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页
芸娘也正吃了一块排骨,心觉这般软烂的排骨最适合自己年迈的婆母、过了周岁也扎了牙的小宝, 她问道:“太子妃,这菜叫什么名字?”
“木火铁锅炖。”
这种铁锅炖是东北菜的一个十分流行的分支, 从最东北的三个省开始, 一路向南发展, 过了秦岭淮河线发展速度便缓了些,但直到最南的海南岛, 都能见得这菜的身影。
有的饭店会在桌边安一个倒计时的小电子钟, 计时二十分钟, 听到闹钟“滴滴”便可以掀锅盖开吃。
这菜的特点是个经济实惠、制作简单、吃着贼香。
香到什么地步呢?宁歆歆的一个东北朋友曾经这样形容过:就着这锅菜喝酒,能把你二大爷美得跟你拜把子。
这还是家常菜,家家户户都会做个铁锅炖大鹅, 跟“丈母娘疼女婿、一顿一个老母鸡”一样, 都是招待女婿的大菜。
就有个东北明星曾经说过自己的经历:去丈母娘家里, 刚进院子就听得院里的大鹅“鹅啦鹅啦”叫唤,实在闹腾。
后来第一顿夸了丈母娘做的铁锅炖大鹅,之后就顿顿能吃到。
后来发现清净不少, 出门一看,院里的鹅圈都被自己吃空了。
虽然大鹅、肋排之类才是主菜,但宁歆歆吃铁锅炖时,最喜欢的配菜是豆角干,鲜豆角还不行,就得是豆角干。
晒豆角干的初衷大概是为了长时间保存、以备过冬之用,同理还有干茄子,这俩也都是炖肉的绝佳配菜。
干豆角的制作方法是将洗净的新鲜豆角下锅煮,煮到发软后捞出晾晒,等鲜绿颜色变成深绿甚至棕色、外皮缩紧、水分尽失时便可装袋保存。
等到吃的时候拿出来,泡发上一个时辰便可切段下锅,无论是做铁锅炖,还是烧肉、炖汤都十分美味。
但是若是要用它烧肉,在泡发后、烧肉前还需再用猪油炒一遍,去掉多余水气后吃着更香。
在铁锅炖里的豆角干则不需要这一步,经了二刻的炖煮,汤汁已经完完全全浸入到了豆角干的内部,使其整体都沾了满满肉香、酱香,泡发后的豆角干嚼起来仍然是十分劲道,一口一口越嚼越香。
奇妙的口感、醇浓的香气交裹在一处,实在是绝,也无怪许多人赞它是“菜比肉香”。
芸娘吃了块豆皮,大块的豆皮也是入味却劲道,经过炖煮后,原来的黄白颜色已经变成了浅浅的酱油色,吃上一块,豆香和肉香便在口中一道泛滥,这般香却不干的菜,拿来下饭刚好。
可今日没有饭,倒那个黄色的饼子看着挺诱人的。
芸娘启了一块下来,发现贴近锅面的那边已经起了一层深色锅巴,带着焦香,嚼起来硬硬脆脆,上面金黄色那部分却全是玉蜀黍的香味,吃着稍稍劲道,香甜散口。
她还是想回家做给家人吃,便问宁歆歆:“太子妃,这个是怎么做的?”
宁歆歆正在吃用汤汁泡在碗里的花卷,煊乎、咸香,吃的时候汤汁在口里流开,却丝毫不会影响花卷本来味道。
果然菜汤泡面食,永远都好吃。
她吃得兴起,听到芸娘问话才抬头,“刚刚做的时候,你不是都看见了吗?”
芸娘一向记性好,刚刚炒一遍足够她记住了。
“是看见了,可是......”芸娘顿了顿,“就如此简单?排骨不需额外处理?”
“排骨焯一下水就行,”宁歆歆道,“很简单的。”
“原是如此,”芸娘笑道,“还以为这样好吃的菜定得做着也麻烦,没曾想这样简单。”
宁歆歆也冲她一笑。
世间哪儿能都是繁琐佳肴呢?家常小菜,也有其独特魅力,自也可抚慰人心。
——
这日,梁彦昭回府时早也过了晚膳时分。
他早就着人传了话,宁歆歆也没等他用膳,可心里总是想的。
是以,晚膳用毕,她便抱着宁三三在外间罗汉床上看书。
虽说是看书,眼睛却从始至终也没多在书卷上停留,连书生小姐、造化弄人的话本子也吸引不了她。
只假装无意地往门口处瞧,等着红苏、红露把太子殿下回府的消息递进来。
时过戌正,红露进了门。
宁歆歆立时抬头,“可是殿下回了?”
“并未,”红露道。
“那你进来做什么?”宁歆歆有些丧气。
“奴婢是想着房内炭盆燃了许久,进来看看是否需要添炭,”红露也委屈。
宁歆歆摆手,“添吧添吧。”
红露添好炭准备退下,到门口又住了脚,“太子妃……”
“怎么了?”
“您的书,拿反了……”
宁歆歆低头一看,可不就是拿反了嘛,但被人提醒了,脸上还是有些挂不住,心说就你眼神好,便糊弄道:“你不懂……倒着看书能练脑子,以后记性更好。”
“哦,这样啊,”红露实诚,还真信了她的信口胡扯,“等殿下回了,奴婢再进来。”
“行。”
又过半个时辰,梁彦昭才回了房。
宁歆歆早得了他入府的信,一分一刻地准备着,待房门一开,便只穿着袜子跑过去,扑了梁彦昭满怀。
梁彦昭本想着自己一身寒气,脱了外披再碰宁歆歆,但见她直接冲了过来,只能先抱人离地,“又不穿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