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83章 两个人才

      这几天皇帝和礼部以及宰相在忙活着什么,几乎所有长安城的人都是知道的。
    不管这省试跟他们有没有关系,这都是大唐一年到头有数的大瓜,在这个娱乐活动相对贫乏的时代,能吃饱喝足的百姓纷纷都成了吃瓜群众,就好像是大唐的事儿跟自己也有很大的关系一样。
    谁都知道,新皇帝登基第一年的进士们那是相当重要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嘛,李倓已经拿下了不少人,现在大唐官场上的位置可以说是捉襟见肘,非常需要这么一批人物顶上来,所以真正有才学的可能不会从太低的官职做起,直接给个六七品以上的官职都是非常可能的。
    “黄裳啊,父亲听说张相和刘相二人这几日连同着礼部的许侍郎一直在太极宫中,几乎每一天都是天亮就去,夜晚方回啊,同僚们通过刘相的府中下人隐约得知,这三人应该是去对你们这些省试的试卷进行评审了。”
    其实这个消息对于杜黄裳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用,因为不管怎么说他都已经考完了,只不过他父亲怕他着急,每当有省试的消息都会来告诉他。
    “这倒也没什么意外的,并且孩儿以为是一件好事,不管是张相,刘相还是许侍郎,都是能臣,他们选择的文章,就一定不会是那些花里胡哨的文章,这对大唐来说,是幸事啊!”
    杜黄裳不冷不热的说了这么一句,让杜绾不知道儿子到底是怎么想的,心说你小子不就是擅长那些花里胡哨的辞藻吗?现在怎么又这么说了?
    “既然你有如此自信,我就不说什么了!”
    杜绾走了之后,杜黄裳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自信的微笑,这个消息对于他来说也不算是完全没用,因为他得知了李倓重用刘晏之后,回想起了不少刘晏之前写过的文章,他的确是觉得自己的才学可能比不上刘晏,不过相比于当年的刘晏,杜黄裳感觉自己一定会多出一丝厚重之感的。
    一般人家的考生感受不到,但是自己的父亲在长安城混迹了这么多年,杜黄裳当然是知道的,那就是不管你的才学有多高的,没有这一丝厚重感,吏部就不会给你特别重要的官职。
    要是自己的文章真的能入了李倓的法眼,夺取了今年省试的前三甲之列,他相信李倓能给他一个主政的机会,哪怕主政的事一个县城,杜黄裳不想按照自己父亲想象那样在长安城里做一个闲职,之后等着几年后的晋升,那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没有意思了。
    又站在自己的房间里放空了一会之后吗,杜黄裳缓缓走出了府门,向着住着的都是平民,自己很少去的城南各坊的方向走去。
    一个时辰之后,杜黄裳出现在了一个客栈中,之后自己缓缓上了楼,叩响了角落中的一个房门。
    开门的正是洪源。
    “这位兄台,你我不过两面之缘,虽都是今年省试的考生,但地位相差悬殊,不知你此次前来……”
    洪源说着话把杜黄裳让进了自己的房间,虽然不认识,但是能来参加省试的,肯定多时文化人,人家既然来了,显然就没有给人家扔在门外的道理不是?
    “洪兄真的是好记性,我乃是杜黄裳,当日在坊间的街道上听了兄台的一席话,感触颇多,再加上在省试的时候看到兄台思如泉涌,几乎是所有考生中第一个完成文章的,并且气定神闲,似乎留有余力,这才忍不住前来拜访!”
    杜黄裳不是一个虚伪的人,他倒是承认自己是个功利之人,想要当官,想要名垂千古,而且他觉得这本来也没啥丢人的,要不然谁还念书啊,谁还来参加这十分困难的省试啊?
    而洪源是他在一起的考生中注意到的一个十分优秀的人,所以他想要于洪源结交一下,一方面是自己跟洪源还算是有点缘分,另外一方面他认为以洪源的优秀,是一定会在这一次的省试上获得一席之地的,以后跟他一定就是同僚,先好关系处好了,以后在官场上多少都是个照应不是?
    “杜兄也是如此,若是这次省试的考题真的难住了你,恐怕你就不会有时间一边参加省试一边观察在下了!”
    杜黄裳之后,以洪源的智商,当时也一定在观察着考场上的局势,在这一点上,他们俩又是半斤八两。
    “再过几日,怕是就要放榜了,不知道洪兄的心中有没有什么中意的官职?”
    杜黄裳这么随口一问,那意思就好像是他们俩做官已经成了定局了一样,他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
    “官职?说实话,我中进士的概率并不是很大。”
    洪源坐在屋中,就好像是说出了另外的一件小事一般。
    “不大?莫非你的文章写的并不好?”
    “我的文章至少我认为还是不错的,但是不管是礼部的许侍郎还是陛下,恐怕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杜黄裳一听这话,再结合着当天自己跟洪源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洪源说出的那番话,好像是抓住了什么,他看着洪源轻飘飘的表情,心说这家伙应该是一个非常之艮的人。
    “洪兄恐怕还并不了解陛下吧,你怕是只知道带兵打仗的陛下是什么样的,却不知道在朝堂上的陛下是什么样的,既然你我二人有缘,我就跟你说一说咱们大唐这位百年难得一见的明君吧!”
    杜黄裳这一开口,直接就说到了天黑,洪源从刚开始的面无表情到后来的震惊,再到最后的惊喜,让杜黄裳终于算是在这个自己的同龄人身上找到了些许的自信,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圣贤书上能教给他们的东西的确是不少,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还得是亲身经历才是最重要的。
    “要是按照你的说法,我这篇针砭时弊的文章,陛下看了之后不会动怒?”
    “按照我的了解,陛下是不会跟我们这些考生动怒的,能让他动怒的,大概只有回纥人和吐蕃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