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穿去古代做美妆 第5节

      聂小力仰着圆溜溜的脑袋:“二姐,什么是慷慨?”
    聂青禾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他光溜溜的脑袋,入夏天热,很多人都给小男孩子剃光头,省事还方便清洗,顺便给他解释一下。
    聂小力眯了眯大眼睛,自己也塞了一颗,“我对自己也慷慨!”
    路上聂青禾问他今天做了什么,有没有人欺负他,那个谢先生是怎么回事。
    对聂小力来说,那个谢先生就是故事加糖,别的自然也说不出什么。
    堂姐和几个小学徒正在绣花,妹妹聂红花也在。
    看着聂红花居然能老老实实坐在那里绣花,聂青禾都有些惊讶。因为在原主的记忆里,这个妹妹着实有些好吃懒做的,让她学做饭,她说拿不动水瓢,让她学织布,她说那样整天坐着腰疼。
    后来聂母说反正不管学啥,总得学一样,不学没饭吃!
    她给孩子们说这女人厨艺可以没那么好,顶多就是被公婆男人嫌弃做饭难吃,但是必须得有一样拿得出手的活计,不管织布还是绣花、做衣服,只要有一样拿得出手,在这繁华的天子脚下就能赚钱,女人能赚钱那公婆和男人就得高看一眼。
    她还给闺女们讲,看那些整天在家里带孩子做饭不能赚现钱的婆娘,就算累死,男人还要对她呼来喝去让她伺候呢。
    再看看这城里能做工赚钱的女人,就算男人脾气爆要打她,别人都愿意给撑腰,东家还指望她帮忙赚钱呢。
    也不知道怎么的聂红花就听进去了,说要学针线活、学刺绣。
    堂姐还要忙,也没有时间多说话,关心一下聂青禾的身体便让她把弟弟妹妹带回家。
    回家路上,聂红花算着姐姐有零花钱,便缠着她买四文钱一纸包的糖渍酸梅吃。
    四文钱一包不便宜,都能买两个大馒头了呢,聂青禾还是买了。
    在她看来聂红花嘴馋没什么大毛病,小孩子哪有不馋的?她小时候也馋,但是知道妈妈辛苦就从来不要,只是等长大有钱那些曾经嘴馋的东西,已经失去了记忆里甜美的味道。
    一路上聂红花一边吃糖酸梅,一边嘴上抹了蜜地奉承聂青禾,惹得小力直发笑。
    带着弟弟妹妹路上慢一些,等聂青禾他们到家,日头也西斜。不过夏日天长,落日余晖到黑天,还有不少功夫呢。
    他们进家门的时候,聂母正领着几个妇女在做针线活儿。看孩子们回来,聂母就说收工,几个妇女都收拾了自家针线笸箩,端着和聂青禾等人打招呼,纷纷告辞离去。
    聂青青让红花领着弟弟打扫一下院子,等会儿在外面吃饭,她则去洗菜做饭。
    聂母还想让她歇着,聂青禾则让她检查一下那些绣活,免得有人做错了影响交货。
    聂青禾选择做饭,一是屋里闷热她想让聂母歇歇,二是聂母做饭真的不怎么好吃。
    做饭这事儿真的讲究天赋,一样的食材和调料一样的方法,有些人做出来就格外好吃,自然也有格外难吃的。
    她的厨艺那是没的说,前世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只要妈妈不在家就是她做饭,自小就练了一手好厨艺。上大学的时候,她靠着宿舍小电器都能做出好吃实惠的生日蛋糕,还能包饺子包包子!那一阵她的厨艺真的风靡校园,就靠宿舍点餐,她都赚了一桶金呢。
    聂青禾在灶间扫视了一眼,就决定做个蔬菜面疙瘩汤了,有汤有面吃着管饱,有菜还营养好。
    这时候老百姓都不富裕,秉持着农忙吃干农闲喝稀的饮食习俗。虽然聂家靠着手艺赚现钱买粮,农闲时节也不必天天喝稀,但是因为老家有一大群拖累的,银钱有限过日子必须精打细算才行。
    她估摸着家里的人数和饭量,舀了一些粗面粉又掺和了一些苞米面,一边倒水一边搅拌成面疙瘩。
    聂青禾也不用别人帮忙烧火,自己麻利地生火烧热锅。
    灶台后面有一小瓦罐菜油,她用木勺舀了一点倒进去,把葱花炝出香味儿,然后添水烧开下面疙瘩。等面疙瘩在汤里载沉载浮的时候,八成熟,再撒上碾压得不够细碎的盐巴,搅拌一下就把切段的青菜倒进去翻搅几下。
    外头正往院子里泼水的红花和小力异口同声喊道:“哇,好香!好久没这么香了!”
    聂青禾已经把面疙瘩汤一碗碗盛出来,摆在灶台上,等放凉再端出去,家里人回来开饭刚好入口不烫。
    聂红花等不及,闻着那么香丢下麻绳冲进屋里就问哪碗是自己的,然后端起最多的一碗就开始喝。
    聂青禾立刻喊“小心——”不等她喊烫呢,那边聂红花一把将大碗放下,跳着脚用手扇着风,“好烫好烫!”
    聂青禾:“你就等不了这几分钟?”
    聂红花:“什么几分钟?”
    聂青禾:“快喝口凉汤,烫破皮了没?”
    聂红花舔了舔自己的口腔四壁,张着嘴巴指了指,“上面……破了。”
    聂青禾:“破了就长记性,以后别这么冒失。”
    聂母:“你说也白说,她打小吃饭就急赤白脸的,生怕吃慢了吃不着。”
    聂红花:“那我干活麻利不?我绣花快不?”
    那边聂小力反而不紧不慢,一边撅着小嘴呼呼地吹,一边伸着小嘴稀溜溜地小口喝,“啊,真香!太好喝了!”然后再吹再吸溜一口,“娘,二姐做饭比你好吃!”
    聂母嗔道:“你不听听你二姐放多少油,我听着滋啦滋啦的我就心疼肉疼,这得我做三顿饭的吧?”
    聂青禾笑道:“娘,我原本还想磕个鸡蛋进去呢,就怕你心疼肉疼,所以没舍得。”
    每次他们说想吃点啥好吃的,聂母就会捂着心口,“剜娘的心头肉,你们吃不吃?”
    说笑着她们把饭桌抬到门外放在天井里,又摆好长凳碗筷,这时候堂姐和聂父一前一后也回来了。
    这时候讲究男女有别,就算是叔父和侄女也不会一起走路的,聂父都是让堂姐走前面,他在后面两丈远的地方不紧不慢地走,既能看顾侄女也不至于太近不方便。
    聂父年轻时候也是个挺拔俊朗的小伙子,经过岁月这些年的摧残,在作坊里日夜劳作,如今已经微微驼背,一双大手粗糙得很,上面布满伤口和老茧,不过依然是个英俊的中年大叔。
    看到聂父回来,聂青禾脑子里条件反射般蹦出一个极品老婆子,白面皮尖下颌儿,高颧骨薄嘴唇儿,耷拉眼皮秃脑门儿,个子不高,矮矮的很敦实,却动作非常利索,上蹿下跳鬼哭狼嚎别提多能闹。
    那就是她奶,聂老婆子。
    他们家爹娘赚钱不少,日子却过得紧巴巴的,那百分之八十是聂老婆子的“功劳”!
    其实以当下社会的标准来说,聂父绝对是个好男人好父亲,从来不和妻子吵嘴红脸,有空就帮忙带孩子做家务,对孩子也宽容慈爱,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求必应。
    可聂青禾觉得还不够,他过于孝顺,也不能说愚孝,反而更像被作怕了,被亲娘拿捏得死死的,跟如来佛祖掌心的孙悟空一样翻不得身。
    哪怕隔着两百多里路,聂老婆子打个喷嚏,聂父都得感冒。
    聂青禾脑子里的小算盘立刻辟里啪啦响起来,盘算着怎么给爹反洗脑,把她从聂老婆子的五指山里给拽出来。
    一家人落座吃饭,说几句家常话。
    聂父是个憨厚木讷的性子,在外面不怎么爱说话,都是闷头干活,也就在自家的饭桌上能敞开白活几句。
    聂母和他聊几句家里或者邻居们的家常事,也问问他作坊里的事儿。
    聂青禾看气氛正好,就提议,“爹,你不喝两盅?”
    男人们干活累,就喜欢喝两盅小酒解解乏,聂父也不例外。自然不舍得买好酒,而是乡下地主用苞谷和高粱自酿的,便宜,劲儿大。
    他憨厚地笑笑,“闺女病好了,那爹就喝点高兴高兴。”
    三盅酒过后,聂青禾看聂父恣儿歪歪的,便道:“爹,娘,今天绣衣楼的那个谢先生,夸小力是读书的好苗子,咱们要不送他去先生家开蒙?”
    聂父打了个酒嗝,神情有点呆,“啊,读书?你奶说咱家就你四叔会读书,他将来光宗耀祖,带我们全族过上好日子。”
    他又伸手去摸小酒壶。
    聂青禾瞥了他一眼,把酒壶拿过来让他摸了个空。
    第6章 围攻--男人需要调教
    聂父看着闺女板起来的小脸,居然有点严厉,他不由得心虚了一下,呵呵笑着,“今晚上疙瘩汤真香,你厨艺见长。”他朝聂母笑。
    聂母不冷不热地顶了他一下,“这是你大闺女做的。”
    聂父端起大碗来,这时候已经凉热适中,他吸溜了一大口,“嗯,真香!青禾这手艺比你娘做得好吃。”
    聂母:“你也不尝尝里面是加了油的。现在咱们不种地,吃一根菜,烧一根柴都是要钱的,这油更得花钱买。看看街坊邻居们,老家又是给送米又是送鸡鸭送油呢。”
    聂父就憨憨地笑,“咱家不是情况特殊嘛。就大哥在家种地,爹娘年纪大了,小弟还读书……”他示意聂母给点面子,大侄女还在呢,说多了怪难听的。
    聂母便不说了。
    堂姐觉察气氛不对,就眼观鼻鼻观心,默默吃自己的饭。
    聂小力全然沉浸在聂青禾做的疙瘩汤里,疙瘩滑溜溜的一咬却有嚼劲,汤则浓郁喷香,让他喝得满头是汗却又欲罢不能。
    聂红花则一边吃一边瞅瞅这个瞅瞅那个,寻找插话的时机。
    聂父感觉妻子今天有点脾气,大闺女也不一样了。以前她清远哥哥不离口,今晚上一直没听她提呢?之前妻子一直和他说闺女生病是因为宋清远,他还不信,难道宋清远真欺负闺女了?那可不行!
    聂小力喝完喷香的疙瘩汤,咂摸咂摸小嘴巴,掏出手帕擦了擦,中气十足地道:“爹,我就要读书!先生说的诗,我听两遍就记住了,我就是个背书的好苗子,保管能考个秀才回来!”
    聂父自觉怼不了婆娘和大闺女,难道还不敢怼这小子?他立刻拿出爹的架子,斥道:“你个小豆丁念什么书?咱家你四叔读书就够了。”
    他还没享受到大家长的威严呢就被聂青禾怼了,“爹,你这话好没意思,怎么你小弟读书就行,我小弟读书就不行?我觉得小力聪明,应该去读书。”
    聂父气势立刻弱下去,“你奶说了,咱们家就你四叔聪明是读书的料,其他人都不够灵光。”
    聂青禾有些无语地看着自家爹,这是被聂老婆子pua得彻底啊。
    要说聂老婆子的“丰功伟绩”,那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聂老婆子一共生了四儿三女,夭折了一个女儿,现存四子二女。
    四儿子最小却最受宠,因为聂老婆子生他的时候做了个梦,梦见蟒袍玉带的男人送了个孩子给她,说让她好好养,将来大富大贵呢。聂老婆子便得了仙旨一样把老四从小当个宝贝疙瘩养着。
    四儿子五岁的时候,她抱着回娘家,村里一个老童生非拉着他说这孩子面相贵不可言,是文曲星下凡读书的好料子。
    聂老婆子觉得老童生慧眼识人,和自己的梦不谋而合,便多多的给钱请他给儿子启蒙。
    其实老四读书并没有多好,启蒙的几篇文章、几十个字,翻来覆去地记不住。可聂老婆子认定自己小儿子是个文曲星下凡,一定会给她带来荣耀,让她变成老夫人。为了堵住其他儿子的嘴,让他们没有怨言供应弟弟,她还特意带着小儿子去算命,回来说小儿子将来必定大富大贵,光宗耀祖。
    这一读就将近二十年!
    当初为了供应老四读书,家里一百多亩田地卖掉大半。
    为了不败光家业老两口想了个很聪明的办法——分家。田地全交给大房种,大儿子负责在家照顾爹娘和读书的弟弟,二儿子和三儿子负责出去赚钱给爹娘和弟弟花。
    那时聂二壮才17岁,分了一床薄被五个粗面大饼,还有他自己的两身补丁衣裳加几双草鞋,等于净身出户。他毫无怨言,背着铺盖卷就去县城打工。得亏他脑子还算灵光,在老四读书的时候跟着学了一些常用字。进城他不犯怵,敢张嘴和人家说话打听消息。起初他去运河边做纤夫,后来去码头当扛包工,再后来去帮人赶大车。因为他憨厚老实,又能干肯吃苦,一年后被河间府刘工匠看上收作徒弟,一教就是五年,最后还把女儿许配给他。
    聂老婆子对聂二壮的小家庭没有半点贡献,既没出聘礼,也没张罗婚礼,刘氏生孩子她也没给伺候月子带孩子。可她却在聂二壮出师自立匠户赚钱以后,狮子大开口要求把钱都交给她分配,她则连小家庭糊口的钱都不给。
    她整天拿儿子给刘家当了五年学徒不给工钱说事,觉得怎么也得把这个钱还回来。
    可这时候学徒不给工钱,那是业内规矩,师父管吃管住,手把手地教,就和亲儿子一样。别人家学徒,还得拿着钱去求师父,天天给师父洗脚捶背的,一样是没工钱的。聂二壮在师父家过的那五年,可比从小在亲爹娘手里过得舒坦,不但不打骂,师父师娘还嘘寒问暖,给做衣裳,后来还把闺女许配给他。
    最后还是刘氏回去找了自己老爹,老爹又请了聂家屯的三老们一起说合,才让聂老婆子松了口,让小家庭先保证口粮,多余的钱再分给她。
    起初那些年月,聂二壮为了给四弟凑读书钱,真是没日没夜地干活儿赚点银钱,勒紧裤腰带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而刘氏那时候年轻脸皮薄,坐月子也一直绣花,结果把眼睛熬坏了。
    可聂老婆子还是整天怀疑儿子有了媳妇忘了娘,小两口背着她藏钱,在城里吃香的喝辣的。
    为了监视老二一家子,在青禾五六岁的时候,聂老婆子就把大孙女聂云朵送到老二家,美其名曰跟青禾做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