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05章 肩负重任

      下一站,商水!
    当赵弘润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完全没有料到,仅仅只坐了半天的船,他们都不得不下船,改走陆路。
    原因很简单,乌娜晕船。
    这位自幼生活在草原上的羱族少女,在踏上了朝廷的船只后,面色就有些发白。
    在此之后,随着商队启程前往商水,这位可怜的羱族少女更是在船上吐地稀里哗啦。
    “没事的,我的润,我能忍……呕……”
    “……”
    望着面色苍白的乌娜,赵弘润无奈之下只能紧急令他们这一艘船靠岸,随便找了一个适合下岸的地方,一行人又下了船只。
    没办法,毕竟祥符县距离商水县,最起码也得有四五日的船程,要是不下船的话,恐怕乌娜会晕死过去,甚至因此得一场大病。
    赵弘润可不希望这样。
    虽然走陆路的话行程最起码得翻几番,但赵弘润显然不忍看到他的女人受罪。
    不过既然是走陆路的话,他们一行人的人数就显得太张扬了,因此,赵弘润便叫卫长岑倡带着那百名肃王卫继续乘坐船只,提前一步前往商水县,而他这边,则带着宗卫们以及众女,慢悠悠地前往商水。
    反正这一次,他也没什么着急的事。
    待等赵弘润一行人下了船后,那艘船载着肃王卫们,再次缓缓启程,追赶上前方放慢了速度的船队。
    而赵弘润这边,他将身体虚弱的乌娜抱上了马车。
    望着向来活泼开朗的乌娜眼下面色苍白、嘴唇发青,赵弘润暗暗自责,自责于自己居然没考虑到这一点。
    别看乌娜的骑术相当精湛,自幼骑马早已熟悉了在马背上的颠簸,但事实上,马背上的颠簸与在船上的颠簸有着根本上的区别。
    正所谓『南船北马』,南方人站在船只上,面对波浪汹涌犹如站在平地;而北方人,非但可以做到在马背上吃喝拉撒,日行数百里也是家常便饭。
    可你让他们换一下试试?
    保准一个在船上胃酸倒流、吐得几近濒死,而另外一个,在日行数百里之后的第二日,势必连腰都直不起来,只感觉天晕地转、浑身骨头都痛。
    “润,对不起,早知道,我还是留在大梁好了……”
    由于自己的关系,一行人都不得不改走陆路,躺在马车车厢内歇息的乌娜很是自责。
    而对此,赵弘润倒是无所谓,摸着乌娜冷汗稍退的额头,安抚她道:“没事,反正我这次去商水也没什么重要事,纯粹就是去散散心而已。……要说对不住的话,那也是我得对你说,对不起啊,乌娜,是我没考虑到你从未坐过船。”
    在车厢内,苏姑娘的丫环绿儿见赵弘润如此温柔地对待乌娜,心中不禁有些替自家小姐吃味的意思,反而是苏姑娘显得颇为大度,在一旁用水盆中绞好毛巾,敷在乌娜的额头。
    可能她是有些同情乌娜吧,毕竟乌娜在魏国无亲无故,能仰仗的就只有赵弘润,像极了当初孤苦无依的她,因此,苏姑娘倒也不至于吃乌娜的醋。
    更何况,乌娜一看就是那种直爽、开朗、没啥心眼的人,苏姑娘觉得若是自己连这样的女人的醋都吃的话,她未免也太可悲的。
    不过说实话,乌娜也好、羊舌杏也罢,苏姑娘对她们都没有什么敌意,唯独芈姜。
    她与芈姜似乎是天生八字不合,呆在一起没有发生过一件好事。
    不过说到底,苏姑娘最在意的,恐怕还是赵弘润曾在与她****后却叫着芈姜的名字那件事,这简直就是一根毒刺,扎在她心底。
    片刻过后,晕晕乎乎的乌娜总算是逐渐睡过去了。
    见此,苏姑娘小声询问赵弘润道:“润郎,此番你前往商水,没有赴任的期间么?”
    赵弘润闻言笑笑道:“你听说的,只是朝廷放出来的消息而已。”
    的确,此番赵弘润事实上是被那则谣言给逼出大梁的,因为他不愿意交出手中的权利,不放心将他的心血交给别人打理,因此,他无力反驳那则谣言,只能用暂时远离大梁的方式来摆脱谣言。
    但话说回来,这件事总不能摆上台面上讲,『肃王为避谣言远走商水』,这像话么?
    是故,朝廷礼部给了赵弘润一个方便,请赵弘润担任调解关系的礼官,以沟通安陵、召陵与鄢陵、商水两方国民的关系。
    这是目前礼部最头疼的,毕竟安陵、召陵的居民是魏人,更是两年前楚魏战争期间的受害者,而在鄢陵、商水所居住的,却是投奔魏国的楚人,当然,后者如今也被朝廷接纳为是魏民,但朝廷的意志,终究无法真正地影响到民间。
    这不,尽管那场战争结束至今已有一年多,但安陵、召陵等地憎恨楚人的情绪仍然维持着,而鄢陵人、商水人,亦因为前者的敌视而逐渐开始有所反抗。
    尤其是安陵与鄢陵两地,这两方的县民,有时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引发冲突。
    打个比方,就在前两月,几名鄢陵人在附近的山丘狩猎,希望能打些野味,结果恰巧撞见了一队安陵人。
    本来嘛,鄢陵、安陵附近的山丘比比皆是,各走各的就是了。
    然而,那些安陵人却说,这些山丘都是属于安陵的,叫那些鄢陵人滚蛋。
    而那几名鄢陵人亦不示弱,说这些山丘挨着鄢陵比较近,应该叫做鄢丘,叫那些安陵人滚蛋。
    结果一言不合,双方在山上打起来了,彼此都打得鼻青脸肿。
    这还不算,彼此感觉自己吃了亏的双方,约了个日期要较个高下,彼此都回县里叫人。
    安陵是大县,当初在收纳了那些原鄢陵、临颍、西华等地的魏民后,县内县民人口已有十余万之多,而鄢陵,作为四十余万投奔魏国的楚人所居住的三座城县之一,论人口丝毫不必安陵逊色。
    这两个大县的男丁皆挽着袖子到约定的地点打架,那场面,是何等的壮观,丝毫不亚于赵弘润在三川打仗时的情景。
    好在安陵、鄢陵两地的县令知道分寸,前者派出了县兵,后者因为鄢陵军原调砀山的关系,请来了驻扎在商水的那仅剩的一万商水军,彼此都抓了一大帮人,总算是将这场闹剧给压制下去了。
    但压制归压制,双方的关系依旧敌意满满:只要路上别碰上,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彼此老死不相往来;但倘若是在途中碰上了,哪怕一根鸡毛都有可能引起双方的口舌之争,最后上升到约架结帮互殴的局面。
    而此番赵弘润南下商水,最主要的就是处理安陵与鄢陵两个大县之间的敌对关系。
    没办法,相对于召陵、商水,安陵与鄢陵这两座大县挨着太近了,两县县民无论是上山打猎,还是到河流湖泊打水、洗衣,都有可能碰上。
    而一旦碰上,就意味着很有可能引发又一场闹剧。
    “朝廷当初制定的策略没有成效么?”
    在听了赵弘润的解释后,苏姑娘很是纳闷。
    赵弘润想了想,问道:“你指的是安陵、召陵、鄢陵、商水等地男女的通婚?”
    苏姑娘微微有些脸红,但仍点了点头。
    见此,赵弘润摇了摇头,说道:“虽然礼部一直在倡导这件事,但是……不能说没有成效,只不过没有达到预期的程度。”
    苏姑娘点点头,似理解般说道:“终归双方都是十几万人的大县……”说罢,她转头望向赵弘润,微笑说道:“不过,奴家相信这件事难不倒润郎。”
    赵弘润闻言哈哈一笑,摇头说道:“你太看得起我了,这件事……不好办。我觉得吧,很有可能大梁那则谣言平息了,我还是无法调和双方的关系。毕竟这跟打仗不同,打仗时我所面对的是敌人,我不介意用拳头打到他们服,但这些人,都是我大魏的子民,所以说,不好办啊……”
    又与苏姑娘聊了几句后,赵弘润便托她与羊舌杏还有丫环绿儿一同照看乌娜,自己则下了马车,再次骑乘坐骑。
    倒不是为了欣赏的沿途的风景,他只是想仔细瞅瞅沿途的各个情况,毕竟他绝大多数的时候都呆在大梁,很少有机会视察地方城县,比如路况、水利、农田设施等等。
    当晚,赵弘润一行人在荒郊露宿,随便啃了些干粮。
    毕竟他们是因为乌娜的关系,中途随便找了个地方下船的,因此,至今还未摸清楚究竟身处何方,自然也无从谈起能找到什么县城。
    不过次日上午的时候,赵弘润一行人运气不错,发现一条村落。
    花了些铜钱,赵弘润等人总算是喝了一口热腾腾的汤,不过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当地村民的口中问出了所在的位置。
    他们这才知道,他们此刻位处于『启封』县的东南,再往东南方向走个一两日,那便是圉(yu)县,而往西南走个一两日,则就是安陵。
    找到了方位,这就好办了。
    “公子,直接前往安陵么?”
    在离开那条村落时候,宗卫长沈彧问道。
    赵弘润深思了片刻,摇摇头说道:“去圉县,随后转道阳夏,直至商水。”
    沈彧有些意外地望了一眼赵弘润,抱拳领命。
    他并不知道,赵弘润之所以不愿率先去安陵的原因。
    因为安陵,居住着一支姬姓赵氏王族的分支,不是别人,偏偏就是原宗府宗老,赵弘润他三叔公赵来峪的那一支。
    算算日子,赵来峪应该已经回到安陵,投奔了他的儿孙叔侄。
    纵使是赵弘润,也不敢带着这么点人直接去安陵,毕竟他也知道,他将那位三叔公赵来峪得罪地不轻。
    因此,赵弘润还是决定先到商水,因为那里才是他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