很圆满,让人挑不出一点不是来。她看起来不争不抢为人低调,可家里人没人会忽略她的存在。有时候她甚至比活泼的妹妹婷娘更有存在感,仿佛人往那儿一站,就让人自然而然记住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