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8页

      弟子的社交问题,两位长辈也是颇为头疼,如今他们两个凑一块儿了,秦越骞与玉和真人隔空对视,还颇有些惺惺相惜之感。
    玉和真人那边还带着几个记名弟子,秦越骞这边倒是只有师徒二人,征得银刑主的同意之后,玉奇昕就暂时坐在沈鹤之旁边。
    “一会儿采收种子之时,咱们这些内门弟子会先行上场,采收时间为一炷香,期间能采多少才多少。”
    玉奇昕向沈鹤之解说采收小会的比试规则:“等内门弟子采过,再由记名弟子上场。他们采收的时间与我们相同,但他们实力要强些,所以采的也更多。”
    “这小会开办过许多年,采收的大致数量都是计算好的,等两轮采过,剩下的种子刚好又够下一次生发。”
    “当然,籽灵草的种子对我们来说也不过是聊胜于无,真正的目的还是让那些记名弟子得到一点好处。”
    这些都是小会心照不宣的规则,玉奇昕觉得与沈鹤之投缘,也没什么不能说的。
    “不过,一会儿上场咱们也不用克制,以我们的实力,尽力采收也不会让那些记名弟子得的好处少多少。到时候咱们联手,把其他内门弟子都压下一头才好呢。”
    修行散漫归散漫,到底是少年人,争强好胜之心也是有的,往年这小会内门弟子之间的竞争还挺激烈,只是这种竞争是良性竞争,不伤和气。
    “玉兄可曾参加过?”
    沈鹤之琢磨琢磨,玉奇昕的意思是,一会儿的采收要顾忌那些记名弟子的好处,不便一骑绝尘过多收取。
    但适当的超过一些,得到第一也是有必要的。
    这个度就要看自己把握了。
    “往年是有参与,不过我不大上心,只是取得个不高不低的成绩也就罢了。”
    玉奇昕已经十六岁,他比沈鹤之大上几岁,九岁开始正式修行,七年达到练气九层,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这个小会他也参加过几轮,只是那时他独来独往,未免太拉仇恨,也没有刻意彰显实力,惹来其他内门弟子的嘀咕。
    这次倒不一样,有了新朋友,他当然要在新朋友面前彰显实力,顺便也想带领新朋友走上巅峰——虽然这个朋友才练气四层…
    不过没关系,他出大力,新朋友出小力就行。到时候二者加起来平摊,比第二那个多就够了。
    沈鹤之不知玉奇昕心中所想,他倒是又与六安交谈起来了。
    “想要控制这个度还真有点麻烦。”
    六安语气有些苦恼,他先前和自家小崽子说起籽灵草的时候,就传了一道法术口诀给沈鹤之。
    这是一种名为回风术的法术,本身的杀伤力不太强,却是一种极为考验控制力的法术。
    眼下有这种机会,六安自然是抓紧时间让小崽子多练练手。
    籽灵草种子不大,比米粒大不了多少,沈鹤之修的是风属性灵气,那简直是收割籽灵草的利器。
    只要沈鹤之合理控制灵气的运用,给他两柱香的时间,把这一片籽灵草全部收割完都没问题啊。
    可是要顾忌那些记名弟子,这就有些难度了。
    记名弟子虽然相当于内门的杂役弟子,但也是内门预备,以后若是得金丹真人的看中,提升至内门弟子也不是不可能的。别的资源也就罢了,为了点籽灵草种子把人都给得罪了并不划算。
    玉奇昕的原话是叫沈鹤之施展全力,但他不知道沈鹤之乃是变异风灵根啊,施展全力不是欺负人嘛。
    六安想了想:“要不,你将凝风指与回风术交替使用。”
    沈鹤之还没深入学习这些法术,对风灵力的控制肯定还达不到精细的程度。若全部使用回风术,六安还怕他一个风卷收割一大片呢。
    六安的意思是,以凝风指一点一点的收取,偶尔用上一两个回风术,应该就差不多了。
    沈鹤之从玉奇昕处打听到往年收割的数量,在往年第一的基础上稍微上添上一点,差不多就够了。
    “鹤之正有这等想法。”
    “你心中有数就成。”
    六安抱着他的大尾巴在沈鹤之头顶打滚:“这年头得个第一还要想这么多,真麻烦。”
    沈鹤之安抚道:“同门之间顾忌颇多,日后对外人就不必客气了。”
    这一人一狐的对话若是被外人知道,只怕不知有多少人要偷偷在背后扎小人。
    玉奇昕就很幸运,他没听到,所以他还在思考怎么做,才能让他的新朋友不至于因为年纪尚幼而有损自尊心。
    跟他说他才修行不到一年,实力不足那些自小修行的人很正常,他能得到安慰么?
    两个少年表面上和谐的交流,心中却各自有着自己的打算。
    过了一会儿,该到的人都到了,未到的人也确定不会来之后,缤颜山的主人何山主,就宣布小会开始。
    修真界没凡俗界那么多规矩,他例行勉励几句后,第一轮收割的内门弟子就准备上场。
    六安作为小崽子的家属,即使别人看不到,他也自觉的没有跟上去,小崽子总要独立的嘛。
    然后他和秦越骞一样,勉励了自家小崽子几句,虽然这些勉励的话有些欠扁:“你尽力就是,便是一不小心多收了些,那后果咱们也承担得起。”
    沈鹤之一点也没觉得六安的话不对,“鹤之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