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七零全家穿越日常[年代] 第129节

      尤其是杨老和许老两位,他们一位已经七十多了,一位也快要七十了,加起来都是要一百五十岁的老人了,还在这边像年轻人一样熬着,一刻都不肯松懈下来。
    今天是除夕,他们给底下的一些研究员放了假,可是自己却一直坚守在实验室里,怎么劝说都不愿意回去,甚至还有要在这边过新年的意思。
    李山他越是在实验室研究下去,便越是动容。杨老和许老他们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无论是地位还有什么的都不缺了,可是说是根本不需要再去拼了。所以这么一来,他们还这么拼是为了什么呢?
    他们想的也很简单,就是单单地想要实验能早一天完成,就是想着能有一天国家能靠着科技不再被国外那些所谓的发达国家小瞧,能早一点扬眉吐气。
    一项研究不成那就两项,两项不成那就三项,他们的研究成果越多,国家的科技发展就越快,国家才能有底气不被那些外国人小瞧,他们国家才不必什么都受制于人,才不再需要一直花着大价钱去进口那些国外人早已淘汰了的技术设备,面对着国外对他们的技术制裁却而无能为力。
    所以杨老和许老他们绝对不是为自己的在拼,他们只是有着最朴素的愿望,只是想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快点让国家强大起来。
    而像杨老和许老这样的人,他们实验室有许多,现在实验室一直灯火通明忙忙碌碌,他们的身影一直在其中。
    李山他被这样的氛围熏陶着,自然也是做不出舍下杨老和许老他们在实验室埋头做研究,而自己却提前回去和家人团聚的事情。他这会儿也正在继续白天未完的工作,继续记录着一堆的数据,厚厚的册子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字迹。
    “十一点了!行了,今天已经够晚了,还有一个小时就要到年夜了,大家赶紧回去,跟家里人吃个年夜饭吧,该守岁的守岁,该团聚的团聚,快点回去了。我和杨教授也要回去了,大家快点把手头的工作尽快收尾,都快点回去。”
    许老把手头上的事情忙完,一看表才发现已经十一点了,他也知道,要是自己和张老一直留在这,这些人肯定是也要留下继续做研究的,平时就算了,但今天是除夕,他自然不能由着这些人了,这是阖家团聚的日子,哪能一直留在这边通宵呢?所以便做出表率,跟大家伙说他和杨老也要回去了。
    杨老他这个时候也放下手头的事情,揉了揉眼睛笑着道“行了,咱们今年已经算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了,也该休息一下了。明天到了就是新的一年了,大家快点回去吧,跟家人庆祝团聚一下。
    对了,我做主,明天上午我们这边放假,大家可以在家里陪一陪家人了,等到了下午再到实验室这边来。不在这边的人我等等让警卫员明天去通知,大家现在快点收拾好东西回去休息去吧。今年的最后一天,咱们就不熬个通宵了,放松放松。”
    大家这个时候嘴上答应地好好的,纷纷说知道了,只是心里却都有着自己的想法,他们明天早上肯定还是会忍不住的过来实验室这边的,研究哪能停下?不把这个项目全部都给研究出来,他们就算是过年在家休息,也是休息地不安心!
    而第二天早上,果然,一群答应在家休息一上午的人全都悄摸摸的又出现在了实验室里,包括杨老和许老。
    得了,谁也别说谁了,反正全都偷偷来了!,请牢记:,
    第113章 八零年
    一九八零年,阿浓十二岁了,于此同时,这年也是她和安安两个人中考的时候了。
    他们两个上学早,五岁就上小学一年级了,所以现在他们十二岁,就已经上到初三了,要是他们再早两年也就是七八年上完初中,那么他们只需要上两年初中就行了,可是到了七八年也就是他们上初中那一年,政策变了,初中改成三年制的了,所以阿浓和安安现在便正好上了初三。
    老大他上初中的时候倒是早的多,所以只需要上两年,原本老大是打算上完初中就不上的,他实在是不大愿意上学,更何况他早就在阿浓那里知道了以后会改革开放,之后做生意办厂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学历,所以这也导致他对学习更不上心了。
    可是他初中上完的时候才十三岁,那个时候才七六年,也没改革开放,他能干什么?再加上他们家那个时候住的也算是科研大院,里面断没有才像他这么大的年纪就不上学了的。
    所以他想了想,又继续上了,初二下学期更是请了科研大院里退休在家的老教授给他全力辅导,他成绩这才能上高中。高中既然他都上了,那也就不差最后一步了,所以他在七九年正好高中毕业然后参加了高考。
    他的成绩考上一所大学还是有些悬的,不过考上中专院校没有问题,他最后也就考上了一所制药的专科学校,只不过学的是制西药,这也算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他只有了解这些西药才能对症下药,取长补短,毕竟这些西药既然能在国内盛行也自然是有它们的理由的。
    他今年正好成年,而从他去年考上中专之后就开始筹办建厂了,今年正好他成年,一切筹办准备工作也终于办好了。
    而这个年代也比他那个时候各种手段都要先进得多了,制药这些工作通过生产线便可以很迅速地完成,比传统人力的方式更有效率。
    因为改革开放,在首都这边办厂做生意的人不要太多,地皮的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短短两三年之间便上升了好几倍。不过还好他们家七八年的时候除了买了几间四合院,还找准时机买了几块地皮,现在他正好可以用来办厂了,地皮是不缺了。
    除此之外,因为他爸现在在国家科学院那边的地位,就跟之前他们在省城研究院时的地位一样,是给那边供着的,甚至是还要派人二十四小时保护,只是出于保密原则,他们就是家人也不知道他爸具体在研究什么,但是这不重要,他只知道他爸很厉害就够了。
    所以他通过他爸那边的关系引进几条生产线还是很轻松的,各种办厂的证件因为上面有人帮忙打招呼,办的也非常顺利,没有人卡他的。
    不过生产线还需要一个月才能到,他这段时间还需要等着,生产线到了才能正式开办。不过除了生产线之外的一切工作,他通过这一年时间也都早就筹办完成了,所以他也不忙,今天特地过来送阿浓和安安两个人参加中考。
    而林谷兰她现在开办了一座可以容纳将近一百人的服装厂,因为她厂里引入了生产线和机械化生产程序,所以这一百人足够将这么一座规模不小的服装厂给运作起来了。
    当初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林谷兰她因为早就在闺女那里知道了历史的发展走向,所以自然也就很果断地舍弃了时下人们眼中的铁饭碗,也就是百货大楼售货员的这份工作。
    因为她当时在百货大楼也工作了好几年了,攒下了不少人脉。因为同事私底下跟她说了消息,她才知道首都一家棉布厂里有一批瑕疵的白布卖不出去,然后她便第一时间去买下了这批白布。
    因为机器出了问题,这批白布都有瑕疵,上面有其他染料染上的色,在棉布厂看来就是砸手里了,林谷兰一露出想买的意思,那边的很快以一个极低的价格卖个了林谷兰。
    这一批白布实在不少,林谷兰她买了之后,通过以前百货大楼那边的关系,很快就去找了一家印染厂帮忙,将这批白布重新印染了图案,还特意选了深色的,所以之前上面的瑕疵几乎是全部可以忽略不计了。
    因为家里的十万块大部分已经用来买了四合院和地皮了,剩下的钱自然不算多,所以林谷兰通过这一批白布,成功令剩下的钱进行了钱生钱的操作,半点没有白放着浪费掉。
    而在之后,她开了一家服装作坊,之所以叫作坊也是因为规模非常小,只有七个人。这也与目前国家的政策有关。这个时候有个“七上八下”的说法,意思是雇工在七个人及七个人以下是可以的,但是到了八个人就不行了,这就不是个体经济而是资本主义是剥削了,这是要当资本家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林谷兰她只能将人数控制在七个人,然后进行服装生产。至于这服装样式,她都是采用她闺女的想法,由闺女描述出来,然后让裁缝画出图样进行生产,因为款式新颖,她们这边服装作坊的生意十分不错。
    所以在去年末也是七九年末,林谷兰便不再满足这样的规模了,她打算扩建,打算办厂了。只是这个流行集体办厂,各地集体办厂非常红火,这也是早就有的事情,就像他们之前老家那边生产队的砖窑,现在也改叫李家村砖厂了。
    集体办厂非常容易,但个人却是不能办厂的,还是上面的话,个人办厂雇佣人数过多,这就是走资本主义的路子了。可是林谷兰也不甘心一直只是个小作坊,所以她便想了个法子,与首都的一家国营服装厂进行联营,许出了一点好处之后,然后把她的服装厂挂靠在国营服装厂下面。
    而她新建的厂里的员工,一部分是那边国营服装厂退休了的老员工,他们有技术有经验,只是大多因为年龄还有要给自家孩子让位置才从服装厂退了下来,毕竟这个年代大多数工人的工作都是从父母那边承袭下来的,父母下去了孩子顶上去,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再加上恢复高考知青返城,招工的名额就越发少了,如果父母不退下来,家里的孩子到哪去找工作去?
    所以林谷兰在知道这群人的信息之后,就跟那边服装厂的厂长商量将这些老工人返聘回来,工资还是按照他们以前的工资算,不再重头计算工龄了。
    这对那些老工人来说可是天大的好消息,他们现在也还没有到干不动的年龄,身体还健壮呢,要不是为了家里孩子,哪个愿意就那么退下来?可是不退下来怎么行?难道看着家里孩子没有工作,以后没有出路吗?他们早一点退下来,还能让家里孩子早一点开始攒工龄呢。
    而现在原先的厂子里跟他们说,他们还能回去继续干,工资还是以前的不变,只是需要换一个地方工作。换一个地方他们根本就不在意,原来的厂子的厂长总归不会害他们的,而且他们一群老家伙,有什么好骗的?他们难道还能给人骗钱吗?
    所以他们很是高兴的去新厂子工作去了,半点没有耽搁。而他们也知道自己这是好不容易才能回来继续工作的,所以工作的分外卖力,生怕厂里因为他们老了将他们辞退不要他们再来了。这样一份好工作要是没了可就是真的没了,毕竟除了这里还有哪里愿意花那么高的工资聘用他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家伙呢?
    而厂子里只有这些老工人也是不够的,他们虽然有技术有经验,但是却不能一直干下去,毕竟都老了,厂子里也是需要一些新鲜血液的。
    不过这个林谷兰也没用操心,这些老工人他们知道了厂里的要求之后,转头就给厂里推荐了自己看好的年轻人过来。这个时候可是还有不少没能顶替父母进厂的年轻人没有活干的,而且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知青他们也一样找不到工作呢,所以这年轻的工人可不是随便就能招来吗?
    就这样,林谷兰的厂子进入了正轨,她厂子因为挂靠的国营服装厂的缘故,并不算是个人私营办厂,所以就算后面规模到了一百多人,也还是没有引来太大的问题的。这些也只需要她割让一些利益给国营服装厂而已,算是双赢。
    她这两年从开作坊到办厂听起来倒是很简单的,作坊开够了就办厂,轻飘飘的两步走。可是这中间也是经历过不小困难的,办厂哪有那么容易?
    就比如把她的服装厂挂靠在国营服装厂上联营,这中间是走了许多的关系的,还靠着她男人帮了一点小忙的,不然平常人哪里行?要是行的话,首都里的私人办厂早就如雨后春笋一样起来了。
    现在是六月,阿浓和安安两个作为初三的学生,还有两天就要中考了。
    这对李家人来说实在是算得上重大事情了,所以除了参加保密项目不能回来的李山,林谷兰和李元青这两个大忙人,都特意调整了行程,这两天特意待在家陪阿浓和安安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