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75页

      士兵们围了上来,将这些江湖侠客团团围住,可黑衣客却并不拔剑,只是凌厉的眸子射过去让这些士兵一时不敢轻举妄动。
    “怎么回事,外面怎么那么吵。”
    “禀报将军,帐外有几个黑衣剑客,要见阳平公。”
    “剑客?”
    吕光游历大江南北,对江湖剑客慕名向往,眼里一喜,便冲出帐外。
    “你们是什么人?”
    吕光审视了这些黑衣客半天,也没认出一个熟悉的面孔,眼前的这几个黑衣客身形俊朗不凡,年龄不大,个个肤色白皙,细眉凤眼,不像汉人,也不像是氐人。
    “将军,我们要见阳平公。”
    “阳平公不在这里,你们为何要见他?”
    “是我们的主人要见他。”
    “你们主人,谁?”
    那几个黑衣剑客相互交流了一眼,随即道,“鲜卑慕容永。”
    慕容永?吕光吸了一口气,“他现在在哪里?快带我去见他。”
    “主人说了,只见阳平公一人。”
    吕光急的跺脚,“阳平公因要事离开军营,离开之时授予我全权指挥大军,慕容永既然有心要助我等,何不现身。”
    黑衣客犹豫了半响,“好,请将军随我等前来。”
    吕光交代姚苌守好大营,自己跟随黑衣剑客前去见慕容永。
    黑衣剑客将他带入了一处高山峡谷之中,峡谷之中,寂静清幽,只有一处小径通行,待到了一处破落的茅屋前,吕光才看到在茅屋前站立着两人。
    一人身着黑衣,身姿高大欣长,肤色格外的白,就像冬雪一般,眼神冷峻,就像他的肤色一样,给人一种逼仄的压迫感。
    还有一人身着绯红衣袍,一头飘逸的长发高高束起马尾,腰细三围,身姿欣长,肤白唇红,细眉凤眼,双眸清澈如水,怀中配有一把明晃晃的长剑,英姿俊美。
    “主人。”黑衣客恭敬的对着那黑衣人行礼。
    吕光道,“想必阁下便是鲜卑慕容永?”
    黑衣人道,“你是谁?”
    “大秦太尉之子,破虏将军吕光。”
    黑衣人挥挥手,方才那几个黑衣剑客退了下去。
    “这位是?”
    红衣男子微微一笑,灿若星辰的眸子闪烁着,“连成衣。”
    “你是蜀郡太守连成衣?”
    “正是。”
    “真是想不到,你们还活着,真是太让人意外了,连太守,你们怎会到了此处?又怎么得知朝廷大军驻扎在此?”
    连成衣道,“当日李乌攻陷成都,攻入太守府,我本欲殉职,混乱之中,慕容永将我救出,益州牧的军队调至巴地与晋朝毛虎生、魏兴交战不下数十次,晋朝本来溃败,却不知从何处冒出一股骑兵与益州牧交缠至至今,似乎这股兵力对我大秦的作战方式甚为熟悉,益州牧一时无法脱身,无发回援蜀地,这才导致李乌占领蜀郡至今。”
    “连太守所说的这股不知名的骑兵,益州牧可上报陛下?”
    “这我就无所得知了,自从蜀郡失陷,我与慕容永便流亡在此,招集鲜卑流民,意欲夺回蜀郡,不想陛下这么快就派援兵前来了。”
    “对我大秦的作战方式极为熟悉?这又会是谁呢?”吕光细细琢磨。
    “你们要见阳平公,是为何?”
    连成衣问,“阳平公现在何处?”
    吕光犹豫了一下,道,“他去了梓潼。”
    连成衣点头,“不错,我猜测他一定会去梓潼。”
    “连太守为何这般肯定?”
    “先前平定张育之时,阳平公自身陷入危亡之际都不愿意动用梓潼兵,可见对梓潼兵的重视,阳平公来蜀,一定会去看望梓潼水师。”
    慕容永道,“我可以帮你引出李乌。”
    “我相信你的武功,李乌如今坚守不出,我大军难以前进,蜀郡若是不尽快夺回来,益州牧与晋朝的战争便无法全面取胜,好,连太守,慕容永,我们联手。”
    当夜,慕容永刺入蜀郡太守府,刺杀了防守虚弱的李乌一家,杀了李乌之母和妻子,李乌此人生性多疑,行踪不定,居无定所,身边又有多名守卫看护,慕容永一时无法动手。
    第二日,李乌出城与吕光交战。
    吕光派遣杨定为先锋,杨定长枪一出,不出几个回合便将李乌斩杀与马下,贼首已死,吕光随即命大军攻陷成都城,占领李乌所占有的蜀郡太守府。
    吕光命传令官送信至巴地正在与晋朝作战的益州牧杨安处。
    第二百四十四章 剿匪
    四月二十日,杨安命梁州督导官韦钟攻打魏兴,魏兴被斩杀,其下属吉挹拔剑自杀,被部署拦下,韦钟军赶至,俘获吉挹,杨安命人严刑审讯吉挹,要其交代出此前那股神秘兵力的出处,吉挹不吃不喝,闭紧牙关不说话。
    杨安八百里加急送信前往长安,请求将吉挹送往长安交由廷尉署,对吉挹的进一步审讯,却不料到到了第四日,吉挹便绝食而亡。
    杨安无法得知援助晋朝的神秘兵力来自何处,便留守全部兵力在巴地,以防晋朝的反扑。
    吕光收复蜀地,上书朝廷详细叙说了经过,并特此将蜀郡太守连成衣的事迹汇报。
    苻坚得知吉挹绝食而死之后,长叹一声,“周虓不屈在前,丁穆不仕在后,如今吉挹又闭口而死,为什么晋朝这么多忠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