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
国防部委以重任,我们针对军用铁路重新进行了设计规划,改动较大。其中,改动的地方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轨道材料的设计以及轨道选址的设计,另外一部分则是列车的设计。
大白报纸再次翻页,是一副以省域划分的地形地质图。
军用铁路不仅仅需要考量民用铁路所必须考量的一切,还需要借助天然的地形地势来达到隐蔽、安全的目的。所以我们课题组在考虑了天然的地形地质条件之后,提出钻掘隧道法、架设公路法、环山绕路法等多种方法,结合铁路提升速度的临界最大角度,实现了军用铁路路线的选择。这是课题一的五个专题要完成的主要内容。
课题二的五个专题主要是用来选择铁轨材料的。我们将在铁轨材料上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寻找出一种硬度高,韧性好且不易破裂的合金材料,以此合金材料来生产铁轨,使得铁轨寿命明显提高。
而对于课题三来说,这五个专题将主要用于铁轨形式的设计。在支持现有的火车行驶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设计出一种新型的铁轨,能够减小火车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同时,也需要支持磁悬浮等目前国外最流行的轨道交通高新技术。
在课题四中,我们将集中精力去提升火车的运载能力以及运行速度,最基本的目标为:在不损伤现有运载能力的基础上,将最大运行时速从一百二十千米提升到三百五十千米,将稳定运行时速从八十千米提升到三百二十千米。
而课题五则是研究列车分布的资源配置问题,综合前面四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得到一套拿来便可以运用的轨道交通设计方案,并且在课题研究结束的同时,联合中铁与铁道科工一起,为我国建设一条横贯东西,纵横南北的货运铁路,必将实现时速三百二十千米的目标。
大白报纸翻得很快,苏娇杨的汇报很快就接近了尾声。
国防部的人多数都听不懂课题二以后的内容,故而提问点都集中在课题一的铁路轨道设计上,尤其是被苏娇杨选为枢纽站的那几个核心中转站,更是一度成为提问的焦点。
问题集中在,苏娇杨为什么选择那些国内并不出挑的城市作为重要枢纽站,而不是国内本就繁荣的城市。
苏娇杨敢这么选,自然是有原因的,理由张嘴就来。
首先,这样做成本最低,运载能力最强,运载速度最短。
其次,这些城市略微落后这点在别人眼中是缺点,但在我眼中,恰恰是不可多得的优点,隐蔽性强,客流量小,将那些一线城市作为中转站,势必会加重当地的火车运载能力,而将我选中的这些地方作为枢纽中转站,几乎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最后一个原因,我研究过发展经济学,现在也在为很多一线城市做发展规划设计,虽然二线城市没有让我做发展规划设计,但我的布局中,二线城市是万万不能忽略的,它们是整个国家的发展基石。一线城市不缺这几个枢纽中转站,哪怕将枢纽中转站设在一线城市,也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可如果将这些枢纽中转站设在二线城市,那便是雪中送炭。
国防部的人心服口服,当晚就留下苏娇杨喝起了酒。
在酒场上,苏娇杨从来没有怕过,系统一开,她就是酒场上最豪迈的东方不醉!
国防部的人酒量都不错,每人都能喝个四五两不醉,可哪有人能同苏娇杨这种酒量变.态的相提并论,一场酒喝下来,苏娇杨和没事的人一样,国防部的人却都个个烂醉如泥,跟随苏娇杨来的那几个研究员不敢多喝,借着生病吃药遵医嘱的理由只喝了几小口,然后便有幸得见了终生难忘的大场面。
这些人早就听说苏娇杨酒量了得,端起酒杯来就是千杯不醉,原先还有些不信,觉得是有人瞎吹,可现在亲眼见了,个个都惊为天人,尤其是苏娇杨喝了那么多酒之后依旧能同他们讨论课题讨论得津津有味、热火朝天,这更是让许多人心底直呼不可思议。
第二天,国防部审批通过了苏娇杨的项目开题汇报,课题研究经费将会分成三笔而先后到账。
苏娇杨拿到审批通过的证明文件之后,打发与她同行的那些人先回校搞研究,自个儿开始在京城各大知名高校搞起了学术交流。
第一站京城理工大学。
当年苏娇杨高考的时候,京城理工大学也派人和苏娇杨接洽过的,没人能想到,当初仅仅是小有潜力的学生,在短短三年内,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国内的学术山头之一。
京城理工大学十分郑重地欢迎了苏娇杨,听说苏娇杨想在京城理工大学开一个交流讲座,京城理工大学负责接洽的人立马就给安排好了报告厅,还从各个院系挑选了优秀的学生以及有潜力的老师过去听。
京城理工大学的目的很简单,多条朋友多条路,尤其是苏娇杨这种手上项目多的人,他们学校的老师若是能和苏娇杨搭上关系,日后找项目做的时候,从苏娇杨手里分碗汤都够!
只不过京城理工大学的负责人不知道,苏娇杨可比他们有诚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