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77页

      他这次在殿试上出了大丑,想要更上一步,就不能没了江鸾和小皇孙!
    太子不知他心里的这些弯弯绕绕,他此时只是一个不希望失去发妻的丈夫,还有不想失去嫡长子的父亲。
    哪里还有心思去管别的?
    他现在也希望,这对白鹿母子能够有用。
    ……
    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三天。
    这三天,太子几乎是度秒如年,恨不得不错眼地盯着妻儿,生怕眼睛一闭,他们就没了。
    江鸾一昏迷就昏迷了三天,直到洗三的这天,她都没能醒过来。
    因为这个,太子的心情越发沉重。
    好在小皇孙还勉强活着,虽然看着挺虚弱的,可他好歹活了下来。
    洗三的这天,苏锦璃按理得进宫道喜。
    她已经知道了江哲在殿试上出丑,江鸾早产生了个儿子的事。
    事情是楚暄这个大嘴巴说的。
    他平时一向不喜欢太子,一见到面就要说些气人的话
    不过这一次,大概是觉得侄子太可怜,他说起这事的事情,语气都是沉甸甸的,不像平日里那么幸灾乐祸。
    苏锦璃都怀疑他是被吓到了,生怕自己以后的儿子也这样,所以没敢嘴贱,就怕报应在儿子身上。
    她也不好说什么,只是想了想,觉得那个孩子的确挺遭罪的。
    而且,历史似乎改变了。
    按照史书上的记载,楚煜是足月出生的,现在却成了早产儿。
    以古代的医疗条件,也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
    虽然有些不忍心,苏锦璃还是没打算自找麻烦。
    历史上的江鸾可是当上了太皇太后的人物!
    先熬死了公公,后来又死了丈夫跟儿子。
    巧的是,她的丈夫和儿子还都是突然暴毙,死得不明不白。
    谁知道这里头有没有她的手笔?
    且不说她没见到小皇孙,还没把握能够保住小皇孙的命。
    就算她有把握,她也不敢出手。
    万一江鸾学了那位女皇帝,狠心把儿子给弄死来污蔑她,她岂不是跳进黄河都洗不干净?
    此时,苏锦璃还不知道太医为了保住江鸾的命给她用了虎狼之药,除非出现奇迹,不然今后她都不可能再怀孕。
    又岂会舍得弄死唯一的儿子?
    苏锦璃挑了身不眨眼,又不会过分素淡的衣服,带着朱砂进了宫。
    她准备的礼物也很平常。
    到了东宫,江家的女眷、晋王妃崔嫣然,还有太子侧妃吴莹莹都在。
    苏锦璃面不改色地跟她们见了礼,然后就坐在椅子上,等着仪式开始。
    因为小皇孙太过瘦弱,洗三的仪式也被简化了,只用水沾了沾手,没敢真的洗,就怕把他给折腾没了。
    苏锦璃为了避嫌故意没往前凑,只远远看了一眼。
    这一看她就发现,那个孩子真的太瘦弱了,就连呼吸都微弱得很,也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
    不过,孩子身上居然有着微弱的灵气,气息跟她曾经见过的平安牌很相似,应该是国师给的。
    有了这东西,倒是对他有些帮助。
    只可惜,灵气太少了,效用有限。
    跟她的灵泉完全不能比。
    不过,苏锦璃可不会傻得把灵泉拿出来。
    就算那个孩子看着挺可怜的,那也跟她没关系。
    要不是江鸾太作,他又岂会遭这样的罪?
    举行完洗三仪式后,孩子很快就被抱了进去。
    苏锦璃瞧着差不多了,就准备跟张皇后告辞离开。
    谁知竟是被她给拉住了。
    张皇后脸上带着淡笑,看得出她笑得很勉强,估计是在担心那个孩子。
    张皇后拉着苏锦璃说道:“宝儿,母后有些日子没见你了,你跟母后说说话吧。”
    苏锦璃哪里好拒绝?
    只能乖乖跟着她去了栖凤宫。
    第563章 张皇后的请求
    去栖凤宫的路上,苏锦璃心里便有所猜测。
    果然到了栖凤宫后,张皇后便叹息道:“你嫂子她早产,孩子这么小就生了下来,也不知道能不能养住了。”
    苏锦璃便说:“宫里那么多太医,应该有擅长儿科的吧?”
    张皇后满脸无奈:“自然是有,只是孩子太小,太医们都有些束手无策。”
    苏锦璃就又问道:“国师呢?他应该有办法吧?我听王爷说,国师会做一种平安牌,可以保平安。”
    “国师是会做平安牌,不过这东西制作起来也不容易,需要供奉很久才能用。这次多亏了国师给的平安牌,你嫂子和侄儿才能母子平安。”
    张皇后说到这里,又叹息一声,“可惜国师也没有好法子,他给了两块平安牌,但也没把握能够保住你侄儿。”
    说到这儿,张皇后目光殷切地看向苏锦璃:“宝儿,母后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母后听说,你有个厉害师父,你若是见了他,能否问问他有没有什么好法子?
    母后知道,这个要求有些强人所难了,可是母后也没有别的法子,你侄儿他才那么小,又是你大哥的嫡长子,母后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这样下去,总要想想法子。”
    苏锦璃立刻说道:“母后千万别这么说,您的意思儿臣明白,只是儿臣虽然学医时间不长,却也听说过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