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三十四章:欢度新年

      进入十二月份以来,西面来的胡商还在继续从事着国际贸易,但是国内的这些商人们,大部分离开了长安回了故乡。
    随着殷清风的回归,殷元、裴氏对殷清栿、殷玉娘、殷幼娘的束缚也渐渐少了,所以郧国公府内的欢笑越来越多。
    在见识了殷清风的不平凡后,裴氏在他面前再也没有端起长辈的架子了。
    “风儿,自你那日说要开成衣铺,这些日子管家已经购进不少的丝绢、皮革等回来,人手虽然也招募了一些,但是我总感觉还是不够的。这两百余人到现在才做了不到两千件,恐怕这成衣铺年前是开不了了。”
    殷清风皱了皱眉头,他忘记将升平坊那边的流水线作业引到成衣制作上了。
    “嫡母,这些骑士装在哪里制作的?”
    “招募来的这些人,每个人领五件的衣料等回家去做,做好后交回来再领下一批衣料。不过你放心,都和这些妇人签订契约也有人做中人担保着呢,不怕她们将这骑士装的样式泄露出去的。”
    “升平坊那里还有一些闲置的房屋,那些招募来的妇人,可以每天去那里制作。除了每日管她们一顿午饭外,如果有谁愿意,也可以在那里住下,不收她们的房租钱。
    光和她们签保密契约是不够的,还要把她们集中在一起,再将这些工序分解开来就不怕她们泄露了。
    这工序的分解是这样的:做袖子的只做袖子、做领子的只做领子、裁制面料的只负责裁制等等,也就是说,每人只做一件事情,到了最后一道工序的人,就负责将那些领子、袖子、衣片等缝合在一起就行了”
    裴氏听殷清风将现代制衣厂里的流水线详细的讲了一遍之后,眼睛越来越亮,她说道:“如此以来,那岂不是从来没做过女红的妇人、小娘子都可以做这成衣了?”
    “以后府里还有产业的话,也可以这样进行的。”
    裴氏有些讨好的说道:“我知道风儿多智才以此事相问的,现在真是庆幸我这一问,转眼间风儿你就能给出这么好的建议。”然后她又对着其他的孩子说道:“你们都要向风儿学习,遇事多想一想。”
    十二月二十九日,府里所有的旧扫把都要放火堆里烧掉,寓意来年“仓禀充实”。穿过的旧鞋子不能乱扔,要在院子里找个地方埋下,寓意家里会有升官发财的子孙后代。
    最原始的“鞭炮”要等二十年后才能出现,现在只有“爆竹”或称“爆竿”。就是将竹竿放火烧,爆裂的声响可以驱散鬼神。
    除夕晚上,全家老少要在一起吃喝玩乐不睡觉,这就是一直流传至今的“守岁”风俗。唐朝人喜欢大家族聚居,如果有辈分高的老人在,那么不但老人的直系儿孙,可能连已经成家的弟弟、侄儿、出嫁的妹妹、外甥都聚在一起团圆守岁。
    武德七年的除夕夜,除了殷元、裴氏、闻氏、殷清栿、玉娘、幼娘、和殷清风、小丫头之外,殷清风的姑姑殷温娇带着她的两个儿子也来了。
    之前殷清风做出的扑克、跳棋等在今晚额外受欢迎。
    按照这时的习俗,子时一到,要辞旧迎新了。晚辈要给长辈行礼,奴仆要给主人叩头,大家要说拜年吉祥话。男性以双膝跪倒叩头为主,叩头时间、次数、身体姿态取决于行礼双方的身份地位。女性正式礼节叫“肃拜”,初唐时“肃拜”是先双膝跪地,然后在胸前抱拳拱手或者合什,身体和头部也跟着微向前低伏一下,动作幅度不大。
    由于殷清风的原因,今年府里的节日过得很热闹。不但采购了大量的过年用品外,在滋味楼培训回来的厨子们,也终于让外宅的奴婢们吃上了炒菜。而且这些奴婢们在拜年的时候,都得了不小的红包。
    殷元看到这热闹的景象,似乎很是激动。但一贯内向的他并没有言语什么。
    大年初一早晨,唐朝人喜欢在院里竖起一根很长很长的竹木竿,底部埋扎在土里,竿顶飘悬着纸或者布做的长条型旗子,在寒风中抖动,这叫幡子”。后来这种风俗传到日本,演变成了“鲤鱼飘”。而这种习俗最少在公元两千年初中国北方的农村还可以见到。
    元日要喝过年专用饮品:一种叫“屠苏酒”,另一种叫“椒柏酒”。“屠苏”是一种中药剂,由大黄、白术、桔梗、蜀椒、桂辛、乌头、菝葜等七种药材混合制成。据说这两种酒喝了都能驱邪解毒延年益寿。唐朝人喝这两种酒,有一种十分有趣的习惯,就是要从全家最小的孩子开始先喝。原因据说是“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饮酒”。
    喝酒时席上端一个“五辛盘”:盘子里一片青青绿绿的生辣气冲天,分别放着五种蔬菜,乃是大蒜、小蒜、韭菜、蒜薹、胡荽。吃“五辛盘”是为发散五脏郁气,预防时疫不闹病。
    对于这辛辣的蔬菜,殷清风是面不改色。可这屠苏酒和椒柏酒殷清风是真怕了。其他人更不用说了,都紧眉挤眼儿的“享受”这些寓意美好的吃食。
    唐朝人过年也爱吃甜食:比较著名的有“胶牙饧”。“饧”大致就是今天所说的“麦芽糖”,古人用大麦、小麦或者糯米制出来的甜品,比较粘软,甜度不如蜂蜜,也不如现在常用的蔗糖。但是在唐朝,甘蔗制糖法刚从印度传入不久,蔗糖(此时也叫“石蜜”)还很不普及,只有巴蜀一带有人种植和炼化,一般百姓见不到。所以,麦芽糖已经算是贵重的美味食品了。
    殷元在初一这天早上,穿着整齐的朝服出去了。
    唐朝官员在春节第一天要穿着正式朝服给皇上拜年。先是由宰相带着进皇宫正殿,拜贺皇帝,读晦涩拗口的贺年骈文,然后内臣替皇帝作答,宰相们再退出来,接受外地府官藩属的贺文朝表,选一道高官的贺表继续宣读。
    殷清风虽然身上有个开国县男的爵位,但是他还没行及冠礼不算成年,所以饶幸躲过这一遭。
    唐朝人特喜交际、爱热闹,正月初一,长安城里家家户户都设着酒宴,邻居们相互拜年,走到谁家吃到谁家,这还有个专门的名目,叫“传座”,所以这一天每顿饭千万别吃太饱。
    元月初一这一天,无论谁家的府邸基本都是大门四开,以便迎接那些熟悉的或陌生的拜访的人,所以这一天往来的,都不算是正式的拜年。
    真正的拜年是从正月初二开始算,至于后世的那个初三回娘家的习俗,初唐还没出现。
    所以,在这一天,在殷元和裴氏的带领下,府里的第二代加上小丫头,去拜访了殷峤的亲家公:唐俭;正月初三则是去了裴氏出身的闻喜裴的族长家裴世矩的宅里拜年。
    等走完这两家亲戚之后,初四这一天,郧国公府才招待了来拜访的杜伏威一家子。
    从地位来算的话,吴国公是要比郧国公要高上不少的。
    这古代的封号是有讲究的:以国公这级别来说,要看这封号的‘国’的大小来决定其地位的。历史上的古郧国整个封地只能算是弹丸之地,但是吴国呢?不知比郧国大上多少倍了。
    殷峤虽然是最早的一批从龙之臣,或许是因为他一直跟随在李世民帐下,所以李渊才给他这么低的一个封国称号,也或许是因为殷峤后代不争气,不值得李渊再多花心思去拉拢。
    按理说,已经七个月身孕的单云英是不应该出门的,可谁叫他们总是惦记殷清风的恩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