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2页

      管施粥的官兵,还算友善,有人问问题,能答的也会答,但不会让人堵着后面的人。
    所以,问问题得简洁明了。
    前面的人七嘴八舌,顾小风他们排在后面,也得到不少信息。
    四方城虽然接收难民,但也不能无限制地白养着这些难民。
    如果这些难民在四方城只是暂时落脚,那么这些救济食物也就是当作好事,积阴德。
    但如果长留在四方城,就得靠自己去赚钱养活自己。
    进城得到的救助食物,已经够他们恢复体力。
    有了体力就可以去找活干了,所以只发放三天的食物。
    如果找不到活干,还有一条路可以走——入伍当兵。
    三天后,如果不想找活干,而又不想入伍的,就得离开四方城。
    他们这队进猎场的人,年龄应该都在十八以上,四十五以下,四肢健全,不存在老幼体衰的问题。
    但他们这队人没有,不代表别人没有。
    沈芳转头往难民棚方向看了眼,其中一个棚子里只有老人和孩子。
    按猎场的习性,拉进猎场的人,一般不会出现老人和孩子。
    但猎场不是一成不变,也不是干不出暗搓搓地改了规则的事。
    这些人出现在难民棚里,他们也分辨不出这些是NPC,还是被拉进来。
    前面打饭的那些人,只关心自己能不能出得去猎场,并不关心老弱病残的事,因此这个问题也就没有人问。
    排到沈芳的时候,沈芳在等装粥的时候问:“逃难来的难免有老人和孩子,他们找不到活干,又入不了伍,怎么办?”
    之前都是盛粥的兵哥回答众人问题,看着这片的统领并不理会这些人,听了沈芳问话,转头过来,打量了一下沈芳,显然没有想到还有人关心别人的事。
    沈芳接过递来粥,让到一边,却没有走开,坚持着等答复。
    跟在沈芳的后面的顾小风道:“我也想知道老人和孩子怎么办。”
    统领走来,把顾小风从上打量到下,道:“有家人的,自然是家人干活养活。”
    沈芳:“那没有家人呢?”
    沈芳他们不挡着后面的人,统领也不赶人,道:“即便老了,但只要手脚还能动,在四方城都能找到活干。如果手脚都动不了的,也进不了四方城。”
    这话说话的沈芳反驳不了。
    顾小风也认可:“孤儿呢?”
    统领:“我们四方城养,不过孩子长大以后,小子得参军,姑娘得干活,还得嫁我们四方城的兵。”
    沈芳:“如果不从呢?”
    统领:“死。”
    条款虽然专制,但搁哪个年代,都没有白养人的说法,更何况这战乱的年代。
    他们是从城外进来的,城外并不像以前的猎场,是死地。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线索在四方城内。
    除非有新的线索,否则离开四方城,他们应该就没机会再进四方城了。
    所以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他们不能随便离开四方城。
    从找活干这点可以知道,他们在四方城里有三天的自由活动时间。
    三天过后,干活和参军,都是生路。
    只是不知道,哪条路可以找到阵眼。
    救济餐除了一碗粥,还有一个夹着野菜的粗粮馍馍。
    对所有难民发放这些食物,是一笔非常庞大的开销。
    在这种世道,舍得拿出这么多粮食救助难民,四方城的城主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物。
    单从这点来看,顾小风对四方城的城主印象不错。
    饿了几天的人,一碗粥一个馍馍,是吃不饱的。
    顾小风领到食物,便走向角落只有老人和孩子的那个棚子。
    难民棚是有顶的四方形草棚,由四根木头支撑,地上简单地铺着张破草席。
    棚里的老人看上去应该有六十了,他抱着一个大约四五岁大的孩子,另外身边还坐着三个不同年龄的孩子,没有年轻人。
    随着顾小风走近,孩子们都警惕地看着他。
    顾小风无视小孩的警惕,把粥和馍馍搁到草席上:“吃吧。”
    老人不敢相信地看着顾小风:“给我们?”
    是我们,说明这个老人和孩子是一起的。
    顾小风点头:“嗯。”
    老人:“为什么?”
    顾小风:“吃饱了,才好找活干。”
    老人:“那你呢?”
    “我还不饿。”顾小风说完,把姜楼的那一份拿过去,也搁在草席上,然后走开。
    沈芳也忙把自己的那份搁下。
    三人回到他们自己的难民棚。
    之前难民棚里的一个小孩拿着两馍馍过来,递向他们:“哥哥,爷爷说谢谢你们,还说,我们吃不了这么多,这个还给你们。”
    不是吃不了,而是不想全要。
    顾小风没接,在小孩面前蹲下:“哥哥还有其他吃的,所以你们不用还给我们。”
    小孩没有因为顾小风说有吃的,就收回手。
    顾小风微微一笑:“要不这样,你回答哥哥几个问题,这两馍馍算是你们帮哥哥的报酬。”
    小孩八九岁大,看上去很懂事,他想了想,道:“你问。”
    顾小风:“你叫什么名字?”
    小孩:“李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