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0页

      “能治,您先坐着,我回屋去看看药还有多少。”安抚好老太太,叶桑叫叶平湖:“三哥,你跟我来一下。”
    一进屋,叶平湖凑到叶桑跟前,小声问她:“咋了?三太奶的病是不是不好治啊?”
    说啥看看药有多少,他们来的明明是老爷子的房间。
    叶桑:“没,你先跟我找一个本子出来,咱爷写的。”
    叶平湖:“这种时候找咱爷写的本子干嘛?上面能告诉你三太奶的病怎么治?”
    “先别管那么多,先找出来再说别的。”
    被叶桑用淡淡的眼神的一瞥,叶平湖立刻闭了嘴,听着他妹的指挥老老实实翻起箱子。
    最后兄妹俩是在床底一个箱子的最下面找到的,那个箱子装满了叶老爷子的手写病历,跟给病人开的相应药方。
    其中记录三太奶病情的那个本子,才用了一小半。
    而三太奶的病情写在最后一页,应该是老爷子看的最后一个病人。
    病情老爷子给确诊了,跟叶桑想的一样,上面还有当初老爷子给开的药方。
    两年过去,不知老太太病情有没有加重,不过叶桑现在摸不出人家的脉是个什么情况也不敢随意改动。还是按照两年前她爷爷开过的药方给抓的药。
    老太太拿到药后挺开心,还硬要给叶桑钱,都被叶桑推回去了。
    送走三太奶,叶桑坐在石凳上撑着脑袋让叶平湖关门。她怕一会会来更多让她给看病的长辈。
    两年前叶老爷子走的太急,没把原主安排好。本来按他想法,自己身体还硬朗,多让孙女学两年,到十六再让她坐诊,到时候有他看着,也出不了差错。
    谁也没能想到他半夜会睡着觉走掉。
    不过虽说没把原主安排好,但是却方便了叶桑。
    因为原主在叶老爷子在世前没坐过诊。后来老爷子一去世,没人看着原主也不敢私自给人看病,所以叶家小闺女会看病这事在生产队还真没传开过。
    这也就是叶桑来这大半年,没人找她看病,她也没机会露馅的原因。
    而自家人,因为她提前打过预防针,也都没怀疑过。
    不过自从上次她在地里用银针给李铁栓针灸过,并且被县里大夫肯定过后。生产队一众都在传她跟叶老爷子学到过真东西。估计下一步身上有不痛快都该来找她了。
    想到上个月她亲口跟家里说她因为恢复记忆弄得头疼的事,叶桑现在就后悔,非常后悔。
    第6章
    怕被敲门,叶桑还特意让叶平湖从门外上的锁。
    老宅这边墙头不高,对叶平湖这种从小爬屋上墙惯了的大小伙子来说,翻墙进来也容易。
    叶平湖拍着手上的土问叶桑:“锁门干嘛?你要是给他们看不了照说不就行了?”
    神神道道的,锁门能管屁用,生产队那些婶子大娘都难缠着呢。
    通过刚刚叶桑在三太奶身上进行的一系列操作,让叶平湖隐约有种,他妹这医术大概是个半吊子的感觉。
    叶桑撇了叶平湖一眼,叹气道:“你不懂。”
    她还想靠坐诊养活自己,不再下地呢。决不能让叶家小闺女只能看个头疼脑热,看不了别的毛病这种话传出门。
    叶平湖心大,看他妹不愿意说,也不纠结:“你不是要做膏方?赶紧去弄,过会我还有事。”
    麦一过完,生产队统一给队员们放了两天假,让他们歇歇身子缓缓神。今天是放假第一天。
    早上叶平湖他堂哥偷摸去找他,约他今天上后山碰运气。
    叶桑挑了挑眉,要笑不笑的问了句:“去后山啊?”
    然后成功在叶平湖脸上看到一副见了鬼的惊吓模样。
    熬膏方前要把药材提前在水里泡一天,叶桑今天是来干这个活的。
    弄完,她跟叶平湖说:“行了,这用不到你了,你回吧。”
    虽然叶平湖现在人在老宅,心却早已经飞到后山去了,一听没他什么事了,也不多待,走到门口才想起门被从外面锁了,掉头问叶桑:“你不回家?锁我给你从外面开开还是怎么着?”
    “不回,锁别动。我今天带着叶二宝在这待一天,等下午你从后山回来再来给我开。”
    今天她本来也没打算天黑前回去。虽然昨晚嘴里说着不怕脑死亡,但是能活着谁又想死呢,所以就算脑袋还疼,她也得把书看起来了。
    叶平湖一走,只剩叶二宝跟叶桑姑侄俩在留老宅。叶桑看书,叶二宝就自个在老宅转悠着玩,不吵也不闹。
    晌午饭是王桂芬给送来的。大饼卷咸菜,吃的叶桑甚至有种想流泪的冲动。来这大半年了,要不是借着农忙的光,估计还吃不上纯白面烙的饼。
    姑侄俩在老宅这边待了一天,到了下午五点多叶平湖才来给她们开的门。
    “告诉你好消息。”叶平湖一见叶桑就道:“三太奶从你这拿药的事外面已经传开了,咱娘说下午已经有好几拨人来咱家找你了。”
    满脸的幸灾乐祸。
    叶桑:……
    看着这次真是天要亡她,因着头疼的原因她今天一天也才看完两本书。
    乍一听一天看两本不少,但是跟她爷爷留下的那一大箱子至少上百本书一比,简直像脑死亡在跟她招手一样。
    兄妹俩带着小侄女回家路上,碰到不少在街上溜达的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