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页
“觞儿一直不明白,花丞相只是一介文官,权力再大也没有兵权,为何祖父这般执着于将他铲除?”
“因为他是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只要他在他的位置上,私下半数官员仍随他而动。他执政多年,这点威信还是有。你看他表面上不屑于党派之争,事实上他只需要往百官中一站,便有数位官员随于其后,其中不乏武将……以花决明的手段,说他古板正直是看低他了。”
卫觞低头,若有所思,好一会,恍然,又问:“杀四皇子这一步不是失败了吗?虽然今日在大殿之上无人谈及此时,可不管陛下是否真的疼爱四皇子,陛下不可能不在意有人要对皇子下手。”
卫忠良笑笑,拍拍卫觞的后背:“这一步也早有后手,澜儿潜伏在恭亲王身边,可不只是为了打探消息,更是我为除去王孟这一隐患而做的准备。”
“这……如何作用?”
“既然南行一事陛下透露给了恭亲王,一旦出事,陛下不可能不传唤恭亲王,若恭亲王死不认账,那这事也许就过去。若查到澜儿身上,澜儿所引出的也只会是王孟。”
“这么多年不在身边,祖父难道不怕叔叔背叛?”
“背叛?他是我养大的孩子,是我的亲骨肉,若我连我的孩子都不信了,我还能信谁?——我信的,也只有我的血脉。”
卫忠良的手搭在卫觞的肩上:“那张龙椅,也许祖父还来不及坐上便驾鹤西去了,到时候,你便是祖父的希望。”
卫觞单膝跪下,低头:“觞儿定不辱使命。”
“起来吧,”卫忠良伸手,让卫觞握着他的手站起来,“你还稚嫩,要学的还有很多,有什么想向祖父请教的,尽管发问。”
“是,觞儿谢过祖父!”卫觞作揖,低头之时忽而双眼一转,放下手,直起腰,对卫忠良道:“若是王中书在狱中受人引诱,为保全自己,将祖父供出,该如何?”
“是,所以他啊,该自尽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以下是(我妹要求加的)补充说明:
宁朝的制度最显著的特征大家可能都看出来了,是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改的,主要特征就是三省之上加了一个丞相整合三省的工作,所以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按品级其实侍中(门下省长官)= 中书令(王孟)< 尚书令(卫忠良)< 丞相(花决明)。
然后前朝没有丞相一职,而宁朝从开国开始,丞相一直都是花家的人,所以对卫忠良来说,花决明是多余的(除非他代替花决明的位置成为丞相)。
然后虽然尚书令品级高于中书令,但因为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的工作内容,中书令王孟和皇帝安清玄越来越近,权责也越来越大,让卫忠良担心王孟会脱离自己的掌控,另立门户……然后卫忠良就觉得这个位置该换个新人了。
祝大家新年快乐!
第74章 074
人还未至大门,方望得俩熟悉人影,花府的两名守卫便兴高采烈地朝里头一呼:“小公子回来了!”
“小公子!”
“是小公子!”
下人闻声聚在门后,为避免把路挡了,一个个从侧边探出头来,朝外望去。
花千宇伴着安明熙踏入大门,对着仆人们,笑笑道:“久见了,各位。”
“久见了,公子!”
“公子们好!”
“奴婢去和少夫人说。”
七八个仆人说着欢迎之语,内容短而类似,听来也不算太嘈杂,倒是那跃起后落地的脚步声引了花千宇注意——
乐洋再度跃起,单手撑着一位仆人的肩膀,借此侧翻,翻过人墙,而后安稳落地。恰好面对着两位公子的乐洋灿然道:“公子!……黄公子!”他双臂保持张开的动作,像表演后谢幕的杂耍艺人。
被“借用”肩膀的乐奇揉了揉肩,虽说不痛不痒,但若不是两位公子在,他定会忍不住骂乐洋几声——哼,真爱现。
再聚的兴奋过后,乐洋注意到花千宇与安明熙两人不同寻常的氛围。前者面上虽然带笑,但返家的他显然兴致也不高,何况后者。
花千宇扬起唇角,道:“叫四殿下。”
仆人们一惊,齐齐行礼:“四殿下。”把“黄公子离开没几个月,怎么就变成了四殿下”这个问题压在了心底。
“蓝公子呢?”花千宇问乐洋。
“蓝公子早些便出发去大理寺了,他说他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无意外的话不必劳烦公子和四殿下。”
“那……”花千宇看向身旁的安明熙,“照理,这时间禁军已将王府控制,我们是否要先至王府查探?”是先查底细,还是先审问王孟?
安明熙没有回答,目光不由朝廊道投去,抱着婴儿的沈淑芸从廊道中走出,她的身后跟着两名幼童以及两名丫鬟。
“她来接你了。”
闻言,花千宇还不及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一声“千宇”传来,花千宇转身,见来人,不由喜上眉梢,唤了声:“嫂嫂。”
“穿上这身朝服,气派极了……”走来的沈淑芸打量着花千宇,感慨着,“瘦了,长高了,也晒黑了。”
不知是否因她的眼神太过温柔,其间竟似有泪光。她本就是柔弱又易伤情的女子,怕她真掉泪,花千宇打趣:“气不气派倒不知,但着实惹眼,整个大殿仅我一人拿竹笏,服青衣——唉,好吧,‘万花丛中一点绿’,也算是出了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