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三节 关于秋裤的传说
酒上来了,顺风耳哈哈一笑:“谢酒。”
“这第一宝,当是秦军的万里行,传闻那鞋子不怕水,而且很暖和,走路再多脚也不起泡。然后另一宝是秦军的千里带,听闻是一根三根宽的麻布带子,这带子普通,但绑在腿上却很有技巧,绑的好,可让士兵日行百里而腿不酸。”
“你可见过?”
顺风耳摇了摇头:“见过秦军背上几十斤的重物奔跑训练时腿上绑有,但无法靠近。就在宜阳北大河边,若是天色好,可以一处山头远远看到。”
“那其余的还有什么?”
“秦军木牛流马,这个不算神秘吧,见过的人不算少,许多秦商就有。”
“有,有。”
木牛流马就是独轮车,这东西确实许多人都见过。
“第四样,听闻叫行军粮。这东西曾经有秦商高价买过一些,这么说吧。若是一个人背着五十斤可以一口气跑上十里就累了,那么吃过行军粮的可以跑到十三里才会累。这东西不好买,秦商那边也不会轻易再转卖出来。”
这个东西让许多细作眼睛都亮了。
能让士兵增加三成体力,这应该不是普通的军粮,有何神奇之处呢?
这东西其实不神秘。
就依此时来说,早在八百年前就有了,就是饴糖。
商代贵族甜味的重要来源之一,另外的就是蜂蜜。
而白晖则命人不断改进,用饴糖、盐,以及高淀粉的原料,再加上一些坚果类混合,对于急行军的士兵来说,这个是补充体力的神物。
放在后世的现代,随便一根能量棒都可以秒杀这种食品。
但放在战国,这东西的神秘让无数人神往,可秦军绝对不会把配方告诉外人,只卖成品,绝对不会卖技术。
顺风耳喝了一口此时在洛邑珍贵无比的葡萄酒后,继续说道:“最后一样,就是秋裤。这东西太厉害了,听闻是大河君所部,大河卫家眷一等织坊所产,用的是最高水平的锻织术,七层衣料合而为一,寒风之中双腿保持温暖。”
“这秋裤,竟然如此神奇?”
“当然,本人花了高价买了一条,先不说这秋裤有多暖和,不用穿袍行军之中速度比穿袍的快了三分。再配上万里行的鞋子、千里行的带子,韩军闪击赵国辽邑,有什么特别的吗?赵军一天赶多少路,韩军是两倍的速度。”
市井之中象顺风耳这种范雎特意安排的人之外,还有无数的谣言在乱飞。
赵王很郁闷,面前正摆着魏王的秘信。
魏王秘信只有一句话:“韩王在催本王发兵,魏、赵当何去何从。”
如何回答?
赵王把信递给了田不礼:“相国,韩国突然攻打我赵国辽邑,必有诡计。”
“我王英明,眼下魏王两难,不正好证明这是韩国的诡计吗?不如让臣去见一见魏王,再图对策。”
“相国想的周全。”
田不礼又说道:“报我王,战报估计也送到胜公子与廉颇两位将军处,想必很快会信使前来请示王上,是攻,还是守?”
“攻,守!”赵王猛的一睁眼,重重一拍桌子:“攻,区区韩军,就凭得到秦国支持又如何,纵然秦军出动我赵军也有一战之力。传诏令,原计划不变,你告诉魏王,让他依计行事,若不同意,那么赵魏结盟就此罢休。”
田不礼又问道:“王上,是否安排王上回邯郸?”
“相国,如何看?”
“王上,回与不回都有好与坏,回邯郸定会被天下嘲笑,认为我赵国仅丢一城就让王上心绪不宁,莫不是我赵国无人可用,没有将可以守住得家业。但若不回,臣以为韩国必还有其他诡计,留在洛邑指挥不便,必会影响我赵国大业。”
田不礼说完后等着赵王作决断。
赵王冷冷一笑:“寡人不回,你去见魏王吧。”
“臣,这就去见魏王。”
田不礼施礼后退下。
田不礼往魏王那里去的路上,马车的车轴出了一点点小故障,田不礼改步行往魏王处而去,马车留在原处。
几个城卫军帮着把马车抬到路边的时候,藏匿在马车的情报已经转到其中一名城卫军怀中。
在田不礼还没有到魏王处之时,情报已经摆在范雎面前。
范雎仔细读完情报后,飞快的写下一张纸条,命可靠的人送往白晖处。
文萝在旁问道:“这田不礼不会搞鬼吧!”
范雎闭着眼睛思考了好一会摇了摇头:“不会,因为连田不礼都不知道魏王与赵王的秘约,什么借道攻打新郑,武安君推测的才是真的,赵军的目标是野王。”
文萝问:“要我派出一队斥候,在野王附近打探吗?”
“也好。我去见天子,拿到天子诏之后,咱们开始准备主上的封君大典。”
“分头行事。”
再说田不礼见到魏王,魏王是真正的一脸苦相,他万万没想到韩军竟然先动了,而且直接打下了辽邑,这让他有点坐立不安。
依盟约,这个时候魏王就应该出兵攻打赵国。
可魏王能如何?
不出兵,相信用不了几天韩王就开始怀疑自己,若是出兵的话,真打还是假打呢?
魏王很纠结,突然间他发现,他可以两头占便宜。
但取舍似乎变的很难。
田不礼入内后,魏王正准备见他,突然有内侍来报:“王上,薛公求见,并请魏王推后一刻钟见赵相,一刻钟足够。”
“好,告诉赵相,寡人更衣后就见他。”
只是一刻钟,连借口都不需要。
魏王先召见了田文。
田文上前:“王上,臣请王上与韩真正结盟,有秦国相助,韩这次败不了。若是韩国不败,那么魏、赵便不可能胜。请王上三思。”
“与韩结盟,有何好处。”
魏王问的没有错,与韩国结盟没有实际的好处,眼下魏国的军事布局要攻赵就需要大调整。
田文反问:“与赵结盟,有何好处?”
魏王回答:“分了韩国。赵得大河以北,魏得大河以南,而且赵国还多让了一个卫国给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