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84章 历史显于春秋!大秘终将显露!

      斯却争锋相对,说道:“大王为谨慎计,自焚书令颁行以来,然连番事态迭起,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此时罢休,那不等于我大秦退了一步,一旦我大秦退一步,则王道复古之说必然会进百步,臣之见,孔儒之事绝不能轻,亦不能缓,当立即依法处置,为何?因为孔儒乃是唯一可能让列国余孽死灰复燃之大旗!”
    王翦立即说道:“以臣之见,特行之事,不可以为秦法独断之,此儒法事件,岂可论一人?当论一学派之所有人,既然廷尉说此乃大旗,大臣以为,所谓灭军以斩旗为先,不斩旗,何意斩灭已然快入人心的儒法?”
    王翦的话杀气腾腾。
    意思就是说,这一次一定要灭了儒家的大旗,不能因为有人逃走了,就不定罪,否则秦法为何物,既然找不到证据,那就以现有的证据定儒家学派的罪。
    熊启听完,心中虽然恼怒。
    但也没有到彻底的失去理智,至少有两点,负刍已经逃走了,第二点,典籍确实找不到了,但肯定还在咸阳,儒家还有复兴的希望。
    摆手说道:“武成侯,此乃人治!不于秦法初衷背道而驰,矛盾相向呼?就算如此治了儒家的罪,天下人看来,也并非法制胜了王治,而是以人治胜了王治,这秦法不成了笑柄吗?”
    熊启的意思是。
    你是用人的意志在定儒家的罪,而不是用秦法来定罪,所用的依旧是儒家的人治,用儒家的人治之法胜了儒家的王道之法,秦法又算什么呢。
    王翦本是武将。
    虽然智谋卓绝,但论这朝堂上的攻讦之言,自然是远不如熊启。
    顿时恼怒的息了声。
    不仅如此,大多也让其他准备发言的秦国大臣,纷纷闭上了嘴巴。
    说白了,你没证据,你定罪,你凭什么。
    让嬴政也哑口无言!
    苏劫开口道:“廷尉!”
    李斯顿时拱手道:“请国公示下!”
    苏劫说道:“以法定罪,乃是秦法之根基,既然如此,那儒家触法有几桩罪行?”
    李斯说道:“启禀国公,其一,孔酉身居官身要职,不辞官而擅自逃国,死罪,其二,抗法拒缴书册,死罪,其三,以古非今,鼓噪王道复辟,妄议大政,灭族之罪,其四,亵渎官士公职,危急大秦秦法之政,死罪,由此四点,足以灭其族。”
    苏劫点点头,没有继续说话。
    熊启笑道:“廷尉的意思,终归还是孔酉之罪啊,若是欲加之罪,罪同连坐,此事由为王道宽法而起,追根溯源,还要算到本相和廷尉的头上,是不是说,本相和廷尉,也要斩首了呢?”
    李斯顿时看去。
    心中冷笑连连,暗道:“于我怕是没什么关系,倒是你在这里自掘坟墓!”
    不过这明里。
    说到底,只要找到了孔府的藏书,就能证明,整个孔门弟子便是公然对抗王法,哪个参与了,便会伏法。
    嬴政长叹一声,站了起来,说道:“春秋以来,天下诸侯无一重用儒家,寡人深表遗憾,本来儒家在寡人心里,本只是一治国学派,曾想,大秦诚心容纳,儒家必能改弦更张,可寡人如此推崇儒家,儒家却硬是看不到秦法的好处,看不到民众安居乐业,若是寡人记得不错,当年孔子不是也曾对齐桓公驱逐的四夷大加赞赏吗?寡人想给儒家一片宽阔施政的前景,给了儒家博士之位,给了他们统领天下文治的机会,想让儒家兴文教,出官学,成为我华夏文明之气象,为何这儒家脚跟未稳,却偏偏要抱着这千年前的诸侯制不愿放手呢?疯癫如此,亘古未闻。”
    举座一时寂然。
    “大王之胸襟,可容四海,可偏偏儒家自比寰宇,连四海皆不可容也!”
    王绾感慨的说了一句。
    李斯说道:“臣恳请大王治儒家学派之罪,其根本在于二处,其一,儒家政道从来不已百姓处境为根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足以说明儒家之弊,然而,儒家口里的诸侯制也好,仁政也罢,都是对贵族有大的好处,而秦国商君法以来,我秦国庶民皆有田,奴隶脱籍成为平民,而贵族,同受秦法之刑,于庶民无二,千古以来,何曾见过?秦法之下,单说贵族无所得都不为过,儒家狗舔贵族,必然视秦法为恶政。”
    “其二,儒家偏狭迂腐,恩怨之心极重,历来记仇,睚眦必报,儒家以仕途为根基,秦国却素来轻儒,百余年来从来没有用过任何一个儒家大儒,孔门第八代弟子子慎,在魏国灭亡前数年,终于做了魏国的丞相,可见,儒家做官,从来不以该国政道是否合乎民心为抉择,而只是以是否合乎自己的利益,给自己带来特权而选择,大王虽然用了儒家,却没有赋予其法外特权,故儒家之心,终于秦政背道相驰,儒家并没有看到大王胸襟似海,更没有看到,大秦囊括宇内建华夏文明的苍穹之心,仅仅只记得秦政轻儒的仇恨,”
    李斯话音一落。
    众人纷纷附和道:“廷尉此话,切中要害。”
    嬴政略微沉吟,微微一点头,便立刻说道:“廷尉此话,深谙寡人之心,廷尉既然以为儒家学说尚在咸阳,那寡人命你,找出其藏匿之地,以定儒家之罪。”
    孔儒学府之中。
    儒生们已然半步不在踏出一步,而这几日来,秦国官吏纷纷询问,不管李斯如何威逼利诱,所有人统一口径,儒道经典已然不在,让李斯的查探,顿时陷入僵局之中。
    这一夜。
    星光似斗,国公府外,一个黑衣人穿着偌大的衣袍,整个帽子都遮蔽了全身上下!
    其从暗中的小巷蓦然走出,立刻被国公府侍卫给盯上。
    “来者何人?”
    国公府书房之中。
    火盆缓缓着的散发着热气,让整个屋内升起阵阵暖意。
    苏劫看了看面前的黑衣人,指着对面,说道:“坐吧!多年不见了!”
    黑衣人拱手便缓缓坐下。
    随即饮了一口面前的酒樽说道:“当年,我奉你之命,终于入了儒家,做了孟予的首徒万章的弟子,今日来此,也算没负你当初的所托,国公今日,可能兑现昔日的承诺?”
    苏劫站了起来,笑道:“卢生,你既不负本公,本公自然会兑现于你。”
    卢生顿时掀开头上的兜帽,露出真容。
    若是熊启,河渊再次,怕是定会惊掉大牙。
    不正是儒门的鲁定文!
    此时,听到苏劫的话,鲁定文更是两眼激动不已,甚至泛出了泪光。
    不错。
    卢生便是鲁定文,鲁定文便是卢生,乃是黎民术士,当年入秦的那个黎山卢生!
    卢生本名姓鲁,名叫定文,乃是鲁国后裔。
    鲁国便是昔日的黎民部落的地界。
    若非苏劫先知,还真难以猜到这卢生的底细。
    昔日,卢生尚在黎山之时,其母便用大红的朱砂笔在卢生的背后写了四个大字,复鲁社稷。
    鲁定文极为孝顺,其母逝世之前,更是留下了六个血字,“儿求学,当复国!”
    这也成了卢生毕生所愿。
    术儒不分家,有了黎山这一道身份,自然也就拜入了孟予门下。
    然而,复辟鲁国这俨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秦国大治,封君却是有可能的,譬如那安陵君,卫元君,都属于君国。
    这也是当初,二人的约定。
    苏劫问道:“东西呢。”
    鲁定文从怀中取出一张地图,还有刻着名册的书简,以及亡秦者胡的详细计划!
    “此乃藏书之地,及河渊的箴言尽皆在此,国公位极人臣,断然不会欺骗于我!”
    苏劫微微一怔说道:“箴言?”
    “亡秦者胡也!”
    ……
    等到卢生离开之后,苏劫蓦然看着手里亡秦者胡的计划,以及各处暗子的消息,连连称奇。
    真正让给他惊愕的。
    非是这亡秦者胡的箴言,而是另外一个!
    本来,当他知道,三苗之中,居然有一个人叫做陈胜,他便猜到,三苗和陈胜的关系,历史上陈胜是怎么起义的?你说一个农民身后没有力量支撑断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现在这么一看,很显然,这个势力肯定是三苗人支持了陈胜。
    就像张良身后是玄女,正史上也并非无迹可寻。
    比如,世人都知张良师从黄石公。
    可是,民间又有传说,黄石公幼年入山,遇见了两个神仙。(见度娘,本书也写过)
    当然,鬼神之说不足信,但烂科之说,自然也不可能全然空穴来风。
    但现在一看,再一深想,黄石遇见的不是神仙,而是先秦炼气士,而这个炼气士便是当世的玄女。
    被民间赴会成了神仙。
    如果这一切都是谋算好的呢?那不就等于张良背后乃是玄女吗。
    这就是当初苏劫为什么猜到了玄女的原因所在。
    就好像现在。
    苏劫又何以笃定陈胜和三苗的关系。
    陈胜在大泽乡起义之前,不正是在鱼的肚子里取出了一个箴言让百姓信服吗,那个箴言愕然便是‘大楚兴,陈胜王!’
    喜欢做这等预言手笔的,现在一看,若非三苗一家,岂有二哉?
    想到这里,苏劫顿时一身冷汗,因为,他知道,随后秦国可谓是年年箴言,更有两个箴言,直接将秦国送到了末路!
    成为正史中的三大始皇帝未解谜团之一!
    亡秦者胡仅仅只是个开始!
    “莫非,后来的几件事,都也是出自于三苗的手笔?”
    苏劫此时如何也想不到,他想到的隐秘已然是完全补充了那春秋笔法不曾记载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