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定京师(1)
是夜,有大星陨于东,在位近七年的天启皇帝终于走完了他的人生路,举国大恸。紫禁城的钟声响起,消息传出,京师百姓停止了对女真人撤围的庆祝,不少人自发地身穿白衣,哀悼这一位英年早逝的皇帝。
天启皇帝就其性格来说,其实并不适合做一名皇帝,就其本身来说,也不算是一位优秀的皇帝。优柔寡断、天马行空的性格决定了他缺乏作为一名优秀皇帝所该具备的魄力与明察是非的洞察力,也缺乏脚踏实地的耐心,过于宽厚的性格,也造成了大臣对他这位皇帝缺乏敬畏,这对普天下的百姓并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天启皇帝用做对了一件事,对了一个人,却让他足以迈入历史上英明皇帝之列,让他垂名千古。与他类似的皇帝,从古至今,只怕只有公子小白(齐桓公),和蜀汉阿斗(蜀汉怀帝刘禅)了。
而天启皇帝比他们两都幸运,因为他驾崩在董宣武之前,不会像齐桓公在管仲死后落个饿死的结局,也不像刘禅成为一个只是作为衬托诸葛孔明盖世奇才的存在。
朱由校是大明皇帝,董宣武为大明所做的一切,离不开天启皇帝的支持,所以,董宣武的功劳,也是天启皇帝的功绩。公道自在人心,京城中的百姓,当然也不会薄待这一位给顺天府带来明显变化,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好处的皇帝。是他,翻开了大明中兴的关键一页。
天启皇帝驾崩后,众大臣,上尊谥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庙号熹宗,葬于德陵。
熹者,炙也。炙者,抗火炙肉也,此熹之本義。引申为光明、天亮之意。此庙号也算正合天启皇帝所做所为,不褒不贬。
天启皇帝驾崩,新皇即将登基,朝中有一堆事务要处理,而皇太极率领叛军并未退远,而是率军退守山海关关城,时刻威胁这京师的安。
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素又“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明洪武十四年筑城建关设卫,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关。
山海关关城周长约八里,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墙高十四米,厚七米,有四座主要城门,东为“镇东门”,西为“迎恩门”,南为“望洋门”,北称“威远门”。山海关关城中设有十分周的防御建筑,包括“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瓮城。嘉靖年间,明军曾以此关城为依托成功抵御住了蒙古进扰。
可是,这种情况下,无论是魏党还是东林党,在面对政敌即将爆发猛烈进攻,致己方于死地的情况下,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遮住眼睛,捂住耳朵,将脑袋塞入沙土里的鸵鸟政策,对近在咫尺的危险选择无视,小心提防着政敌的攻击。
但是,不管是魏党还是东林党,心里还是明白的,一旦朝中闹腾起来,得益的肯定是叛军,皇太极一定会趁机卷土重来,再次攻打京师。
所以,魏党、东林党的目光一起投向了董宣武,在天启皇帝驾崩后的第三天,便要求董宣武尽快出率军出击,彻底将皇太极赶出关外,收复山海关,稳定住长城防线。
魏党、东林党这样做的另一个目地,也是要把董宣武支开,以免他干涉两者之间的生死决斗。
“不,现在出击的时机还不成熟!新君还未登基,朝廷还未稳定下来,董某作为内阁大学士,此时怎么能够离开京师?”董宣武断然地否定了魏党、东林党诸大臣的要求。
现在的董宣武身份比之以前又有所区别。
以前,董宣武只是一方大员,朝中事务,他只能通过大明复兴会来干预。但大明复兴会毕竟刚组建不久,人数虽然众多,但在朝中的根基远没有经营了多年的魏党、东林党那么深厚,很多事情,在魏党、东林党的刻意阻拦和阻碍下,也是力不从心。
可是现在不同,第一,他作为内阁大学士,而且是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大学士,可以直接插手朝廷大小事务。并且他不同意的内阁决议只能发回重议,可谓是大权在握。是大明真正的核心首脑人物。也就是说如果内阁强行要他率兵出击,只要他不同意,内阁也无可奈何。
他的命运,已经不再被他人所掌握和左右了。
这是天启皇帝留给他的最大的资本和权力。
第二,他与即将登基的信王,关系匪浅,信王可以说是在他一点点调教下才走到今天。信王对他十分敬仰,也十分信任。
为了防止在这特别时期内发生针对信王的刺杀事件,信王甚至要求董宣武从军中抽出一批精锐战士,和影卫一起保护他的安。因为东厂和锦衣卫都是魏忠贤的人,
宫中禁卫也被魏忠贤控制,一旦魏忠贤对信王发难,那后果不堪想象。
由此也可见信王对董宣武的信任和对魏忠贤的不信任。
这几天,信王每天都会召见董宣武,商量朝中大事。对董宣武的宠信可谓是无以复加,有信王的宠信,董宣武的地位可谓是稳如泰山,任何人想要反对董宣武的决定,都要先在心底掂量掂量。
第三,董宣武也知道魏党、东林党都在积极筹备,磨刀霍霍,准备在支开董宣武后,火并一场,一举彻底干掉对方。这种争斗将不再局限于朝堂上,而是涉及到两党各自掌握的几支军队。
上次东林党被魏忠贤打了个措手不及,险些吃了个大亏,让他们明白,手中无实力,光靠嘴巴上打嘴仗,关键时刻是不管用的。所以,他们积极拉拢京偹手握实权的将领。
这意味着,魏党、东林党双方不动手则已,一动起手来,必定是方位的一场血与火的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