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77页

      可赵雪飞无论何时处于何种境地,都是这般的淡然。当初受困于地牢,若是寻常的女子平日再张狂,到了那时必定也失了分寸,惊慌失措。可她除了眼中戒备,形容疏离之外,全没有流露出半点的慌张。后来,自己无论交予她什么差事,她都是不动声色地就办完了,事后也不邀功,更难得的是,从不多问。她此次出门,只带了护卫,未带一个婢女,这几日停留在客栈,为了不让人怀疑,衣物居然是自己亲手清洗。
    仿佛像一潭深水,你永远不晓得哪里是她的底线,更不晓得如何才能激起她的波涛。忠源有些气馁,有些担心自己就算一身龙袍站在她面前,恐怕都得不到她的万分惊讶。
    忠源的百转千廻仅限于他自己,赵雪飞的心思可不在这上面,她一面享受着骑行的快乐,一面思索着‘宁王’的实力。
    当初‘宁王’起兵,北郡得到消息时,都觉得是有人在借着‘宁王’说事,目的就是针对铲除异己,独断专权的祝丞相。
    后来,‘宁王’得了东郡半壁之后就专心与西郡的祝相人马做战,每次战到北郡的地盘都分毫不犯。北郡又有些得意,乐得坐山观虎斗,更达成共识,只要朝廷的军饷未到,他们便‘无能为力’。
    再之后,一向被祝丞相视为后院的西郡以不可置信地速度被‘宁王’拿下,北郡又有些惊吓,与西郡的兵强马壮相比,北郡就只得算是老弱残兵了。若是‘宁王’进击北郡,恐怕不需西郡一半的工夫,北郡就要缴械投降了。
    可是‘宁王’在拿下西郡之后,立刻张开了大嘴,朝着东郡剩下的半壁扑去,再一次放过了北郡。
    然后,北郡就与朝廷和东郡失了消息。
    今早出发前,自己已将猜测派人送给了父亲,希望父亲能扛住郡守那边的压力,留旧按兵不动,千万不要起了勤王的心思,因为照如今的局势来看,多半会万劫不复。
    余光扫过一旁忠源的身影,赵雪飞有些烦恼,自己这位丈夫,无论何事最关心的永远是他的生意,若是无利可图,莫想劳动他一根手指。这次他愿意与自己同来,多半是藏了自己的心思,另外在赚取了郡守的情义之后,还能在自己这边落了好。
    不用多猜,便能知道,江山异主也好,生灵涂炭也罢,都不及他的生意重要。
    行到傍晚,刚入城,忠源只说了一句,他去打理生意,便抛下赵雪飞只领了几个随从朝着道路的另一头而去。留下的卢乾说道:“诸位随我来,客栈在这边。”虽说他们只晓得这次出门,不能再称呼夫人,只能称呼赵公子,但不知为何,无论是谁每次说话都千方百计地避开了对赵雪飞的称呼。
    第557章 套话
    这座城,便是当初收拾东郡和禁军的地方,如今因为郡府的失守,沿途的城池都没了锐气,早就被白景天和盛琰一路变了天。
    他们两个只顾着征讨,战下一座之后,连停留之意都没有,快速地准备妥当又攻向下一座城池。忠源每到一处,皆要替他们俩收拾整顿。因为换了主子,一切皆要改变,从大小官员的更替到银钱税赋的更改,哪一样都关系着民生的稳定。
    忠源又忙了五天,才觉得稍稍缓了口气。四兄如今守在西郡,那里的一切,三兄与自己早已安排妥当。三兄一向分得清楚,来到东郡之后,也与白景天和盛琰一样,只占地盘,旁的不理。
    可如今的忠源心思早已改变,北郡他要,中郡他更想要,到时候若是南郡不主动臣服,便也将它收拾了。到时候,谁说天下一定要姓赵?既然几位兄长不想称帝,那便由他来坐。可这心思,他与谁都未说,也无人可说。
    晚上回到客栈,赵雪飞又坐在他房中等他,依旧是一见面就问:“如何了?”
    忠源原本就心思不定,只回了句,“应当没救了吧。”
    赵雪飞奇怪地‘嗯?’了一声,见忠源径直去了屏风后面洗漱,接着问道:“你说清楚些。”
    忠源在屏风后边洗漱边回道:“郡府已然失守。”
    赵雪飞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问道:“皇上回京城了?”
    忠源说道:“尚不清楚,没敢问。”
    “‘宁王’这是得了哪里相助,怎么能守住这么大片的地盘?”赵雪飞独自坐在圆桌旁,与其说是在问,不如说是自言自语。
    “这打江山啊,不在人多,而在心齐。”忠源却在屏风后回了句。
    “说得也是,南郡无论哪次出兵,都是如何来便如何去,只闻吆喝声。”赵雪飞顺口接道。
    “就在城外,你知道死了多少人吗?”忠源问道。
    赵雪飞回道:“这几日我听说了,皇上带来的半数禁军和东郡的半数皆死在城外,唯独南郡全身而退。”
    忠源对赵雪飞的知情毫不意外,这种刺激的事,城里的百姓自然口口相传。“北郡若是出兵,当如何?”
    屏风外的赵雪飞被忠源突如其来的问题给弄愣了神,这位什么时候也对这种事感兴趣了?但奇怪归奇怪,口中仍旧老实答道:“若‘宁王’的兵真的如百姓口中所说那样神勇异常,北郡不必战了。”
    忠源对赵雪飞的坦白也十分意外,停顿了一会,才重新开口说道:“郡守知情么?”
    赵雪飞说道:“也许知,也许不知。毕竟这种事,哪个会到处宣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