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19页

      他三两拨千斤说得轻松,好像浑然不介意周行知想法似的。但他终究跟徐迟不一样,徐迟在这世上孤零零一个无牵无挂,不曾拥有过谈何失去。他却拥有过也失去过,知道失去是什么痛苦的滋味,周行知是他目前仅剩的亲人,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当周行知说他有病时,徐迟看到他眼中藏也藏不住的伤心与失落。
    此时他在他面前故作轻松的姿态那么刻意,徐迟只觉得刺眼。
    “徐迟,我爱你。”周岐仰头,虔诚地说,“哪怕周行知拿枪崩了我,我也爱你。”
    徐迟没理会他的疯言疯语,重重地按了一下已经没再流血的伤口。
    伤口重新裂开,渗出血。
    周岐一声痛呼,抓住徐迟手腕,探出舌尖卷了血,不满地皱眉:“哇,下手这么狠。唉,其实你要是想谋杀亲夫,根本不用自己动手,嘴皮子上下一碰,我能自个儿找到一个你满意的姿势慷慨就义……”
    话没说完,徐迟俯身,堵住了他那张吐不出人话的狗嘴。
    周岐意外地瞪大了眼睛。
    徐上将很少主动,于此道经验有限,这些日子虽然周岐与他很亲密,但亲密之余也保持着距离。比如,周岐会试探性地亲吻他的脸颊或额头,抚摸他的耳垂和头发,但很少涉险逾矩。
    徐迟知道,周岐这是在给他时间,给孤狼以适应亲密关系的时间,并让这头狼慢慢咂摸体会爱与欲望的滋味。在这方面,周岐是个耐心好得出奇的老师,而徐迟是个资质愚钝的学生。
    好在并非无可救药。当他放下一切设防专心拥抱时,当他于克制的身体接触中认真聆听心跳时,那些别人口中烟花般绚烂迸溅方生方死的情绪一点点回到他的身体里。
    他胸口好像有一棵颓败枯萎的树,现在这棵树慢慢焕发生机。
    周岐有点紧绷,肢体僵硬。
    ……
    抽了两根烟,周岐草草收拾了犯罪现场,勉强把揉皱的西装抻直了,盖在徐迟身上,把人掩得严严实实,抱出门放上车。
    耕耘一夜,亢奋的精神没有半点歇止的意思,他一路踩着油门高歌猛进,七拐八绕驶入城区老家,砰一脚踹开大门,把挟持的人质安放进浴缸。细致地清理完这具从此以后就专属于他的身体,他吹着口哨,把人擦干,用被子卷起来放在床上,再紧紧搂进怀中,霸道束缚住。
    整个过程中,徐迟凭借超强的意志力挣扎着醒来三次:一次是想自己洗澡,被周岐强行按住。一次是想自己穿衣,又被周岐整个儿抱住。最后一次是热醒的,但不管他怎么用力都推不开身上压着的重物。
    这导致徐迟第二天醒来,发现自己被抱着裸睡了一宿,大汗淋漓,精疲力尽,脸色顿时就有点不好看。
    但不好看归不好看,扭头一对上周岐熬得通红却温柔得出水的眼睛,那点不悦顿时烟消云散。
    “你一夜没睡?”一出声,嗓子哑得不成样子。
    “我有点激动,睡不着。”周岐搂着他蹭了蹭,“怕一闭眼,你就跑了。”
    他这个担忧不是毫无缘由的。
    徐迟垂下眼睫,看样子是在回忆昨晚那些破事,越回忆,脸色越不对。
    当再次抬起眼帘时,他看周岐的眼神宛如在看一个变态。
    周岐也觉得昨晚有点过分,连忙清咳一声,打断他的回想,殷勤地握住他手:“我做了早饭,米粥煎蛋豆浆三明治,应有尽有,你要吃吗?”
    徐迟凉凉地瞥了他一眼,抽了手背过身,重新窝回了被子。
    徐迟这一气整整气了两天三夜,他以自己为圆心,画了个直径一米的圆,姓周的变态但凡越过友好交往边境,就会遭遇一顿不讲情面的毒打。
    周岐腆着脸,左哄右哄,招数使尽,终于骗得美人网开一面,可以正常凑近了说点悄悄话。
    但周岐此人极好蹬鼻子上脸,好没两个时辰,又开始嘴欠撩闲,跟只开屏的花孔雀似的,止不住地动手动脚,薅来腻去。
    一腻就容易擦火,当他上蹿下跳兴奋地撕扯起徐迟新买的衬衫时,徐迟决定给予重拳——一个完美的过肩摔,铿锵有力。
    遭遇了致命滑铁卢,周岐捂着腰龇牙咧嘴地爬起来,终于偃旗息鼓,消停了,转而采取怀柔政策。
    就像一对寻常情侣,他带徐迟四处乱转,带他看他行将就寝面临倒闭的学校,带他看当初他以一降十战绩斐然的小巷,带他看电影吃爆米花喝掺了酒精的饮料,徐迟表现得很有兴致,盯着条巷子里的老狗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周岐说这条狗已经十五岁高龄了还不死。
    徐迟说这条狗憨憨的有点像你。
    周岐沉了脸。
    徐迟吸着奶茶里的珍珠,笑得弯了腰。
    人真是很奇怪的物种,很受环境的影响,一旦远离了压抑的阴郁的环境,再消沉的人也能重新振作起来,拾起天然的笑容。
    这是周岐当时连夜把徐迟带离总部的原因之一,他想看看,如果有幸平凡,他们会如何相处。另一方面,他存了点避战冷却的心思。
    他想,眼不见心不烦,过两日,周行知可能就自己想清楚了。
    周行知想没想清楚,周岐不知道,但曹崇业是想清楚了。
    在家你追我赶地厮混了五天,昔年战无不胜的神话——徐上将还活着的消息如插上了翅膀,朝夕间传遍大江南北,个中情由经过几重加工与发酵,形成了不可小觑的舆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