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26 逆转

      暂且不理会斯 大林的那点儿小小的哀怨,谁让他裤带松来着,推倒了萝莉就得付出代价,这天下就没有只收获不付出的好事。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当冬季的寒风笼罩北半球的时候,李晓峰所期待的转机终于到来了。
    随着罗斯福新政不断深入的推广,美国的金融集团终于是无力抵抗了,至少是无力关照李晓峰,他们得为今后的利益打算,没工夫管东普鲁士老乡的那点儿小事了。
    没有犹太金融集团的阻碍,美苏之间的技术交易终于得以实现。当然,肯定也不是李晓峰想要什么美国人就给什么。实际上美国人在技术领域一点儿也不大方,挑挑拣拣只想给一些不太尖端的技术,甚至就是这儿,还是看在苏联落后的情况下才给的。否则,像当年的中 国,那真心只配做美国的商品倾销市场,工业和技术?洗洗睡吧,你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跛腿国家,凭嘛!
    具体来说,巴布科克威尔考克斯同意出售给苏联更先进的锅炉生产许可证,不过这也是有条件的,首先苏联必须向巴布科科威尔考克斯订购20台大功率锅炉。向通用电气公司订购8台新式蒸汽轮机,以及向威斯汀豪斯公司订购全套电气设备。不光是轮机设备,苏联还需要想伯利恒钢铁公司订购五万吨结构用钢以及三千吨装甲钢板。
    这些采购的轮机和钢材将全部用于33型驱逐舰和35型驱逐舰的建造。这两款军舰的设计也离不开美国的技术支持,花了一笔不菲的顾问和技术支持费用之后,成套的图纸、设备和技术专家开始运往列宁格勒,在1934中下半年,33型驱逐舰将走下绘图板走上船台。
    当然,33型驱逐舰上的美国元素并不是很浓郁,大部分设计工作还是俄国设计师完成的。而35型巡洋舰就完全不一样了,该舰几乎可以说是布鲁克林级轻巡洋舰的苏联版。所不同的是苏联的版本的布鲁克林是一艘重巡洋舰,技术性能跟接近于后来的威奇塔号。
    35型重巡洋舰长190米,最大宽度19米,吃水6.6米,装有八座巴布科克威尔考克斯锅炉,最大功率十万马力,四轴四桨,设计最大航速32节,18节时能航行5000海里。
    该舰装备有三座联装美国mk9型203毫米主炮,8座100毫米高平两用炮,水线装甲最厚处152毫米,水平装甲50毫米,主炮炮盾152毫米,司令塔152毫米。
    35型重巡洋舰从性能上说,副炮比威奇塔和布鲁克林弱一些,装甲防御和速度基本相当。而且副炮之所以选用100炮,根本原因还是美帝的mk12型127没有搞定,而苏联的那个130太大太重,而35型重巡在斯 大林的要求下工期又相当的急,只能先用100炮凑合。
    当然,也必须说明,35型重巡洋舰和威奇塔以及布鲁克林还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首先就体现在舰体尺寸和排水量上,35型重巡更长更宽,标准排水量平均在11800吨左右的水平上,而威奇塔和布鲁克林标准排水量都在万吨左右。
    之所以会有这种区别,原因也很简单,首先毛子更加追求速度,所以长宽比更大一些,而且由于毛子的建造工艺比美国人差,普遍存在超重现象。实际上在原本的图纸上,35型重巡应该是严格遵照条约的要求被限制在一万吨以内的条约重巡。
    可能有同志要问了,毛子又没有加入海军军备条约,凭嘛要遵守这个限制呢?实际上可以不遵守条约限制,只要不打算引进美国技术,完全可以敞开了造。
    可是不引进美国技术,苏联能造出条约型重巡吗?答案显然是不能的,历史上毛子的那个基洛夫级巡洋舰,性能就相当的凑合,欺负条约型轻巡都够呛。
    实际上斯 大林一开始确实有超越条约的限制,弄一款比主流海军强国重巡更强大的巡洋舰,比如像希佩尔级那样吨位更大战斗力却很一般的玩意儿。
    但是获知美国人准备向苏联出售海军技术之后,英国人立刻就发话了,强烈的要求各缔约不准向非缔约国出售超出条约限制的军舰。并且美国人本来就对向苏联出售如此先进的武器表示犹豫,一番折腾之后,在苏联表示严格遵守条约的前提下,这笔买卖才实现。
    不过35型重巡洋舰虽然存在超重、部分技术水土不服的问题,以及还有部分武备还处于研发之中的问题(比如雷达)总体而言是瑕不掩瑜的。比如说斯 大林最喜欢的高速方面,虽然35型重巡洋舰的设计最大航速是32节,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功率达到85000马力时就能实现这一航速,以十万马力的满功率航行时,大部分35型都能达到或者接近34节。而且美国的锅炉设备可靠性和节油性相当优异,对此红海军是相当的满意。
    1933年十二月,在美国逗留了几个月的某仙人依依不舍的辞别了安妮公主和可爱的小女儿,在纽约乘船返回俄国。这几个月的安逸生活让他相当舒畅,能离开苏联内斗不已的官场过一段安逸生活,让他整个人都放松了,像重新充电了一样。
    是的,这几个月苏联的官场不是一般的热闹,因为离列宁退休的日子是越来越近了,各方面的权力争夺也是越来越激烈。其中军 委就是重灾区。
    图哈切夫斯基这几个月过得是相当“愉快”,被他寄予厚望的t-28表现得一塌糊涂,根本就没有表现出任何撕开战壕突破阵地的性能,反而问题重重。多炮塔的可靠性相当的糟糕,配合更是问题重重,而被多炮塔挤占的重量导致t-28装甲薄弱,面对轻型战防炮甚至反坦克枪都显得不堪一击。总而言之,这是一款看上去很美,使用起来很要命的糟糕武器。
    用总装备部的话说:“该种武器完全不适合承担突破任务,建议下马!”
    如果说t-28的打击还算轻的,关于发动机的打击就让图哈切夫斯基无地自容了。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很不成熟的am-34带着一堆问题和超重困扰登上了tb-3,结果自然是不好看,部队对tb-3是恶语连连,甚至阿尔克斯尼斯表示要拒绝继续接收tb-3。
    am-34根本没能在1933年就变得成熟,漏水、可靠性大成问题,大部分飞机都得装上额外的水罐,并让随机机械师用手摇水泵往散热器补水才能凑活着用。
    让图哈切夫斯基寄予厚望的德国人也没能帮上什么忙,实际上从下半年开始,在希特勒的要求下,德国工程师开始大规模的撤离苏联,留下的技术项目和技术问题都得让苏联的土专家自己想法解决。
    t-28和am-34糟糕的可靠性让斯 大林有了攻击图哈切夫斯基的弹药,在这两个方面不断的攻讦图哈切夫斯基。如果按照斯 大林的说法给图哈切夫斯基定罪,妥妥的是叛徒和卖国贼,得拖出去枪毙五分钟。
    尤其是,这就让之前李晓峰强烈的要求引进12ybrs技术显得无比正确了。更突显得图哈切夫斯基是个坏人。在空军的要求,在航空技术专家们的强烈建议下,图哈切夫斯基只能低下头颅,选择认输——他终于同意引进12ybrs发动机了。
    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了,因为北方工业已经提前引进了12ybrs发动机和12ycrs发动机的全套技术,当时维多利亚跟法国人谈判时讲得很清楚,该两种发动机的相关技术法国不得向苏联再次出售。也就是说苏联想要直接引进12ybrs发动机技术都变得不可能了。
    据说得知法国人回复之后,图哈切夫斯基被政 治局叫去大骂了一顿,那真心是灰头土脸。而就在图哈切夫斯基最狼狈,在托洛茨基很没面子的时候,维多利亚却向苏联伸出了橄榄枝——要求合资在苏联境内生产12y系列发动机。
    这个要求政 治局自然会答应,因为维多利亚给出的条件也算优厚,北方工业出技术,只要求占有30%的股份,今后每生产一台12ycrs发动机苏联再出一部分专利费就是了。其他的不需要苏联政府额外出一毛钱了。
    这样的条件在政 治局看来简直就是白给,在他们看来这是大好事,为嘛不干?
    于是乎在1934年初,一条新的12ycrs生产线就在克里莫夫设计局下属的生产单位动土了。不出意外的话,在卫国战争中将有数以万计的vk-100极其后续子孙走下生产线,为击败轴心国立下汗马功劳。
    当然,政 治局也没有想到,在后来他们将要为此付出那么昂贵的专利使用费,这些专利使用费比当初直接引进法国专利要贵了近十倍!为此,在vk-100系列发动机大生产的年代,图哈切夫斯基又被揪了出来当成反面典型批判,弄得这位红色拿破仑是相当的没面子。
    不过那个时候,政 治局觉得这笔交易还是很不错的,对于李晓峰在这笔很合算的交易中起到的作用也是持赞扬态度。认为某仙人在引进法国发动机上居功至伟!
    发动机的问题解决了,但关于飞机的话题并没有结束,要知道某仙人为了12y系列发动机,不得不引进和上马了两款飞行器——dc-1和s-12直升机。其中dc-1经过布柳赫尔的使用是给予了好评,认为可以多买一点儿这种飞机,最好是能引进技术,发展一款更大的发展型号。
    就在李晓峰回国的当口,负责航空工业的奥尔忠尼启则已经前往了美国,他将跟道格拉斯公司进行谈判,准备全套引进dc-1的技术。
    dc-1算是成功了,但是s-12却没那么顺利,首先在合金材料上西科斯基公司就遇到了极大的问题。果不其然,刚刚搞定“杜拉铝”的苏联根本不可能提供比“杜拉铝”更轻的蒙皮材料,甚至连美国也找不到这种蒙皮材料。李晓峰寄予厚望的镁合金蒙皮材料此时还在实验室里,根本就没有走上工业化。
    也就是说,如果采用“杜拉铝”作为蒙皮,s-12肯定会超重(铝合金的重量大概是镁合金的三倍),12ybrs发动机功率本来就不富裕,还达不到s-55(h-18)的800马力水准,如今还要超重,很显然,s-12的战术指标肯定是达不到了。
    “要么修改战术指标,要么给我一款功率更大的发动机,否则,我也没办法!”西科斯基撂挑子了。
    更大功率的发动机不是没有,如果采用12ycrs发动机,960马力的指标基本上能保证原本战术指标。但问题是,李晓峰上马s-12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多出来的那几百台12ybrs的问题,换用12ycrs那这批发动机不是砸手上了?
    可是不换发动机,那就得改战术指标,比如削减三分之一的载重,那么问题也自然就解决了。可s-12存在的意义就是一次性运载一个步兵班投入战斗,削减三分之一的载重,那岂不是要少拉两三个人?难道将一个步兵班拆成两半,分乘两架直升机投入战斗?
    这种搞法李晓峰也没办法接受,一来二去的这个事情就僵住了,直到维多利亚听闻之后,才嘲笑道:“亏你还自认为是聪明人,还是搞政治的,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不好解决的?”
    李晓峰很没好气地反问道:“那你说怎么解决!”
    “很简单哈,之前这批发动机让你觉得为难,那是因为苏联政府不愿意接纳12ybrs,现在这还是问题吗?”
    维多利亚一句话让李晓峰是茅塞顿开,是啊!他怎么就钻牛角尖了,他没办法解决12ybrs的问题,不代表苏联政府解决不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12brs发动机替换tb-3上不太成熟的am-34,不管是发动机功率还是体积,两者相差不大,而且相信被am-34折腾得欲仙欲死的空军很愿意摆脱这款要老命的发动机。
    李晓峰的建议一经提出,就获得了阿尔克斯尼斯的积极响应,说实话,力主发展tb-3的正是他,而对tb-3很失望的也是他,固然tb-3让图哈切夫斯基很没面子,但他这个空军老大就有面子?
    反正阿尔克斯尼斯也算是痛并快乐着,李晓峰一提出换发动机的建议,而且还都是现货,他立刻就拍板答应了。
    不得不说,am-34初期型号还是跟12ybrs有差距,换了之后,tb-3基本维持原本的性能不变,而可靠性是大幅度增强了,至少再也不用机械师用手摇水泵给散热器泵水了。
    甩掉了12ybrs的包袱也就意味着s-12不用降低战术指标,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但是对于整个s-12项目而言,发动机的问题其实不过是一个小问题,更关键的问题来自布柳赫尔。
    对于用于取代炮兵气球的那些s-11直升机,布柳赫尔反馈上来的情况看是毁誉参半,好的方面是s-11性能确实比热气球理想,使用起来很灵活很方便。但与此同时问题也是一大堆,和热气球相比直升机需要专业飞行员,这对于炮兵来说是个问题,其次,维护保养比热气球要复杂得多,需要增加的不仅仅是飞行员,还需要一票地勤配合,这对于炮兵来说几乎就是不可能实现。
    当然,这些问题还没什么,只不过制度问题,完善相应的陆军航空兵体系也就完了。但真正让炮兵们觉得头疼的是,直升机某些方面的性能缺陷让他们吐槽不能。
    震动实在是太大了,几乎跟老式的坦克和拖拉机有得一拼,飞上天之后,交流很成问题,无线电里只能听到咚咚咚的机械震动声,这和安静的热气球比起来简直是天上地下。作为炮兵的观测用具和眼睛,不能清楚的将数据传回来,飞行性能再好又有什么用?
    不光是噪音的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直升机低劣的可靠性,对于远东地区恶劣的环境,s-11很是水土不服,出勤率低得让人无语。而且就是这种低下的出勤率中还出了好几起飞行事故,送掉了将近十条人命。炮兵观测员普遍对直升机存在恐惧心理,强烈的要求回归热气球。
    当然,像布柳赫尔这样的军事家不会如此的短视,在短期试用中他很敏锐的看到了直升机的优良特点,认为这种飞行器还是大有可为的。不过同时他也要求新的直升机必须解决以上的问题,并且尤其是强调必须要增加载重量。因为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过小的机体限制了直升机的实用性。
    布柳赫尔的要求还是很合理很有远见的,李晓峰也乐于接受,所以他一面向布柳赫尔保证新的直升机会解决这些问题,另一面命令eo公司向远东派出更多的直升机、配件以及更好的飞行员和后勤。当然更重要的是命令诺基亚公司尽快拿出一款降噪耳机。
    几个月后,当降噪耳机、地勤人员抵达远东之后,也经过了这一段磨合期之后,s-11的大部分问题都得以解决,除了那个该死的震动问题是真心没办法——活塞式发动机的通病。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炮兵们开始对直升机的印象大加改观,甚至相当一部分炮兵迫不及待的要求更大更好的直升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