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955页

      速不台知道这帮宋人肯定是得意洋洋,正在大声欢笑着庆祝自己的胜利。
    而自己原本所占据的阵地上,则是一片人马尸首,遍地狼藉!
    二万多人和一半的铁火炮,在开战后不到一个时辰,就被大同守军干脆利落地一斧子给剁了下来!
    现在的速不台已经知道,那个大同守将必定是个残忍狡猾之极的老手!
    再加上敌军火炮犀利,城防坚固,就连步兵都能将手榴弹投到一里远。这一次自己打错了算盘,他想要拿下这座大同城,真是谈何容易!
    此刻的速不台心里又是沮丧又是痛恨,他怎么想怎么觉得,自己征战一生的经验,咋就一点都用不上了呢?
    就凭自己这样的老将,带着千锤百炼的蒙军,居然还在大同城下败得这么脆……接下来的仗可怎么打啊?
    ……
    就在蒙军老将速不台在大同府迎头碰壁,撞了个头破血流之际。
    铁木真三道进攻防线的最西端,带领十万骑兵突进大宋宁夏郡的西路军元帅阔端,这时正在自得意满之际。
    这个阔端是铁木真的孙子,窝阔台的二儿子。今年二十八岁,却已经跟随铁木真征战了十余年。
    他在西征中屡立战功,是个使用骑兵战术的高手。平素用兵行军速度极快,行动有如烈火般酷烈迅猛,因此得到了铁木真的看重,将他任命为西路军元帅。
    这一次阔端进军宁夏郡的时候,他也做好了十足的准备。
    这个年轻元帅心里非常清楚,他这一次作战最大的优势,不是那些火枪火炮,而是他们蒙古骑兵最擅长的速度。
    在宁夏郡这里,如果自己能急速前进。使得对面的宋军在没有完成兵力调集的情况下,自己就攻入宁夏,那他就赢了一多半了。
    阔端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就是因为宁夏郡距离中原地区实在太远了。当对方发觉成吉思汗发动攻击,然后立刻做出派兵防守宁夏郡的动作,也需要很长时间。
    而他则是要用迅猛无比的速度,赶在对方没有布置妥当,甚至是没来得及收到开战消息之前,就对宁夏郡发起奇袭!
    所以阔端在出发之初,干脆就舍弃了铁火炮这样的重装备,同时给麾下的十万人配备了每人六匹马,让他们高速前行。
    他队伍里的三万蒙军除了弓箭,还带着蒙军最精锐的火枪和大量的万人敌。除此之外,剩下的七万色目军团,也都是在花剌子模附近征召来的骑兵。
    花剌子模地处高原,气候寒冷干燥,土地贫瘠。那里的战士坚忍异常,同时也非常适合大宋宁夏郡的气候。
    同时他带来的战马也是精挑细选,以至于阔端率领着这十万人冲到贺兰山西麓时,西夏故地的守军,根本没来得及反应。
    所以阔端已经知道,他舍弃了辎重让部队全速前进的决定,被他赌赢了。因此他获得了一次战略上的绝对先机!
    第3386章:华夏之恨犹未雪、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这之后他只要冲过贺兰山,就进入了宁夏府,到时候下一个还能拦住他的天险关隘,就只剩下秦岭了。
    他的战术设想得到了验证,冒险的军事行动即将收获丰厚的成果,这让阔端心中极其振奋。这位年轻统帅也意气风发的下令部队继续加速,向着贺兰山口突进!
    ……
    那么问题来了,原本那个西夏人口只有一百万左右,可是在地势上却面对着三个当世强国:北面的蒙古、东面的金国、东南的大宋。
    当然这里的大宋,从来没有生出过侵略西夏的主意。说实话这个风一吹满地石头乱滚的破地方,就算是白给大宋,咱要并不要还两说着。
    可是东面的金国皇帝却像是抽了风一样,三天两头的就和西夏人打上一场。之外蒙古人也和西夏结下了血海深仇,一腾出手来就去把西夏打得满头包。
    但是西夏即便在这样资源贫乏、人口稀少、缺乏战略纵深、三面受敌的境地下。人家西夏居然摇摇晃晃就是不倒!这是什么原因呢?
    当你打开地图一看就知道了,整个西夏国的西、南和东三面国境线上。祁连山和贺兰山就像是一个大大的对勾一样,包围了它的国境。
    在它下方的那一横条就是祁连山,山脉纵横,地势复杂,极难逾越。在历史上,当蒙古人把西夏打得只剩下一窄条的时候,西夏人基本上已经从宁夏平原,退到了难以攻打的祁连山脉里。
    而东南的贺兰山,更是一道极难逾越的天然屏障。
    在贺兰山东麓,黄河从山脚下流过,在黄河和贺兰山之间就是土地肥沃的后套平原。唐天玑修筑青铜峡水坝的地方,就是在这里。
    此处也是西夏都城的所在地,之前西夏人口的七成,都在这窄窄的一条平原上生存。
    他们东面是黄河,西面是贺兰山,中间是水草丰茂的粮食产地。而且不管谁打它都要翻山越岭,不远千里而来。这也就难怪西夏能在强敌威逼之下,坚守这么长时间了。
    所以这次蒙军大帅阔端冲进了这个对勾中间,获取了宁夏的大片戈壁,实际上是一点意义都没有。因为他一共也没看见戈壁上有几个西夏牧民。
    对于阔端来说,真正的困难是率军穿过贺兰山,这样他就可以来到人烟密集的后套平原,在那里大肆烧杀抢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