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76页

      村子里的人靠山吃山,常老偶然发现山里有一种特殊的药材,对治疗外伤有奇效。他心底善良又有经商头脑,于是就带着村民进山采药,寻求种植药材的方法,却不得要领。
    汪先生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村子里的,得到了常老的热情款待。两人相谈甚欢,常老便把这事说了。
    正当汪先生准备去药园看看时,发现一条大蛟从水中窜出。与此同时,同村有人结伴上山采药至今未归。
    汪先生看那蛟相不善,定是害人命的恶蛟,当下酒醒了八分,转身冲进屋里拿了吃饭的家伙。
    信里没说他是怎么制服那只蛟的,只是说他跟村民抓住了那只蛟,正准备打死的时候被常老拦下了。
    常老心地善良,不忍打死这么大一只蛟,便跟汪先生商量别的法子。
    不能杀,就只能困。汪先生想费些人力跟钱,制出九根定龙钉,打出一条锁龙链,把蛟锁在村后的小水沟里,并在桥下悬挂镇龙剑以防万一。
    可常老太善良了,不忍心把蛟锁上,便跟汪先生商议,仅钉上定龙针,把蛟放进自家院里的深井里,由自己家人看守。
    汪先生劝说不过只能答应,两人对外宣称蛟龙已除,立下约定不谈蛟龙之事。汪先生因为害怕蛟龙挣脱回来复仇,在村子里一住就是四十多年。
    蛟入了井,种在常老家院子里的药材活了,常老这才知道,这蛟才是关键。
    他对村子里的村民多了一份愧疚,便更加乐善好施,以此作为补偿。
    遇上抗战,那药千金难求,常老得了一大笔钱之后,带着整个村子的人富裕起来。他盖了这栋苏式园林,却没人知道园林下面还有一条活着的蛟。
    好景不长,常老莫名病逝,他的儿子小常也在接手宅子后没两年也生了病。
    家中的药材枯萎,再也没能救活。
    汪先生这才意识到,他钉在蛟身上的定龙钉,可能已经松了。
    蛟龙入水,没有锁龙链根本控制不了它,当初的心善成为了祸端,汪先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旧友的家宅落败,后人重病难医。他也想过下井制蛟,可他年事过大,根本无力与蛟作战。
    于是他开始算转机,那双眼睛,就是因为看了太多的天机才瞎的。
    朗晴跟凌风是他算出来的机遇。他让村民报警,引来警察,发现来的几个警察身上都有护身的法器,他跟年轻的小警察说他编的镇龙剑的故事,引出藏在他们身后的大师。
    汪先生用最后的命算出朗晴跟凌风到来的日子,留下了这纸遗书。
    “看见没,心善的人都没好下场,你看看我们家,再看看这家你就知道了”。凌风扯着朗晴的手,把她往外面扯。“这事我管不了,我是学抓鬼的,不是学打蛟的,我还年轻,还不想喂蛟。”
    可朗晴的脚上跟生了钉似得,站在原地动都没动。
    “我们走了,这村子里剩下的村民怎么办。那恶蛟被困了接近五十年,出来以后肯定要报复。”朗晴不是圣母,她只是想从那条蛟上得到恢复实力的办法。“是你告诉我的,这里有我要的东西”
    凌风一时语塞,她又不能说自己是诓朗晴的,她根本不知道朗晴应该怎么才能恢复实力。自己这趟出来是当饵的,是出来送死的,可那个鬼一直都没出现。
    总不能一不小心命丧蛟口吧!凌风觉得这种死法不在她的承受范围内。
    第109章
    朗晴站在正午的阳光之下, 她身上的人气跟她手中招魂幡的鬼煞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种气息以她的身体为中线, 化成楚汉河界, 一边温暖如阳, 另一边阴冷如冰。
    朗晴手里套着塑料袋的招魂幡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 吸引了周围居民的目光。凌风还在扯着她,一副不想在此地久留的样子。
    “别傻了, 那么大一条蛟我们是打不过的!那个算命先生要是有办法,他还会在这个村子里呆五十年?!”凌风算是明白了,这个算命先生死了也在算计别人,自己也是倒霉催的,没事怂恿朗晴过来抓蛟。
    抓鬼她在行,就算丢了道行,一般的鬼也不是小白的对手。养谛听千日用谛听一时,可这传克鬼邪的东西斗不了妖啊!
    总不能让小白跟那蛟肉搏吧!就它那小身板,都不够蛟塞牙缝的!
    “凌家是道家符箓一门的继承人”, 朗晴偏头看她, 漆黑的眸子里满是坚定, “这世道不光有鬼, 还有妖,道家一定有伏妖的手段。凌风,如果道家后人遇见这种大妖,应该怎么做?”
    怎么做?疏散人群, 以奇门遁甲为基础布下阵法, 确保蛟蛇不会跑出去危害群众, 然后用家畜祭井引出那条蛟,持利刃跟它搏斗。
    打蛇打七寸,蛟也是如此,只要引得它暴露薄弱之处,再大的蛟也能打死。
    “你确定这蛟还在这口井里?”朗晴走到井边伸头,平静的井水倒映出她的模样。
    凌风眨着眼睛,没明白朗晴是什么意思,便试探性地回了她一句说:“要不你问村民买只鸡,杀了丢进去试试?”
    一个小时之后,凌风才意识到自己错了。她长这么大,跟在她爷爷身后杀过鬼除过妖,却没见过如此清新脱俗的除妖方法。
    看着不远处正在商谈抓妖事宜的两男一女,凌风表示自己从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