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564 CCCP(下)

      乌博列维奇确实没有想到以他资历竟然能够进入军 委核心的四总部,原本他以为自己最高也就是到地方当大军 区司令而已。而这一次在某仙人的积极活动以及导师大人的赏识之下,他算是一步登天了。
    当然,这个一步登天并不是说乌博列维奇拿到了总 参 谋长的位置,这是不可能的,为了维护党内的平衡,以及军队内部各个山头的利益,总 参 谋长乌博列维奇绝对是当不上的。
    红军的第一任总 参 谋长既正常又意外的落在了图哈切夫斯基头上,为什么既正常又意外呢?正常那是因为为了平衡的需要,最重要的总 参 谋长绝对是属于托派的,它就不可能归列宁派;而意外则是图哈切夫斯基这几个月跟托洛茨基的关系是比较紧张的,对小图一肚子火气的老托完全有理由选择一个新的军方代理人。不过最终老托还是将这个位置给了图哈切夫斯基,这确实让人意外,甚至连图哈切夫斯基本人都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图哈切夫斯基当总 参 谋长其实也没啥,以他的水平当这个总 参 谋长是合格的,而且历史上他为了推动红军正规化和机械化的进行是不遗余力的,让他按照历史的道路走李晓峰也挺满意。
    总 参 谋长归图哈切夫斯基了,按照李晓峰之前的想法,准备帮乌博列维奇谋求副总 参 谋长的位置,毕竟历史上图哈切夫斯基虽然为了推动红军正规化和机械化做了不少贡献,但同时也走了不少弯路,能有一个跟李晓峰走得更近的副总 参 谋长帮着拾遗补缺,也省得小图自己去作死。
    不过比较意外的是,副总 参 谋长的位置某仙人并没有搞到,列宁很奇怪的推荐了叶戈罗夫。叶戈罗夫其实也是李晓峰的老熟人,按说他跟某仙人接触得更早,关系也算不错。不过在内战中,老叶帮着斯 大林和布琼尼背了一次黑锅,导致后面受了一些压制。
    不过在同图哈切夫斯基对调之后,在东方方面军老叶也干得不错,和布柳赫尔一起将扫荡了远东,攻城略地立下了不少功勋,可是之后的第二次华沙战役中,老叶只混了一个打酱油的角色,基本上没怎么露脸。
    按理说,副总 参 谋长这个位置,叶戈罗夫的呼声还没有布柳赫尔和布琼尼高。尤其是布柳赫尔,这位在远东旋风一般突击,清风扫落叶一样荡平白军的残余,光复远东的大功臣怎么看都比叶戈罗夫更吸引眼球。
    可是,让人意外的是,列宁偏偏没有选战功更突出的布柳赫尔,而是选择了相对星光黯淡一些的叶戈罗夫,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是深刻的,涉及到很多方面。咱们慢慢的说。首先,叶戈罗夫的履历比布柳赫尔好看,叶戈罗夫是科班出身,受过正规系统的军校教育,而且十月革命胜利的时候,这位已经是上校团长了。
    在当时的草根的布尔什维克们看来,这位真心是“高级”军官了。而且从总 参谋部的职能看,以及从今后红军建设上看,科班出身的人更合适一些。
    这还只是第一点,其次,叶戈罗夫的人际关系网络要比布柳赫尔强很多,之前说过,这位是前社会革命党左 翼,用天朝的话说这位算民 主党派的人。
    布尔什维克虽然是一家独大,但也不能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对于曾经影响巨大的社会革命党还是得给几分面子,免得让外国人歪嘴说他们独 裁独断不是?
    不光是社会革命党的老关系,叶戈罗夫的新关系一样很强大,他跟列宁派的核心人物关系很密切,比如说某仙人,之前在芬兰大家就合作得很愉快。再比如说斯 大林,钢铁在西南方面军同老叶一样是合作愉快,甚至最后老叶还帮钢铁背了黑锅,钢铁还欠他的人情。
    也就是说,由叶戈罗夫担任总 参 谋长,不管是李晓峰以及李晓峰身后的小斯,还是斯 大林都不会反对。可以说列宁派内部除了叶戈罗夫之外,再也没有第二个人既能让小斯满意又能让斯 大林满意。
    由此可见,不管是在哪里,人际关系都是相当的重要。同等条件下,绝对是人际关系更牛的那一位胜出。比如这一次,布柳赫尔比叶戈罗夫差吗?
    撇开文品这种虚头八脑的玩意儿,在各个方面布柳赫尔其实都不比叶戈罗夫差,但就是差在了人际关系这一块,布柳赫尔只能遗憾的出局。
    当然,叶戈罗夫也并不是胜之不武,作为历史上红军大纵深作战研究以及推行机械化建军思想的关键人物,这位的分量真的比布柳赫尔重一些。由他这个志同道合的人跟图哈切夫斯基合作,其实更完美。
    不过,这也就苦了布柳赫尔和李晓峰了,他们的希望落空了。好在东边不亮西边亮,没有了副总 参 谋长的位置,乌博列维奇却变成了总 装备部的老大。从军队建设角度上说,总 装备部并不比总 参谋部差,毕竟这个部门才是主抓军事装备建设的部门,这个部门落在乌博列维奇手里,意味着某仙人在红军装备建设上获得了极大的发言权!
    当然,乌博列维奇的成功就意味着布柳赫尔的失败,原本所有人以为布柳赫尔输给了叶戈罗夫之后,拿下总 装不成问题,谁能想到乌博列维奇又逆袭了一把,将布柳赫尔挤走了。
    可怜的布柳赫尔在后面竟然又输给了布琼尼,让这个老骑兵收获了总 后勤部长的位置,最后一直当军事主管的布柳赫尔不得不遗憾的屈居总 政 治部。
    说到这,眼明的同志可能看出来了,本书中的红军军 委跟历史上有较大的区别,四总部的配置更类似于后世的天朝。尤其是总 政治部,要知道在内战胜利之后,红军一度是取消了政 委制度,而这一次竟然保留了下来,而且还将其确认为同总 参谋部平级的所在,不得不说某仙人带来的蝴蝶效应真的是很大。
    嘿嘿,其实更大的改变还在后面,在总 参谋部下面,分别设置了统管陆海空三军的三个作战部(这一点是有深意的,后面再说明),这三个作战部长直接对总 参 谋长和副总 参 谋长负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三位其实就是三大军种的总司令。
    除了这三个最主要的部门之外,总 参还下属有办公厅、情 报部、通信部、军训部、交通部、军务部、动员部等十几个部门。不客气地说,总 参 谋长其实就是三军总司令。
    当然,这也就是说说,毕竟总 参上面还有两位军 委大佬,平级的还有掌管装备、后勤和政治工作的另外三位总长。真正到了战争爆发的时候,最后的决定权还在政 治局和军 委。
    不过就算如此,图哈切夫斯基对于能担任总 参 谋长还是相当的高兴的,他觉得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而对于给了他这个机会托洛茨基,小图真心是相当的感激,而正因为此,小图和老托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有所改善。
    可是,也必须说,这种改善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红军正规化的进行,一系列的问题将会暴露出来,而那时候图哈切夫斯基和托洛茨基之间的矛盾可能又会爆发!
    这些是后话,暂时不表,回归正题,刚才说了半天乌博列维奇的收获,李晓峰另外一个小伙伴特里安达菲洛夫又有什么收获呢?
    之前就说了,特里安达菲洛夫也混进了四总部,具体的就是总 参谋部,不过他在总 参谋部中的位置没有那么显赫,毕竟他的资历和战功摆在那里,不太可能成为独当一面的老大。
    在总 参谋部下的陆军作战部,特里安达菲洛夫占据了一个位置,喜欢研究机械化作战的他成为了新兵种装甲兵监的一把手。说实话,红军的装甲兵相对于庞大的红军总数来说,显得那么可怜,只有少数的坦克和装甲车,而且这些坦克和装甲车都被分散在步兵部队使用,仅仅是作为步兵的支援力量而存在。其地位比炮兵都要低一个档次。
    为了正确的使用装甲部队,也为了让装甲部队获得独立的兵种资格,李晓峰可是费了相当大的代价,他不止一次的给列宁和政 治局写信打报告,一再的强调装甲部队的重要性,那真是跑断了腿说破了嘴,费了牛大的功夫才说动了导师大人。
    而在此期间受到的最大的阻力就来自于斯 大林,钢铁和他军事上极其重要的两个小伙伴——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那是强烈的反感装甲部队的存在。作为大骑兵主义者,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认为骑兵才是红军的根本,是骑兵帮助红军赢得了内战,而坦克和装甲车那都是华而不实的废物,君不见使用坦克和装甲车的白军被红军威武的骑兵碾成了渣渣吗?
    为了维护骑兵的利益,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以及第一骑兵军的嫡系力量全力打压装甲部队存在的意义,认为红军有了骑兵这一机动快速的突击力量之后,完全不需要重复建设类似的装甲兵,认为这是浪费红军的宝贵资源。
    有那么一段时间,骑兵们的抗议是沸沸扬扬,如果不是支持装甲兵的力量也不差,那真心会被爆翔。为了反击骑兵们的抗议,李晓峰联合了图哈切夫斯基,通过波兰战场上的真实战例让政 治局和军 委看到了装甲兵相对于骑兵的优势。
    当大长老们看到骑兵在敌人坚固防线面前碰的头破血流,而坦克却可以带领步兵比较轻松突破由铁丝网、密如蛛网的战壕和钢筋混凝土工事构成的防线时,他们选择了给装甲兵一个机会。
    不过,这其中也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大长老们认为红军中骑兵一系的力量太强大了,已经有了尾大不掉的趋势,为了平衡军种的势力,必然的要打压骑兵。那怎么打压骑兵呢?那就找一个跟骑兵类似的军种去打对台呗!
    可以说,装甲兵从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就吸引了无数的仇恨,而整个二十年代,装甲兵都要面临骑兵的骚扰和打压,可以说特里安达菲洛夫的日子是相当的不好过。
    看看他都有哪些对手吧,红军的第一任骑兵监是伏罗希洛夫,接任的是铁木辛哥,这都是第一骑兵军的嫡系所在,他们绝对不会给抢生意的装甲兵任何好脸色!
    反正特里安达菲洛夫整个二十年代过得相当的充实,那真心是生命不止斗争不息。当然,好在特里安达菲洛夫还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对手虽然强大,但是他身边的小伙伴也并不差,不管是图哈切夫斯基、乌博列维奇还是叶戈罗夫都在后面坚定的支持他。
    甚至更另外两个苦逼比起来,特里安达菲洛夫算是相当的幸运了。头一个苦逼就是苏霍伊,我们非常熟悉的小胡子。在这一轮分蛋糕中,他也在总 参谋部谋了一个位置,作为海军作战部下属的航空兵监总监,苏霍伊遇到的麻烦一点儿都不比特里安达菲洛夫小。
    是的,只要是涉及到了兵种的利益,那到哪里也会打破头。作为海军航空派的代表人物,跟传统的老海军们他是尿不到一块的。而在传统老海军看来,海军的命根子是大舰巨炮,而不是长翅膀的飞机和防御薄弱的平顶船。为了将有限的军费更多的向大舰巨炮倾斜,必然的他们要打压海航了。
    哪怕是李晓峰亲自出马给海军作战部部长也是他的老朋友艾伯哈特做工作,事情的婉转余地也不大。固执的老头认为某仙人就是离经叛道,是外行指导内行,差一点双方就撕破了脸皮。
    面对这种让人蛋疼的局面,李晓峰也只能使用杀手锏,说服不了老头子,他就去做乌博列维奇的工作,县官不如现管,总 参谋部虽然牛逼,但是如果总 装备不配合,也别想在军费使用,尤其是生产什么样的装备上太多的拉偏架。
    反正在乌博列维奇帮着开后门下,大舰巨炮一律别想走上船台,别说是战列舰了,巡洋舰都建得少(没办法,真心没钱),之前艾伯哈特要求至少继续建造两艘伊兹梅尔级战列巡洋舰,可他的报告在军 委打了一个转转,就被踢了回来。
    不光是踢了回来,他想要的伊兹梅尔级战列巡洋舰一艘都没有,已经下水正在等待舾装的这四艘战巡一律被改建,两艘伊兹梅尔级被改造成了航空母舰,另外两艘则变成了快速支援舰(补给舰)。
    当时老头差一点气的吐血,可是吐血又有什么办法,谁让红军没钱呢?历史上这四艘伊兹梅尔可是一艘都没保住,直接回炉炼钢了。
    而且之前某仙人关于海军建设问题就已经给政 治局打过报告,那时候政 治局对某仙人的建议是不屑一顾,还认为某仙人格局太小。而现在,评价就完全不一样了,哪怕没有全盘同意某仙人的方案,那也是同意了90%。甚至可以这么说,在海军问题上,政 治局更愿意听某仙人的意见。
    不过,总体而言,二十年代的红海军是憋屈的,几乎没有新建几条新舰,更多的是在老舰身上打补丁练手,总体建军思想就是两个字——凑合,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凑活着过吧!
    至于空军,虽然内部没有什么太大的兵种之争,但是日子也不好过。他们所面临的不是内部斗争,而是外部斗争了,在陆军看来给空军独立的兵种资格,让这帮长翅膀的苍蝇跟自己平起平坐实在是气人。作为红军中当仁不让的老大哥,陆军一直都想将空军变成给自己打下手的小弟。用图哈切夫斯基的话说,空军不过是长翅膀的炮兵而已。
    连图哈切夫斯基都是这个态度,可想而知,空军的日子过得有多么艰难,如果不是某仙人一直在帮着空军在政 治局说好话,二十年代的红军空军就会变成一个受气包。
    其实也不光是空军受陆军的气,海军一样也要受陆军的气,如果不是三年内战以及后来的抗击协约国的干涉战争中海军有很显眼的表现,说不定图哈切夫斯基也要把海军当成陆上步兵使唤。
    好在李晓峰之前就预料到了这一点,对于图哈切夫斯基的德行,他有着充分的了解,提前就打了伏笔。还记得总 参谋部下属的三个作战部吗?为什么要按照陆海空三军分配?
    那就是防着陆军以老大哥自居,防止他们过分的干涉海军和空军的建设。如果按照历史上的模式,红军的总 参谋部那真心是陆军一言堂,将其他两家挤兑的相当凄惨。
    而现在,从制度上入手,确实的提高了海军和空军的地位,至少理论上三军是平级的,这就为后来的军队建设避免了不少麻烦。
    总体而言,二十年代的红军军队建设,是曲折中前进,有很多问题,但大的趋势是好的。而这十年是红军恢复的十年,一直进入到三十年代红军才进入高速发展期,而我们新的一卷故事,就将从这个时期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