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28页

      说起这个,朱厚照也想起夏圆儿千叮咛万嘱咐、生怕自己反悔的事情,便道:“说来也奇了,圆姐儿这是第一次上战场,适应的倒比某些边军还要好。”
    夏灵瞬听他这么说,笑着问道:“怎么说?”
    朱厚照摸摸下巴,道:“战场上刀光剑影的,见血都是常事,有人受不住血腥味,呕吐不说,更有晕过去的,圆姐儿却是越来越精神了。”
    夏灵瞬原本还有些担心自家妹妹不适应战场上见血的事情,可如今听朱厚照说夏圆儿适应的很好,心里不由松了一口气,随后道:“她偷偷跑到边关去,不给你添麻烦就不错了。”
    朱厚照倒是不吝惜对夏圆儿的夸奖,接着道:“这次圆姐儿也算是立了大功,这样的军功其码也能做个总旗吧。”
    夏灵瞬听他这么说,微微挑眉,道:“你这是话里有话吧?”
    朱厚照嘿嘿一笑,道:“圆姐儿既然喜欢,又有些天赋,更是上了战场杀敌立功的,总不能不给她名分吧?团姐儿,你说呢?”
    夏灵瞬垂下眼睑,许久之后才开口道:“可你要是封她,岂不是会吸引大臣们的视线,到时候还了得?”
    “这个……”朱厚照思索一番,道:“反正到时候也只需写下名字,同名同姓的人那么多,咱们把圆姐儿的身份安置好了,一起写在封赏调任的册子上,只要无人认真核对,那不就没事了?”
    夏灵瞬叹了一口气,道:“既然你都愿意这样做,我自然也无所谓了,只是将来要是还要继续升任,岂不是很快就会被大臣们发现吗?可要是不升任,这个小妮子也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朱厚照喝了一口热茶,身体向后一倒,半躺在罗汉床上,惬意地靠着软垫,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明日事明日再说嘛。”
    夏灵瞬也没了办法,只好道:“那你好好给我讲讲圆姐儿的事情,她在战场上厉害么?有没有露怯?”
    朱厚照正要说夏圆儿的事情,忽然意识到什么,吃醋道:“你怎么只问圆姐儿的事情,也不问问你家官人我?我总算从边关回来,你也就刚刚还有些惊喜,之后都不怎么关心我了……”
    夏灵瞬故意逗他,装作满不在意的样子道:“你有什么好问的,回头写实录的时候自然会有人写上这一段,我们圆姐儿就是个小兵,你又亲眼看见了,我自然先关心我们圆姐儿了。”
    朱厚照撇过头哼了一声,眼角余光却忽然扫到夏灵瞬身上,瞥见她偷笑的表情,立刻伸手去捉她,威胁道:“看你官人我今日怎么一展雄风,将你斩于马下!”说完还不忘向门外叮嘱道:“将门都关好了!”
    夏灵瞬被他搂在怀里宽衣解带,急忙呸了一声,身子却不由自主软了下来,哼声道:“欺负人还又这么多借口……还不快去床上!”
    朱厚照笑道:“谨遵夫人之命。”说完便将她打横抱起来走进内室,拥着倒在床榻之上。
    两个人许久未见,正是干柴烈火的时候,很快便纠缠在一起,夏灵瞬被他欺负的没了力气,身上也发了汗,恨不得化成一滩水逃过一劫,却又恍惚间觉得自己在劫难逃。
    朱厚照在她耳边喘息道:“我在战场上斩首一级呢。”
    夏灵瞬唇齿间溢出几声难捱的细碎呻吟,搂着他道:“现在两级了。”
    待到云消雨散之后,夏灵瞬靠在他怀里,戳着他有些坚硬的胸口,嫌弃道:“斩首一级还好意思封自己镇国公呢!”
    朱厚照见她这样,扑哧一声笑了起来,调笑道:“刚才不是两级吗?”
    夏灵瞬踢了他小腿一下,道:“呸!精虫上脑!”
    第167章
    朱厚照和夏灵瞬折腾了半宿这才好好休息了一番,次日待到醒来已经是午时了。菜菜与朱厚熜早早地便去读书上课了,桃子则刚刚吃饱,夫妻二人带着女儿吃了饭这才重新开始看杨廷和的奏疏。
    等到细细看过一遍之后朱厚照这才道:“还是老杨做事细致。”
    夏灵瞬拥着女儿,道:“我也看了一些和我想象中的差不多也不至于变动到让人无法接受的地步这样将物税变动为钱税好处以后便会显现出来的……不过,农税和地税还是要尽早归位一类否则对于耕种为生的百姓负担实在是太重了。”她说完又觉得自己太急了又对朱厚照道:“等菜菜再大一些了,便可以考虑行船去美洲,那里有玉米、土豆,和朱薯一样产量极高,到那时候便可以大面积种植了。”
    朱厚照伸了个懒腰道:“那税法就先这样吧,留着以后再慢慢折腾。”
    夏灵瞬见他似乎放松下来,又敲敲桌子,道:“你可别想着松快下来,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你做呢。”
    朱厚照一头雾水:“什么事?”
    夏灵瞬嘲笑道:“你忘了?外国使臣来了如何接见、按照什么礼仪来?如今我们暂时不能把手伸到欧洲去,所以像朝鲜这样做从属国自然不大可能若是以友邦接见,恐怕大臣们也不愿意吧,要是到时候弄巧成拙也很麻烦。”
    朱厚照听到“礼仪”这两个字就头大难得犹豫嗫嚅道:“这……”
    夏灵瞬却不管这些,接着道:“还有呢!你要通商,港口便不能只开通南方福建那一个,南北至少也有五六个吧,通商与大明内部行商不一样,自然要制订新的法规,免得留下漏洞,后人难以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