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40节

      在中国的西方记者中,韦伯现在可是大名鼎鼎,已经隐隐成为西方在华记者第一人,查尔斯虽然在中国也很长时间了,可在名气上总落后一步,这当然与中国高层支持有很大关系,韦伯总能在最短时间里拿到第一手消息。
    三个人站在院子里闲聊,一个军官带着几个士兵向院外走去,换岗的时间到了,有资格住到这里的记者不多,除了他们三人外,就只有梅悠兰,不过梅悠兰最近变得有些异常,她甚至没有参加这次战区组织的记者团,在唐山的时间也不多,最近又跑到天津去了。
    天津重建正如火如荼,唐式遵和张廷谔暗中联手何习武以查汉奸之名,搜罗到大批资金,从西南过来的财团在天津开工建设了大批楼房,张静江高调参加工商银行天津分行成立仪式,宣布几年内将投入两亿资金支持天津重建。
    最大的支持还是来自财政部,随着中苏问题的解决,中国在美国发行债券的障碍扫清,美国政府同意中国在美国发行两亿美元的建设债券。建设债券的顺利发行,缓解了国民政府的财政压力,国民政府宣布投入五亿法币进行华北重建。
    在投入资金的同时,国民政府宣布在华北推行一系列旨在促进华北恢复重建的有利政策,国民政府宣布河北察哈尔山西绥远热河免农业税一年,工商税三年,国民政府再度向全国军民发出过紧日子的呼吁。
    蒋介石宋美龄亲自出席重庆召开的新生活运动十周年纪念,在这个会上,蒋介石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这个讲话中,蒋介石对战争前景作出了预估,他认为只要再花一年时间,便能彻底击败日本人,他告诉国民,经过长达七年的战争,国家现在非常困难,国家财政极度紧张,即便在战争结束后,国家财政也不会立刻好转,希望全国人民团结在政府周围,以艰苦朴素之态度,共渡难关。
    随着蒋介石的讲话,全国各地再度掀起新生活运动,这一次的新生活运动在内容上不再局限于老的三样,生产化、艺术化、军事化;更多的是生活俭朴化和组织化。
    新生活运动在各地兴起,学生们再度走上街头,北平学生守在高档饭店前,要求饭店公布用餐价格,要求餐厅在菜单上印上:“全体国民应生活节约俭朴,勿要大吃大喝”
    部分学生参加了农村工作队,在农村推行减租减息;减租减息经过十年宣传推广,已经得到大部分社会和政府高层的承认,虽然还有少数士绅在暗地里诋毁,但已经无法阻拦减租减息的推广。
    以减租减息为主导的社会改革在光复区轰轰烈烈推行,整个华北在重建中,社会开始重新组织,重新构建。
    梅悠兰没有在司令部,这让韦伯有些遗憾,他也隐约猜到她的心思,而庄继华却始终没有表态,梅悠兰为此过得很苦。
    韦伯很不懂,在中国几十年了,他还是不明白东方的这种含蓄,在西方看来,一个丧偶一个未婚,两情相悦,是他们的自由,可庄继华和梅悠兰,这两个有西方背景的人,却坚守着东方的传统。
    顺着村中大道,三人边走边聊。六月的冀东,覆盖在一望无际原野上的金黄麦穗已经消失,村头有几堆新筑起的稻草堆,在火红的太阳下,稻草堆很快发干发黄,村庄有袅绕的炊烟,那是女人们在家中忙着做饭,送往晒场。
    “大妹子,作的什么呀?”
    走在韦伯他们前面是几个女人,她们挑着用柳条编成的柳筐,柳筐上盖着块白布,遮住了里面的食物。炎热的天气下,即便是在这样闭塞的农村,女人们的穿着也变得简单,简单的土白布作的衬衣,将所有身体部位遮得严严实实。
    “嫂子,还能有什么,大白面的馒头,嫂子,你作的什么?”说话的这位显然要年青得多,边说边走,语速有些快。
    “呵呵,”嫂子笑呵呵的,将担子换了个肩,却没有回答青年女人的问题:“弟妹,那个小伙子还不错,我看挺老实的,人也勤快,兄弟已经走了几年了,家里够冷清的,招个上门女婿,这也挺好。”
    “嫂子,你说什么呢,他比我小。”年青女人答道,可连韦伯都听出了女人话里的遗憾,战争导致青壮年男人大量减少,女多男少,军队进驻这里后,军中大量的青壮年深受这里的女人欢迎。
    要说到军民关系,这里的军民关系也有个过程,当军队刚进驻时,几乎家家户户关门,别说女人了,就连孩子都少出门,可随后,军队组建工作队,帮助村民开展减租减息,帮助村民进行夏种夏收,帮助村民重建被战火烧毁的房屋。
    这些举动迅速拉近了军民关系,村民发现这些国军与以前的国军完全不同,从来不强买强卖,从来不强拉民夫,即便从村民家中拿根稻草也给钱。军民关系迅速变得融洽,接下来,军队征用了靠近祠堂的小学校,一批新军人进入村子。村子的戒备随即提高,村口增加了岗哨,即便不知道军官的军衔,村民也知道村里来了大官。
    “对了,五嫂子,您知道好学校住的是啥人吗?”年青女人忽然神秘的问另一边的中年妇女。
    “啥人?当官的呗,可能官还不小吧。”五嫂子的语气中满不在乎,这时从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一列火车轰隆的驶过。
    村子距离铁路线不远,可以清楚的看见列车上运载的大炮和坦克,经过抢修,北宁已经恢复通车,军事运输变得非常繁忙,韦伯和白修德曾经在点过,在两个小时内,有十二列火车满载物资的列车通过。
    “五嫂子,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年青女人语气中有丝得意:“告诉你吧,是庄司令,咱们这最大的官。”
    “庄司令?”嫂子抬头望着村口的晒场,无意识的重复道:“啥,庄司令,这年头司令可不少。”
    “瞎,那些司令都归庄司令管,”年青女人的语气中有些不满:“俺可告诉你,这庄司令可是武曲星转世,专为杀鬼子来的。”
    随着华北会战胜利,民间对庄继华的传说越来越神了,岳武穆,韩信,戚继光等等,流传最广的便是这武曲星。
    韦伯微微摇头,在他看来,这就代表了中国农村的封闭,即便这个有学校的村庄也脱离不了这样奇怪的期待。
    村口晒场上,男人们正光着膀子扬麦,人群中混杂着不少穿着军装的士兵,大家边扬边聊天,这些士兵大都来自农村,对农活非常熟悉。晒场上不时爆发出一阵欢笑。到了晒场边,女人们放下担子,大声招呼男人们过来吃饭。
    韦伯和查尔斯没有在晒场停留,继续沿路向外走,过晒场不远有个小树林,几个卫士正树林便闲聊,目光不时留意下不远处正在打太极拳的将军。韦伯认识这个正在打太极拳的将军,是新任东北战区副司令何国柱。
    东北军已经完成整编,正陆续调入东北战区,在前不久国民政府发布的命令中,东北军和东北挺进军整编为三个军,五十一军、五十三军和骑兵第二军。
    即便是韦伯这样的外国人也知道,在这次整编中,原东北军彻底消失了。庄继华的两员嫡系分别担任了五十一军和五十三军军长,夏阳林出任五十一军军长,鲁瑞山出任五十三军军长,只有原东北军将领徐梁继续担任骑兵第二军军长。
    原东北军将领被调离原部队,原五十三军军长周福成调任五十九军军长,原五十一军军长周毓英调任东北战区作战处副处长,马占山出任战区军法处处长,十五集团军司令何柱国担任战区副司令。
    在五十一军和五十三军中,担任师长旅长团长职务的军官也多有调整,分别平调新编十六军和五十九军。
    整个整编行动在东北军高级将领配合下进行得非常顺利,部队在整编后,随即换装,五十三军整体换成美式装备,五十一军换成重庆造,两个军全是三三制,每军五万人,全军十万人。
    韦伯其实很想采访下何柱国,以他在中国快二十年的经验,中国将领很难放弃对军队的控制,在很多时候,为了保住军队,他们甚至会铤而走险。在战前,蒋介石一直在为消灭这些被称为军阀的人而努力,却始终没有办到。
    但庄继华却办到了,庄继华在湖北,河南,山东,整编近百万被收编的伪军和地方部队,全部获得成功,而且除了郝鹏举外,其他的都没有引起麻烦,从而开创了整编地方部队的先河。
    见韦伯停下脚步,望着正在打太极的何柱国,白修德笑道:“韦伯,怎么对何副司令有兴趣了?”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十一章朝天阙第一节一个美国记者的目光(三)
    韦伯轻轻嗯了声,又微微点头,白修德到中国的时间并不长,武汉失守前才到中国,那时战争已经打了两年,不过他是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教授的学生,到中国时带着费正清教授的亲笔介绍信,因而很受当时驻华大使的重视,也因此很快崭露头角。
    不过,在韦伯看来,白修德还是以西方观点在看待中国,对目前中国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并不了解,中国现在的很多问题在于这个国家缺少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自1911年满清政府下台后,这个国家便陷入混乱之中,中央政府根本无法号令全国,三十年中,现在的国民政府是权威性最高的,可即便如此,中央政府依旧无法控制西北,蒋介石提出统一军令政令,也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除了地方军阀外,国民政府还必须解决中共问题,这可能中国目前最难解决的问题。经过孙中山几十年的宣传,地方军阀大都还是认同三民主义,但中共却不会,两党在建国理念上便存在差异,中共绝不会放弃他们的社会主义追求。
    何柱国一个揽雀尾变单鞭收势,副官急忙跑过去,将外套给他披上,卫士将手中的杯子送过来,何柱国喝了两口,抬头便看见韦伯他们。
    “韦伯先生,这么早就出来了,这是要去那呢?”何柱国的声音很洪亮,说着便向他们走过来,走了几步,便将外套取下来,搭在左手上。
    “将军,您不是更早吗。”韦伯笑着迎上来。
    “我是习惯了,每天都是这时候起床,打上一通太极,浑身都舒爽。”何柱国的神情很愉快:“昨晚我看你的房间灯一直亮着,想必又是在开夜车,以为你今天会晚起。”
    “将军猜错了,他可不是晚起,”白修德笑道:“而是一晚没睡。”
    何柱国闻言稍稍打量下韦伯,点头说道:“是这样,两眼通红,昨晚没睡好。”
    韦伯笑笑,没接着往下说,他仿佛很随意的看了看四周:“今年看来是个丰收年。”
    “冀东本来就是一个重要产粮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要不是战争,十年有九年都是丰收。”何柱国眯眼打量着周围的田地,冀东北部群山起伏,矿产丰富,南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块膏粱之地。
    “有了这场丰收,可以缓解河北的粮荒。”白修德叹的语气中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华北粮荒惊动全国,全国各地民众纷纷慷慨解囊,向华北难民捐款捐物,可依旧非常艰难,国民政府甚至一度停止武器弹药的运输,全力向华北运粮,才勉强满足华北的需要。
    这场丰收让华北的汤恩伯和东北的转换都松了口气,东北军顺利整编,庄继华遵守了当初的承诺,看上去东北军是被蒋介石整编了,可何柱国清楚,东北军中五十三军为主的部分被庄继华拿走了,五十一军和骑兵第二军则掌控在第三党手中,也就是邓演达新成立的中国社会民主党,蒋介石几乎一无所得。
    社会民主党成立后,并没有立刻作出多少动作,显得比较安静,暗地里,陈铭枢,严重,萧振瀛,何柱国,于学忠,蔡廷锴等人纷纷加入,这些人有些是公开的,有些则是秘密的,比如何柱国、夏阳林等现在依然担任军职的人。
    声势虽然不大,但邓演达利用这些年培养的干部,迅速在各地建立分部,西安、重庆、成都、武汉、北平等地的社会民主党分部相继成立,社会民主党党报《新民日报》在各地出版发行。
    蒋介石对社会民主党的成立很是紧张,尽管邓演达很低调,但蒋介石依旧密令各战区各地党部进行监视,但由于国统区内民主气氛高涨,随着社会民主党的成立,其他党派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张澜罗隆基准备成立民主同盟,黄炎培章乃器在组建民主建国会,马叙伦、王绍鏊在组建民主促进会,等等。这些新成立的组织分散了蒋介石的注意力。
    为了掩护社会民主党的活动,延安在重庆发起了新一波政治攻势,为重庆十六县选举排斥中共向国民党提出抗议,在军事上,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到中蒙边境地区,没有迈出中蒙边境一步。
    在另一方面,中国军队打到山海关,东北籍流亡关内人士激动万分,东北抗日救亡委员会委员长阎宝航前去贵州拜见被软禁的张学良,将最近的战局报告给张学良,张学良得知光复东北在即,当即托阎宝航向东北军将士发出公开信。
    “良听闻国军已经站在山海关门前,禁不住热泪盈眶,回首往事不胜唏嘘
    十三年来,良无数次从梦中惊醒,思念东北家乡,思念家乡之亲人。十三年前,良身为东北最高行政长官,却一枪不放,致东北沦陷,三千万父老乡亲沦为亡国奴。
    良,为国家之罪人民族之罪人
    十三年来,良及东北军将士背负不抵抗之罪名,蒙受巨大耻辱,流亡关内,饱受丧家之痛,自那时起,良及三十万东北军将士,无时无刻不盼着打回老家东北三千万父母妻儿姐妹,无不盼着我们打回老家
    十三年来,良无时无刻不盼着洗刷这个耻辱,十三年来东北军将士无时无刻不盼着打回老家
    十三年了,我们未能祭扫祖宗陵寝;十三年了,我们未能照顾父母妻儿,任凭他们忍受日寇之蹂躏我们是三千万父老之罪人我们是不孝自子孙
    弟兄们东北,我们魂牵梦绕的黑土地,就在眼前
    我们的父母妻儿就在眼前他们的泪水已经流干!他们望眼欲穿他们期盼着他们的子弟能打回来
    弟兄们学良拜托你们了,打回去将强占我们家园的强盗将强暴我们姐妹的强盗将抢劫我们粮食的强盗
    赶出我们的家园
    东北军的弟兄们所有国军弟兄们拜托了”
    张学良的公开信在东北军中宣读,东北军军营中哭成一遍,所有东北军将士纷纷请战,要求作为第一支打进东北的部队。
    在这时,战区政治部主任李之龙掌控的《阵中周报》趁机发表了一批反正国兵士兵的采访,在这些采访中,国兵详细描述了日本人在东北的所作所为,日本开拓团任意强占中国人的土地,日本商人任意夺占中国商人的产业。
    日本在东北实行严厉统治,禁止中国吃大米,禁止中国人用煤炭取暖,禁止中国人收藏黄金,关东军司令部命令象盘尼西林这样的药品,禁止给中国人,很多中国人莫名其妙的失踪,日本人定期清乡,在农村实行并屯政策,所有不进屯的中国全部视为反满抗日而被杀害。
    整编后,五十三军和五十一军依旧以东北籍士兵为主,各个连队的书记每天负责向士兵读报,这些报道迅速让每个士兵知道,这迅速引起所有士兵的愤怒和仇恨,请战书雪片般飞向军部,飞向战区司令部。
    东北抗日救亡委员会和东北同乡会组织大批人员,携带大批物资到冀东热河劳军,鼓励士兵奋勇作战。
    东北救亡委员会和同乡会还没走,全国妇女会、救国会、大后方支前委员会也先后来到冀东和热河,到每个团慰问,几乎每个团都有慰问团前去慰问,甚至连最北方,靠近中蒙边境的一零一、一零二军也有来自四川的慰问团前去。
    东北战区士气高昂,所有将士都迫不及待的希望立刻发动进攻,但进攻命令却迟迟没有下达,战区司令部保持着安静。在六月初,整编后的东北军和五十一集团军开进东北,东北战区上下,包括山海关内的冈部直三郎都紧张起来,整个关东军进入战备状态。
    可是庄继华的攻击命令依旧没有下达,相反在六月处战区下达一系列人事任免命令,五十三军划入五十二集团军,原五十二集团军中的新14军划入新成立的五十三集团军,五十三集团军下辖五十一军和新14军,集团军司令高树勋,参谋长李文田。
    免去高树勋一零八军军长职务,四十军副军长黄樵松调任一零八军军长;免去陈明仁一零一军司令,调张新担任一零一军军长,陈明仁出任二十二集团军司令,免去孙震二十二集团军司令,孙震出任东北战区副司令。
    免去马法五暂编十九军军长,出任战区民众训练部部长,刘玉章担任暂编十九军军长。
    这一次人事调整范围很大,除了上面提到的集团军司令和军级干部,还有七八个师级军官,从中央军到地方部队,包括以前从未涉及到的川军,这次也进行了调整,而且接任的陈明仁居然是黄埔系将领。
    范围如此之大,让国防部的何应钦都捏着一把汗,蒋介石却毫不犹豫的批准了,接下来发生的事证明蒋介石的判断没有错,没有任何人提出反对,所有调动的将领在十天之内移交职务,没有发生任何事情,军队依旧士气高昂。
    何柱国的心情好像非常愉快,似乎东北战区的风云变动对他没有丝毫影响,这让韦伯的心里有种奇怪的感觉。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十一章朝天阙第一节一个美国记者的目光(四)
    韦伯没有直接提出自己心里的疑问,他很清楚向何柱国这样的将领,如果他不想回答,你根本无法从他嘴里得到任何真实的消息。
    顺着道路,几个人慢慢向前走,原野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远近各地到处都在晒麦扬麦,白修德没有说错,这场丰收极大化解了华北的粮荒,国民政府虽然免除了华北数省农税,但各地救国会组织民众献粮救国,大批粮食送到平津,送到冀东。
    夏粮的丰收让国民政府从上到下都松了口气,随着粮食和人事调整的结束,整个战区的进攻情绪变得更加高涨,可战区司令部却始终保持沉默。
    转过小树林,韦伯意外的看见伍子牛站在前面,在他的前面是庄继华、李之龙和冯诡,他们好像在谈论什么,冯诡发出一阵大笑。
    韦伯三人稍稍停顿下,好像在琢磨他们怎么这么早就出现在这里,他们是不是该上前,可何国柱却径直过去了,韦伯这才明白何柱国为何要随他们散步,于是也跟了过去。
    听到身后的脚步,庄继华他们扭头看见何柱国他们,向他们打招呼,几个人很快便聊到一起。
    “庄将军,你们这是在等什么人吗?”韦伯有些好奇的问道,他和查尔斯一样感到,庄继华他们今天出现在这里绝非偶然。
    庄继华点点头没有隐瞒:“熊主任今天要过来,我在这等等他。”
    韦伯一下便明白他们在等什么人,蒋介石将东北的作战权和行政权进行了分离,庄继华负责作战,熊式辉负责行政;当初蒋介石在宣布这个决定后,曾经在外交界和记者团引起很大轰动,外交人员普遍认为这是蒋介石与他最能干的将领之间政治分歧的原因,这很可能代表了蒋介石在战后政策。
    这个判断却没有得到记者的赞同,查尔斯便认为这表示中国政府在战争结束前,已经开始着手解决军事将领拥兵自重的潜在威胁,将军权和行政权分离,是消灭出现新军阀的最有效手段。
    但韦伯不赞同查尔斯的判断,他也不赞成外交人员的判断,他认为蒋介石此举不但是因为与庄继华在政治上有分歧,更重要的是,庄继华的政治态度不明,俩人之间早有嫌隙,这在前几年解除庄继华远征军司令一事上得到证明。
    韦伯在记者中有亲庄的名气,他的看法没有得到查尔斯他们的认同,相反白修德认为,东北地区紧靠苏俄,比较敏感,庄继华在对外一向强硬,熊式辉相对柔和,蒋介石作出这样的安排,说明在战后,庄继华将调离东北,东北会掌握在更温和的熊式辉手中。
    传言很多,可无论是蒋介石还是庄继华都保持沉默,对外的口径惊人一致,都认为军人不该干政,地方行政应该交给有行政经验的文官。
    熊式辉在接受东北行辕主任职务后,并没有立刻动身到东北,而是在重庆组建了东北行辕办事处,然后才到北平,在北平停留了一段时间后,才在最近到唐山,在此期间,他没有来拜访过庄继华,庄继华也没有到北平去见过他。
    俩人的这种状况让记者们在私底下议论纷纷,认为东北还没光复,争权夺利的迹象已显,这对光复东北没有丝毫好处。可没想到今天熊式辉便要来司令部,庄继华一大早便在这里等着了。
    韦伯左右看看,除了眼前这几个人,战区司令部其他任何人来迎接,这在中国官场上也是少见的。东北战区副司令不少,除了何柱国外还有孙震俞济时,只是俞济时在北平医院治病,还没到战区司令部,孙震还在热河;也没在司令部。战区参谋长徐祖贻去了山海关前线,依旧不在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