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页
“她们叫你一声母亲,你看着办吧。”老太太不打算帮着大房的那些人去相看亲事。
“怕是不大好找。”南安伯夫人道,“就想让您掌掌眼,能不能给她们看看。”
“自古以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和老大瞧瞧便好。”老太太直言,“我这个老婆子就不插手了。”
老太太可不想到时候里外不是人,大房惯会做这样的事情,好处都是大房占了去,坏人就让别人去当。老太太敢保证,要是自己应下了,到时候大房的那些庶女可能就觉得她这个老婆子见不得她们给,给她们说那么低的亲事。
大房的人眼高手低又不是一天两天,老太太又不是跟着姚老爷子出京了,而是一直跟南安伯他们住在一起,她太明白了。
“……”南安伯夫人听老太太直接说出来了,倒不好再说这些。
等南安伯夫人从老太太的院子里出来之后,便想着那些庶女真是麻烦,也不是她夫君给二姑娘相看人家了没有。按照府里姑娘的排序,二姑娘姚锦素总得快点定亲,在姚锦瑟出嫁之前嫁出去啊。
总不能等姚锦瑟都嫁了,姚锦素还没有定亲吧。
“二弟妹,你可知有哪户人家适合二姑娘的?”南安伯夫人看向跟她一块儿走出来的姚二夫人,“比如有功名在身的,又或是哪家官宦人家的。”
“大嫂在京城多年,知道的必定更多。”姚二夫人心想自己是商户出身,确实认识不少商户,可南安伯夫人那么一说,就仿佛她会给姚锦素找身份地位低的人家。她才不想去趟大房的浑水,“我原本就是出身小户人家,哪里懂得那么多,便是我那几个孩子的亲事,不是没定亲,就是不是我相看的。”
“……”南安伯夫人看着姚二夫人远去的背影,又回头看看老太太的院子,这些人怎么都这样。
而姚锦素也在想着她的亲事,姚锦瑟比她小,又已经及笄,姚锦素不小了,等过了年就要十七,不能再等下去。
第34章 名声 主子要用我了?(第十二更)……
这一会儿,姚锦素和安姨娘正在屋子里取暖,外面太冷,便不去外面了。
姚锦素想跟姚锦瑟多走近,想在姚锦瑟出去参加宴会的时候,多靠近这个三妹妹。
然而,她试了几次都无用。之前,南安伯夫人想让姚锦瑟在梅翰林夫人的宴会上多照顾姚锦芸,姚锦瑟都不多理会。
姚锦瑟这样的人就是如此,不为了所谓的面子就跟她们多靠近,就是不远不近,差不多就成了。她们这些人要想利用姚锦瑟,那也是一件难事。
“你的亲事也该定了。”安姨娘不禁觉得自己不够厉害,没有柳姨娘那么得宠,也帮不了女儿什么,“也不知夫人和你父亲有没有主意。”
“可能没有。”姚锦素还是了解她的那个嫡母,嫡母向来不大关心他们,管事能力一般。要等嫡母决定,怕是不容易,也不一定能找到好的。
她这一段时间出去参加宴会的时候,不好总是表现自己,更多的时候是表现得安静一点,端庄一点。
姚锦素不想给人做妾,不想跟安姨娘这样。
在本朝,妾室不得随意扶正,若真的要扶正,那也得有正当的理由。什么是正当的理由,比如这个人没有娶过正妻,又比如这个妾品性很正,通过各方面证明,也得到官府认可,这才能扶正。
要知道一个人真的想把一个妾扶正,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有的给妾室改换门面,有的逼死正妻,设法给妾室腾位置。
因此,本朝的律法直接规定什么用的情况可以把妾室扶正,外室一律不得扶正,当过外室的妾室理当先看第一身份,不得扶正当过外室的妾室。
从各方面因素来看,妾扶正很多,那些家风好点的人基本都不可能扶正妾室,哪怕正室去世,也是找一个填房。把妾扶正,会被人认为家风不好,哪怕本朝律法规定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把妾扶正,大多数人依旧不接受。
这样的人在朝为官也会受到一些限制,就更没有人去把妾室扶正。多半是那些小门小户,才把妾室扶正。
“女儿不想当妾。”姚锦素直言,“姨娘可不可以跟父亲说说,找个举人,实在不行,秀才也行。”
姚锦素不想去当平头百姓的妻子,也不想夫君没有功名在身,她还想以后能当官夫人。哪怕她的夫君这几年考不中进士,她可以再等,便是没有中进士,考到了举人,举人就能谋官。
“不是书生,武将也行。”姚锦素道,至少能成为官夫人。
“要是行的话,摄政王的下属武将不少吧,可惜你跟三姑娘的关系一般。”安姨娘道,“便是你去找她,她不一定就会帮你做这个媒。知道我们这一房的人都是什么性子吗?”
“……”姚锦素心想不要说,她懂得,她自己也是那种墙头草,看利益走的人。只是有时候没有做得那么明显而已,二房的人早就对大房的人不耐烦了,也不愿意多管大房的事情。
罢了,别去想什么摄政王的下属,姚锦素稍微想想,也知道姚锦瑟不可能答应。
原因很简单,要是她姚锦素过得好,那也就没什么,要是她姚锦素过得不好,必定说姚锦瑟的错。何况,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她到时候就能有各种理由让姚锦瑟拉拔他们家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