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93章 螳螂捕蝉!黄雀苏劫!

      李斯笑着看着二人。
    接着说道:“据实而论,荀师法治之说,渗有三分王道,一分儒政,六分法治,一言而概论,便是以法治御王道之意味,李斯对恩师之评判,便是‘法治为本体’,至于当与不当,相邦和公子就作在下一家之言便可。”
    李斯谦逊的笑笑,适时打住。
    然而李斯的话,在二人听来,馈震在耳,眼前的人,说到根本,正是大王所想要的不二人选,绝对是楚国想要在秦国实施变法必须存在的不二之人。
    至于大王也许已经有所考虑李斯。
    但是,李斯根基不稳。
    商君那时变法,虽然同样是原来秦国,身居客卿,但是背后的根基便是孝公。
    孝公为磐石,商君为松柏。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李斯即便在有才,其根基也不可能是大王,然而,今日的朝政,绝不是当年的朝政可相提并论的。
    然而,今日朝政大王特意的点出法家和王道之说。
    其是不是在指李斯,众人当然也只能猜测。
    如果是,那大王的意思肯定就是指,你们谁愿意做李斯的根基。
    熊启暗中看了负刍一眼。
    见负刍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顿时心中明了。
    正如时才,二人在偏房里谈论的事,到底要不要用李斯,然而,如果不用,今日朝堂上的情况明显可以看到,李斯必然会被冯去疾,王绾等人拉拢。
    现在的李斯已经恶了秦侯,这一点,所有人都知道。
    但事关变法和廷尉,又不是说和武侯翻脸,大家支持李斯也不能算作过于得罪,毕竟,这也是大王的意思啊。
    也就是说,现在你不支持,自然有人支持和拉拢。
    熊启道:“客卿既是荀子高足,学理让人钦佩,于法于国于王治,更是符合秦国目下之缺失,既然如此,本相也就不做遮掩,有一事于客卿直言了。”
    李斯心中大动,脸上一副谦逊道:“相邦教诲。”
    看着李斯的样子,熊启非常的满意。
    熊启说道:“客卿远道而来,身怀绝学,必然是想借权贵而出人头地,就秦国来说,楚国之臣更是扎根了两百余年,也算得上和你同出一地,然而,欲稳朝政,又有几人能够像武侯一样,以一人之力,权倾朝野?更多者,皆背后无扎实根基,亦无权贵帮衬,行且艰难,本相深有体会啊。”
    李斯不有点点头,道:“相邦所言极是,当年四公子及吕相门下,皆门客三千,又有几人能够一展报复,垂拱庙堂之高,李斯如今能身居客卿,已然是大王厚爱,自然不敢奢求更多。”
    熊启笑着点点头,继续说道:“大王此次关于秦国变法,没有申明自己的评判,而是听取了诸君的评判,由此可见,大王是在寻人,一个合适的人。”
    熊启接着说道:“在本君看来,不如说,如今的李斯,恰逢秦国的现在之所需,天时地利人和,你可知道本相的意思了吗?”
    李斯闻言。
    哪有不懂,立刻惶恐说道:“这,相邦所言,李斯未曾想过。”
    熊启哈哈一笑,接着说道:“李斯,你聪慧无双,只是出身微薄,然而,恰好这出身,有本相帮你,你便有了扎实的根基,然而,若是你选择自己为政的立足之点,和大王的立足之点重合,自然可以让你大展抱负,然而今日,天时地利的斡旋之下,让你和大王的立足之点刚好重合了,本相说的可对。”
    李斯看着熊启,不可相信的说道:“相邦,你是想李斯?”
    熊启说的非常直接。
    你李斯出身,我来弥补。
    而你刚好身具荀子之学,大王现在求的,也是荀子之学,这不是天时地利吗,臣下和大王的政见重合,这不就是臣下的立足之点了吗。
    负刍大笑道:“恭喜兄长了!”
    熊启接着说道:“本相在秦国多少年,看到多少人才,皆因不知主上所求,而郁郁不得志,今日对你李斯来说,乃是毕生最大的机会!本相直言不讳,想举荐你为秦国廷尉,扺掌秦国律法,刑治,你以为如何?”
    廷尉。
    以法治国的秦国,是何等的位高权重。
    哪怕就是一统之后,也是位列九卿。
    后世,更是掌管天下的律法,刑罚的第一手官员,几乎代表着言出法随,宗室不知多少人对这个位置垂涎三尺,奈何历代秦王不断削弱宗室的权利,这等实权官职怎么可能交给他们。
    李斯的面容忽然通红。
    然后,这一幕,在熊启看来,就是非常满意的。
    谁若是知道自己要成为廷尉了,还没半点反应,这就不正常了。
    李斯顿时激动的站了起来,稽首道:“李斯,李斯何德何能,能让相邦如此抬爱。”
    熊启也站了起来,将李斯扶了起来。
    熊启说道:“客卿客气了,本相用人,自然是唯才是举,为君分忧,这是你自己的本事,本相只有举荐之功,来,本相敬我大秦廷尉一樽。”
    三人各怀心绪的饮了一樽。
    熊启忽然说道:“客卿,当知本相今日之言,本相也有一言相告。”
    李斯道:“李斯听后相邦教诲。”
    熊启说道:“立足之点于大王立足之点从何,自然能够一展抱负,如果于大王内心之点背离,自然便是命蹇事乖,说更直接一点,选择对了,未必壮志得酬,选择错了,却定然会一败涂地,然则,你若想将大王之心揣摩实在而后再定说辞,谈何容易?大王对变法之事,尚未真的言明自己的定见,只是想听听有识之士的说法,说到底,到底怎么做,大王还是有些顾忌,顾忌谁,自然是我等朝臣。”
    李斯点点头道:“相邦考虑周全,此乃李斯远远不及也,日后,恳请相邦多多提醒才是。”
    熊启说道:“不过,本相既然举荐你为廷尉,那自然会在背后倾力支持与你,你时刻记住,你背后有本相还有秦国朝野,数百楚臣,你大可放心。”
    熊启的话。
    李斯安能听不出来是什么意思。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熊启又是举荐,又要一力抵挡王绾他们,不就是为了牢牢抓住这个廷尉的职权彻底成为自己麾下的势力。
    这话什么意思。
    你选择对了,也未必壮志得酬,选择错了,一定一败涂地。
    关键点,还是要看什么人在背后支持你。
    李斯再次起身,感激涕零,说道:“今日,李斯得相邦知遇之恩,不计学道轩轾,何等恩重如山,李斯愿为相邦效力于犬马,恳请相邦深恤李斯投效之情。”
    看到这里。
    熊启和负刍也不由顿时长长舒了一口气。
    没办法,这李斯的才华太大了,就算自己不拉拢,那王绾他们也会拉拢,到时候,万一李斯还是成了廷尉,楚国这一番谋划,岂不是为尽全功,设置还不参与其中了。
    熊启大笑说道:“李斯,你看你,怎么又拜了,说的什么话,本相于你日后同殿为臣,你又非本相门客,哪有什么为本相效力,都是为了秦国效力,切莫在胡说,传出去,你让大王如何看本相啊。”
    李斯激动万分。
    七分是真的。
    当廷尉了,这还不激动?
    此时,他也能洞悉出来,苏劫为他到底是怎么谋划的,暗道,这运筹帷幄,武侯当真是神出鬼没,料事如神,心中是激动又感激。
    当然,如此溢于言表,在熊启和负刍看来,就是另一码事了。
    负刍连连倒酒说道:“如此大喜之事,岂有不贺的道理,负刍再此恭喜兄长,恭喜君上了。”
    三人一番饮酒。
    一扫阴霾。
    今日朝堂上的气恼,熊启顿时一扫而去。
    酒过三旬。
    李斯忽然说道:“君上,李斯有一言,恳请君上答应。”
    熊启听到李斯叫自己一声君上,非常的满意。
    这就是妥妥的自己人,心腹了啊。
    熊启说道:“李斯随意而言,本相力所能及,无所不应。”
    熊启挑明了自己的态度。
    李斯说道:“李斯师从荀师,就荀师坐下众多弟子中,对王道和法治,各有定论,恩师从不偏解到底合法治世,皆让弟子们自学自用,然而,此次大王欲修秦法以宽政,看似法家一派之变,实为法儒两派之治也,让法中有儒,儒里有法,但念此次变法,必然要深研儒学,就儒家之学来说,李斯远不如负刍,李斯一人之力恐有负大王之托及相邦之所盼,李斯恳请相邦,让负刍任监法朗,于李斯一同修法,恳请相邦答应。”
    熊启和负刍,万万没想到,李斯会这么提出来。
    国府和郡县中,有监法朗和执法朗。
    这监法朗,就是修葺,巡视,整饬法制的官员。
    其具体怎么来用,应具体情况来定。
    李斯这么说,就是想让负刍在国府和他一统整理,修整,增补新的秦法。
    然而。
    此刻,熊启和负刍两两相望,皆从对方眸光中看出一丝喜色。
    要知道,这修法之事,若是能够将负刍带进去,对楚国来说,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如今秦国如此强大。
    想要乱秦国,从外当然不可能,那就只能从内的根基入手,秦国的根基是什么,那就是法啊。
    即便李斯不这么说,熊启都会想办法去这么做。
    不仅如此,还能有一个监视作用在里面。
    当然,二人心知肚明,李斯必然是知道的,但是,却依旧要这么做,这么说,这不就是等于给熊启示好吗。
    负刍也是睁眼点头。
    至少,在秦国呆一年,可以!
    这一年之中。
    新法落实,按照他儒家的想法去行,之后,他便可以安心回楚国,做另外的打算了。
    熊启佯装不满的说道:“李斯,监法朗本相有何资格任命,那都是你的臣下,你如何决定本相都会支持你的。”
    负刍也立刻激动的说道:“负刍,多谢兄长提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