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83章 兴波(上)

      吴维不知道把岑三的话当真,还是当成笑话。
    噗嗤一声,坐在对面的一对小夫妻先笑开了。
    这年月,女子抛头露面的也多了,出门旅游的也不少,列车上经常见。
    这对小夫妻二十出头,上车后,安安静静的坐在对面,互相说话也凑近在耳边压低了声音。亲昵的举止,让吴维看得有点胸闷。
    等到岑三上车,小夫妻俩像是被吓到,更加安静了,交头接耳也少了。
    不过岑三几句话跟吴维说开来,小夫妻的拘谨也没了。
    岑三和吴维看过去时,妻子不好意思的低下头用手巾捂住嘴,做丈夫的就笑着说,“岑官人真会说笑话。”
    “是啊,”吴维干干的笑了两声,“岑兄真会开玩笑。”
    “是真心话啊。这些年的,军器监上上下下都不求上进,工厂里面不肯用新技术,都是得过且过。当年立过功的老家伙盘踞监中,心思都不放在开发军器上,尽想着把儿子孙子给安插进来。有好几名的铜徽大匠都被他们排挤得没落脚的地。怕冒风险,都不肯上新项目,要把青铜炮吃一辈子。”
    也不知是不是吴维的错觉,岑三说话虽带着讥冷的笑容,却隐藏着几分痛心疾首。
    “唐博?”对岑三说的事,吴维隐隐有些印象,“被赶出去的。”
    “听说过?”
    “不是说他贪墨公款?”
    “贪墨……”岑三呵呵冷笑,爆了一句粗口,“放他娘的狗屁!”
    “用了其他项目的结余款开新项目,这样就算是贪墨的话,自然学会里面有一个算一个,只要不是自己掏钱的,全都能抓进去!就是不合规矩,被他娘的臧樟抓到了,捅到了御史台。要不是二……有人通知学会搭救,真的就关进去了!”
    “原来如此!”吴维紧跟骂了句粗口,“还真黑,难怪都不想干了。”
    “谁还想受气。受气不说,做出来的东西还要分人一半,谁还干?唐博不过是性子爆,不给面子,就给当鸡杀给猴子看了。”
    真黑。
    吴维都不想骂了。如果岑三说的是真的,那真的是太黑了。联想起近年来军器监在装备开发上的拖沓,还有几位铜徽大匠的离任,他已经信了八九成。
    平常他们这些军汉的确没少骂军器监,但军器监,尤其军器监内一干大匠,还是很得到他们的敬重。毕竟军器监中开发出来一系列武器装备——神臂弓、板甲、霹雳砲、斩。马刀、火枪、火炮,是中国压倒四方蛮夷的关键。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
    谁能想到军器监会变成如此藏污纳垢的腌臜地方。
    他真的不希望岑三所言是事实,“想不到学会也会捞人啊,还是从御史台。”
    “铜徽会员犯法被抓不是没有过,学会也不会包庇他们,但被诬陷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学会哪里会允许自家人受此委屈?”
    “臧樟是银徽吧。”
    岑三不屑,“过气的。现在学会里面谁会把他当一回事。
    ”
    跟随韩冈开创了军器监最辉煌的时代,臧樟在世间也是鼎鼎大名。主持了板甲、火炮、火枪和火药的开发,并藉此早早的加入了自然学会,而且还是工程机械分会的创始成员。资历、功绩、人脉,臧樟胸前的银徽名至实归。但如今的臧樟,不过是凭借过往荣光,打压年轻人才的老糊涂罢了。
    “要不是念旧情……听说韩相公早就想惩治他了。”
    想起家中旧事,吴维恨声,“腥臊并御,芳不得薄。”
    岑三翻翻白眼,“吃兵粮的啊,拽什么酸文。”
    咖喇喇几声惊雷,一道电光在车外亮起,说几句话的功夫,阴云已经占据了天空,正沉甸甸的压向地面。
    过了风陵渡,目标京兆府的列车,前进的方向就顺着渭水转向了西面。列车行驶在与渭水平行的铁路上。巨大的钢铁车头比一百匹挽马有着更大的力量,轻松拉动多达二十节的客货车厢。
    车轮撞击着铁轨间的接口,哐啷哐啷声的间隔,比旧日的马拉车要短了近一倍。
    窗外的风景迅快的向后退去,距离目的地京兆府,也只剩下一天不到的距离。
    铁路的路基,只略低于近处的渭水大堤。从车窗向渭水方向望出去,可以看到河面上船只交错如织,仿佛一座船只博物馆——就像长安城外的那座建起不到两年便闻名天下的生物博物馆一样——桨船、帆船、轮船,不同种类的内河船只,放眼望过去,历历在目。
    之前经过的黄河风陵渡段上,也不过十几二十艘大小渡船,还有一些上下水的客货船,而眼前的这条黄河支流,船只看起来竟比风陵渡多了好几倍。
    在低垂的铅云下方,各色船只都在飞快的往岸边靠过去,风帆一面一面落下,隔了很远,依然能感受到船工们的焦急。
    “一时半会走不了,幸好没坐船。”岑三庆幸的说,“船票便宜点,就是慢。我性子躁,有快的就等不得慢的。”
    吴维道:“走汴水还是坐船快。”
    “当然,马拉车。怎么可能胜过汽船。”岑三对汴水运输也有了解的样子,“要不然怎么说军器监要完蛋呢。矿场码头上用的小车头不算,正轨铁路上跑的蒸汽机车,天工拿出来都快两年了,如今关西都用上了,军器监那边连个影都没有。”
    “岑官人方才说的铜徽大匠,可是自然学会里的铜徽?这可不得了。”小夫妻明显是小门小户出身,吴维和岑三之间的对话你来我往了半天,他们搭不上腔。但铜徽大匠的名号,自然学会里面的成员,在百姓们心中跟进士也差不离了,做丈夫的开口道,“俺们那儿五六级的工匠都被当成宝,俺三伯七级工,逢年过节,厂主都要提着礼上门,铜徽大匠竟然还会给赶出来?”
    “七级工?”吴维讶然。
    虽然他和岑三口口声声铜徽、银徽,实际上六级以上的高级技工已经是凤毛麟角的存在了。小一点的工厂,都供不起这样的菩萨。
    “俺家在京兆。三伯,七伯都进了工厂。七伯现在是段长,三伯读过一点书,又好学,现在是七级工。一年能拿百多贯。”
    虽然这位年轻的丈夫故意在炫耀,岑三还是问了一句,“是哪家工厂?”
    “顺庆棉纺织厂。”
    “原来是金家的厂子。他家的确用得起七级工。八级工都有三个。”
    “七级工的料钱还算少的,听说八级工都是三百贯往上,加上年货节礼,更要翻倍。”
    “八级工才几个?”岑三道,“比大匠都少。整个关西,千百家工厂,有八级工的厂子二十家都没有。八级工一多半都是铜徽大匠了。佩上徽章,见了县尹只用作个揖!”
    有的七级工也能进自然学会——自然学会辖下的工程机械分会——但他们至少能对现有机械进行大幅度的改进,并成功确认专利。
    正常情况下,七级工如果有这种水平,也肯定能升八级工了。毕竟高阶技工的审核评定,工程机械分会也会插一脚,有发明创造方面的才能,一向是加分点。
    岑三与这位年轻人聊起了工厂,这回轮到吴维一脸懵懂插不上话了。
    暴雨随声倾泻而下,车窗外顿时白茫茫一片,河上的行船全然不见。豆大的雨点敲打着车窗,噼里啪啦的打断了车厢里的对话。
    砰的一声响,然后又是一声,夹杂在风雨中,近乎微不可察。
    岑三和吴维同时站了起来,小夫妻诧异的抬起头,不明所以。
    岑三、吴维视线交错,却是从对方的脸上确认不是自己的错觉。
    “有人开枪?”
    “是前面的车厢!?”
    轰,远比之前更加震撼的巨响,刹那间轰鸣在车厢中。
    列车震颤着,仿佛醉汉般在铁路上剧烈摇晃,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刺耳的啸声,钢铁交错的火花即使暴雨也掩盖不住。放在座位上方货架处的行李如雨而落,引发了无数声惊叫。
    岑三和吴维一把抓住手边的座椅靠背,稳定下身体。
    一道翻滚起的人影从车外闪过,被两人眼角的余光捕捉。
    跳车?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疑问刚从脑海中跳了起来,吴维就发现岑三已经排开混乱的人群,冲向前面惊叫声最为高亢的车厢。
    下意识的紧随岑三的脚步,一个念头又从吴维的脑中闪过,这位自称是工厂安全监理的旅客,恐怕绝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