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1页

      因为未来还有很长很长。
    许星榆初三这一年,父亲与继母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
    他们拿着与齐梅离婚分到的财产,带着年幼的继弟,远赴临海的z市创业,把许星榆一个人留在了这里。
    初三、高一,他一直在学校住宿。他们搬空了家里所有的东西,不允许他回家。
    生活虽然苦了些,但至少一切都有盼头。不用再听见他们的争吵,也不用再面对那个陌生又冷冰冰的环境。
    他在全市最好的高中上学,那所高中与夏眠的学校仅仅只隔了一条街。
    “原来你一直在我对面呀?”夏眠好奇极了,“那你怎么收到了我的信呢?”
    许星榆笑而不答。
    事实上,那并非一段很光彩的事。
    升入高二之后,创业失败的父亲回到h市,再一次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们无法支付市区高昂的生活成本,要把唯一的累赘——许星榆,送到省北的寄宿学校。
    因为他优异的成绩,这所学校承诺免他两年的学费与住宿费,并且给予生活补贴。
    十六岁的许星榆,没有左右人生的权利。
    他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
    离开这座城市的前一天,许星榆没有上课。
    他租了一套校服,来到了夏眠的学校。
    他在这里待了整整一天。
    站在文学社有关“心愿漂流”活动的宣传海报前,他听见两个男生在聊天。
    ——“你参加了这个活动吗?”
    ——“嘿嘿嘿,我不仅参加了,还收到了明信片哦。你猜猜是谁寄给我的?”
    ——“高一三班的夏眠,我偷偷注意她很久了,长得特别娇小可爱,真想认识一下。”
    金钱、武力……许星榆动用了自己所拥有的全部东西,得到了这张明信片。
    命运不眷顾他,他就把命运偷过来。
    他毕竟不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害怕自己露出马脚,因此对个人身份一再隐瞒,连落款都没有用本名。
    他一直藏得小心翼翼。
    直到高二升高三的那个暑假。
    不上学的时候,他暂时居住在许明远的老家。
    那天,他正在给夏眠回信,被突然闯入的许明远撞见。
    许明远怒火中烧,以早恋影响高考为由,一把火将他珍藏的信烧了个干干净净,并且禁止他再给夏眠回信,还特意打电话给老师,让他们监督许星榆的动向。
    许星榆只来得及写下一句话,匆忙将最后一封信寄出。
    此后便与夏眠失去了联系。
    升入大一,他终于成年,与许明远打了一场漫长的官司。
    命运终于眷顾了他。
    他获得了h市这套房子的所有权,也与许明远断绝了父子关系。
    这场官司一直打到大一的暑假——许星榆动用了他所有的积蓄,将这套已经多年不曾居住的房子重新装修。
    只要房子还在,他就可以找到夏眠。
    想起自己与夏眠的约定,大二开学之后,许星榆报名了迎新志愿者。
    他在门口守了两天,终于见到了夏眠。
    可惜见得匆忙,连联系方式都没有来得及留下。
    许星榆想,等房子装修好,他可以以邻居的身份出现在她面前,与她重新相遇。
    只是这一等,就等到了江逸风浪漫告白夏眠的消息。
    夏眠恋爱了。
    他无法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
    他说服自己,他把夏眠当邻居、妹妹、朋友,寻找她,只不过是为了遵守当年的约定,为了圆心里的执念,与她恋不恋爱关系不大。
    许星榆依然可以在身后默默陪伴她。
    可江逸风让他失望了。
    他根本配不上夏眠。
    这一刻,许星榆清晰地意识到,这种情感,叫做“喜欢”。
    既然如此,他便自己来。
    “没有跟你说这些,是因为我认为,就算没有这些过去,我依然会喜欢你,”他捧起她的脸,嗓音温和,“至于回忆,你总会在合适的时候发现。”
    “就是有点可惜,江逸风毁了你心目中初恋的美好印象……”
    “学长。”
    夏眠忽然出声。
    她的声音有点哽咽,“其实……”
    “其实在我心里,唯一承认的初恋,一直都是你。”
    她的人生确实发生过意外。
    轨迹偏移了一个小小的方向,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画上一个完美的圆。
    许星榆也怔了怔。
    “真好。”
    漂亮的桃花眼上扬,是他笑了起来。
    命运又眷顾了他一次。
    ……
    夜里,夏母下班,夏父放学,再加上夏眠、许星榆,四个人围在客厅里,热热闹闹地包饺子。
    夏眠动手能力实在一言难尽,饺子的形状千奇百怪,夏母唾弃不已,最后都是许星榆帮忙动的手。
    “就你这样子,以后谈了恋爱该怎么办?是我把你养得太娇了,”夏母唠叨着唠叨着,话题忽然上升了不少,语气十分头疼,“难道你谈恋爱还要带个学长当副手啊?”
    夏父和许星榆都忍俊不禁。
    夏眠也沉默了一下。
    “那个,爸爸妈妈,有件事情我一直没有跟你们说。”
    “其实学长……就是我男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