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58章 重启分封

      分封?
    众人都很惊讶,但出奇的是居然没有人反对。似乎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一遭,甚至都在期盼着这一天。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凡是看过世界地图的人心中都明白,分封是早晚的事。
    如果是在本土进行分封,大多数人都会站出来反对,历史已经证明这是取死之道,可没有人反对在海外分封。
    鞭长莫及,朝廷几乎不可能对那些亿万里之外的土地形成有效统治,分封反而是最好的方法。
    朝廷能够通过封国实现对那些土地的统治,而臣子们也能在某种意义上封王建制,实现家族的又一次飞跃。
    甚至不少人已经在私下构思过,大唐的这场分封该以何种方式进行。比如宗主国和诸侯王之间都有哪些权力和义务。
    只是这种事情不可能让臣子先开口,那和造反没区别,只有皇帝先开口他们才能往下讨论。
    他们也在猜测李世民什么时候会公开提出这个议题,现在终于到来了。
    对他们的反应李世民也看在眼里,倒没有不满,而是感慨都是一群老狐狸。
    “诸卿以为朝廷当不当重启分封?”
    众人相互看了一眼,最终把皮球踢到了长孙无忌脚下,身为首辅也确实该他先发言。
    “敢问圣人,您准备以何处的土地分封诸侯王?”
    李世民早就料到他们会有此一问,说道:“东南二洲都合适,只是这里还处在探索阶段,把藩国建立在这里估计也没人愿意去。所以我准备先在南洋诸岛进行分封。”
    长孙无忌道:“若圣人欲重启分封,必须要立法不得在大唐本土实施分封,否则必酿大祸。”
    李世民深以为然的道:“本土分封乃取祸之道,我会圈出哪些土地可以分封,哪些不允许分封,辅机无需担忧。”
    长孙无忌道:“那臣无疑义了。”
    等他坐下李世民又看向其他人,道:“你们就没有意见?”
    房玄龄起身道:“不知圣人准备给哪些人进行分封,皇室宗亲还是全部贵族?”
    李世民道:“全部分封不可取,外臣只有功绩卓著着才可分封,皇室宗亲亦只有亲王及功勋卓著者可得。”
    这一下众人就有意见了,不是因为只有功绩卓著的外臣才得分封,那么多贵族不可能都封国,必然要分出三六九等的。
    有意见的是对皇室宗亲的分封,太严苛了。亲王才有几个,以宗室而立军功者更是稀少,要是这样干会被骂薄待宗亲的。
    刘洎说道:“圣人不可啊,皇室宗亲皆为太祖子孙岂可区别对待,更不可落于外臣之后呀。”
    岑文本道:“应当先封皇室宗亲再分封外臣,请圣人三思。”
    其他人也纷纷表态,先宗室再外臣。宗室都还没分,哪个外臣敢受封。
    李世民道:“岂可因宗亲而忘功臣。”
    不过他也接受了一部分建议,道:“不过你们说的也有道理,若不分宗室难免会让人认为我刻薄寡恩。”
    “那这样,先分封亲王及有大功于社稷的宗室,再分功臣,最后在分其余宗室。”
    见众人还要劝,他不容置疑的道:“此事无需再议,就依此行事。”
    “喏。”众人无奈领命,但心中都很开心。同时也觉得跟着这样的皇帝,值了。
    就在他们以为事情结束的时候,李世民又抛出了一个大炸弹:“既然诸位都不反对分封,那么现在我们来讨论另外一个问题,诸侯王在大唐本土的食邑和特权要不要调整。”
    “嘶……”众人皆心惊肉跳,就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果然如此。皇帝这样要借着分封的机会开始削弱权贵的特权了。
    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机会选的好,可以说太好了。
    如果直接削权贵特权,必然会引起所有人反对,可现在……你要不要封国?想要就交权。
    封国重要还是特权重要……他们会说都重要,但非要二选一的话大多数人都会选封国。
    当然了,权贵就是权贵,不可能把所有特权都收走,现在的问题是朝廷想收回那一部分特权。
    这将决定着群臣对此事的态度。
    长孙无忌道:“不知圣人想如何调整,还请示下。”
    李世民道:“食邑与封国二者选一,要食邑就不封国,封国就交出食邑。”
    对于这一点众人都没有异议,这一点很好理解,封国都有了再要食邑就是贪婪了。
    “选择食邑者特权不变,主要针对的是选择封国的权贵。他们享受的大部分特权都将保留,主要针对的是其在本土的财产特权。”
    “凡是选择封国的,可以经商,但不许在本土大肆置办田产。其财产将不再享有免税特权,必须和普通百姓一样缴纳皇粮国税。”
    众人又等了一会儿,见李世民没有在继续往下说的意思,房玄龄才出口问道:“就此两点吗?”
    李世民道:“对,就这两点,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都感到不可思议,本来他们以为皇帝会提出很苛刻的交换条件,心中都提了一口气。没想到板子高高举起,就这样轻轻的放下了。
    在他们看来这根本就算不上削弱权贵特权,而是很正常的行为,皇帝要是不采取这样的措施那才有问题。
    权贵拥有封国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取大量财富,要是再允许他们在本土大肆置办田产。
    诸侯王的权势只会越来越大,朝廷越来越虚弱,对他们采取限制是必然的。
    确认李世民对权贵特权的削弱如此简单,众人都放下心来,齐声道:“臣等无异议。”
    李世民道:“那诸卿就好好考虑一下,这场分封该如何进行吧。”
    会议结束众人走出紫宸殿,都在思索会议的内容。
    长孙无忌走在最前方,褚遂良跟在他身边道:“长孙公,这夏国公的手伸的未免有些太长了吧。居然越过政事堂代表朝廷和佛教达成协议,眼中还有没有朝堂诸公,还有没有法纪。”
    “呵呵。”长孙无忌轻笑一声拍了拍他的肩膀,什么都说就当先一步离开了。
    只留下褚遂良面色变的异常难看,看着长孙无忌的背影,眼中满是愤恨。不过很快就恢复正常,面带微笑的找到刘洎,道:
    “刘相,博物院之事你就这样同意了?”
    刘洎无奈的道:“不同意又能如何?圣人乾纲独断根本就没给我们反对的余地啊。”
    褚遂良愤慨的道:“圣人非刚愎之主,这样反常必然是受人蛊惑。自魏相亡故您就是清流领袖,可不能坐视贼人当道而置之不理啊。”
    刘洎道:“贼人?不知褚相所指何人?”
    褚遂良道:“还能是谁,自然是那个靠鬼神之道蛊惑圣人之人。必然是他不甘寂寞才鼓动圣人创立博物院,以达到复起的目的。”
    刘洎眉头皱起,道:“你是指夏国公?”
    “嘘。”褚遂良慌张的四下观望,压低声音道:“您小声点,隔墙有耳啊。那位和宫里的力士勾结很深,尤其是大太监赵蒙,更是他的座上宾。您在这里说他坏话,小心遭到报复。”
    刘洎闻言非但没有畏惧,反而提高声音说道:“我辈清流自当于宵小之辈势不两立,岂能因畏惧不敢言?如果夏国公真敢勾结内侍,我必参他一本,褚相说他和大太监赵蒙勾结,可有证据?”
    见不少人都朝他们看来,褚遂良心惊肉跳,心里已经在后悔为什么来找刘洎。
    知道这老头刚烈,却没想到他这么直,这种话怎么就敢在皇宫里嚷嚷出来了。
    但后悔也完了,只能拉住他说道:“要说证据,我亲眼见过两人勾勾搭搭。”
    刘洎责备道:“既然亲眼见到为何不早早禀报圣人?”
    褚遂良道:“我倒是想,可没有证据啊。夏国公在圣人心目中的地位你也知道,我空口无凭就上奏,只会引起他们的警觉。”
    刘洎道:“那也要上奏,只有这样才能震慑的住他们,明日早朝你我就一起上书圣人言明此事。”
    褚遂良现在肠子都悔青了,连忙劝阻道:“刘相别着急我正在收集证据,等拿到铁证在一举把二人搬倒,您可千万别上奏打草惊蛇。”
    刘洎这才说道:“好吧,等你证据收集齐全了一定要告诉我,我和你联名上奏。”
    褚遂良擦了把汗说道:“好好好,咱们还是继续说博物院的事情,我准备上书反对此事,还请刘相相助。”
    刘洎叹了口气道:“若褚相愿意上奏,我必支持,只怕没有什么用处啊。”
    褚遂良阴恻恻的道:“如果圣人一意孤行,我们也不是没有办法。”
    刘洎道:“哦?不知褚相有何良策。”
    褚遂良道:“一个新机构的设立不是那么简单的,很多事情都必须经过政事堂允许才行。到时候我们只要……”
    那知道他的话还没说完,刘洎就一甩袖子,鄙夷的看着他道:“小人,我刘洎光明磊落从不做此下作之事,褚相还是另请高明吧。”
    说完转身就走,留下脸色铁青的褚遂良。
    远处房玄龄、马周、孙伏伽三人走在一起,看着气哼哼离开的刘洎和站在原地的褚遂良,都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房玄龄道:“你们说这些事情和夏国公有没有关系?”
    马周道:“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前几日圣人才借口探望晋阳公主去了夏国公府上,回来之后内阁就忙碌个不停。要说两者没有关系,谁都不信的。”
    房玄龄道:“那岂不是说夏国公又要复出了,真是可喜可贺啊。”
    马周摇头道:“房公太乐观了,现在不是圣人愿不愿意启用夏国公,而是他愿不愿意复出,我觉得此事玄啊。”
    孙伏伽也说道:“若不是博物院前所未有谁都没见过,这次夏国公应该也不会出面。等着看吧,博物院建成后他又会辞官的。”
    重启分封的事情在政事堂就这样波澜不惊的通过了,然而这并不算完。这么大的事情可不是几个人关起门商量好就行了的,必须要获得朝野许可。
    第二天朝堂之上,李世民接连下达了几条政令。
    创建博物院暂定四品衙门由夏国公岳山负责,该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其余各部门要全力协助。
    刘洎再次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创建博物院可以,但不能给官身,即便是事务官也不行。反而是褚遂良,并没有出面。
    只是光凭他一个人反对并没有用,政事堂七个宰相同意还是直接通过了这项决议。
    往西域宁远发配囚犯的的政策获得了所有官吏的一致认同,这种害群之马赶的越远越好。
    开发西南打通前往天竺的通道,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不过现在是尚武的大唐,而不是后世那种血性被阉割的朝代,对于扩张群臣没有多少人反对。
    最多就是有人反对让佛教参与进来,还有就是具体实施方法上存在争执。不过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可以商量着来。
    真正爆炸的大新闻是重启分封,当李世民提出这个议案的时候,众人先是震惊,然后就是群起反对。
    朝堂之上起码一大半的人站出来反对,直言这是取祸之道,历史也早有证明此法不可行。
    即便李世民强调只分封海外领土,不得在本土分封都没用。
    不过这次他倒是没有强行推行这个命令,而是让天下人一起讨论,等商量出结果再做决定。
    退朝之后众臣纷纷把几位宰辅围的水泄不通,问他们皇帝这是准备做什么,甚至他们对此事表态。
    长孙无忌等人自然不会发表意见,只说他们也是刚知道很是震惊,现在还没有思绪,等想好了再说。
    众人即便知道他们在胡扯,也没有一点办法,只能放他们离开。
    而皇帝准备重启分封的消息也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京城,并迅速传向全国各地,一时间激起了千层浪。
    最这件事情最热衷的是两类人,一类是清流,坚决反对;一类是宗室,简直就像是闻道了腥味儿的猫一般,都快要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