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平倭策
迁都南京是上上策,任谁都知道北方民乱,根子在于旱灾,加税,根子在于朝廷没钱赈灾。迁都南京掌握江南富庶之地,湖广粮食不够便从海外购粮,只要有钱没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如此励精图治个三五年,不论剿抚都是可行的。至于关外的后金大军更难以为患,不是还有开原,山海关两支大军牵制么。
也省的开原,山海关两军打起来束手束脚,随时要担心后金骑兵绕路打下京师,马城是身经百战的人,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很不满,这就好比两军对战,最高统帅部不在后方老实呆着,居然顶到最前线去了,这个仗还怎么打嘛,下面各军随时要担心最高统帅部被人一锅端了。
成祖将统帅部迁到北京,是因为当时大明是进攻态势,蒙古人已经被远远赶到北方去了,不一样嘛。
如今大明是守势,最高统帅部自然应该迁回南京,这是后世任何一个军校生都懂的道理,满朝文武偏偏不明白呢,自然,东林,清流是极力反对的,江南是他们的大本营呀,怎么能容的下一个强势的天子呢。袁可立曾言,将南京六部的官员抓起来都砍了,没有一个冤枉的,南京六部最是乌烟瘴气。
赞成迁都南京的有没有呢,是有的,一干勋贵就极力赞成迁都。
京师密报,皇上召朱纯臣,李开元等勋贵议事,当皇上问到今后的策略时,李小侯爷的回答相当坦率,甚至在提到北方失利时也无所顾忌。他说,北方糜烂,朝廷正值“危急存亡之秋”,唯一明智的选择,就是迁都南京。
皇上面子上还挂不住,说:“此事重,未可易言。”
既而皇上指天问道:“上天未知如何?”
李开元便试图就天命问题劝说其君:“惟命不于常,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天命微密,全在人事, 人定胜天。皇上此举,正合天心,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知几其神,况事势已至此极。讵可轻忽因循,一不速决,异日有噬脐之忧。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皇上可内断之圣心,外度之时势,不可一刻迟延者也!
李开元手握京营兵权,又极力赞成迁都南京,就等皇上一句话了。
羞答答的皇上反复确认四周无人偷听后,问道:“此事我已久欲行,因无人赞襄,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但外边诸臣不从,奈何?此事重大,尔且密之,切不可轻泄,泄则罪坐汝。”
皇上明确表示了自己的立场,又询问南迁的具体步骤。他将如何出京,李开元提出最佳路线是取道山东,装作到文王与孔子庙朝圣。一旦到了曲阜,御驾便可快马加鞭南下,两天内即可赶到比较安全的淮安地界。
那时,李开原向皇上保证,举国上下必群情振奋,台湾新军并将为皇上所用,因为陛下一旦出现在京城之外,国之龙虎必起而响应,陛下遂可握天下于股掌之中。但是李开原又斗胆警告说,如果皇上仍在京城厮守尊位,则明朝必亡。皇上颇为其言所动,简短答道:知道了。遂令三人退下,自己返回后宫。
当晚,皇上又召李开原进宫参加另一次秘密会议,并于会后将这位当代丰城侯单独留下,向他提出了一连串问题。中途接应部队有何安排,谁来统领,中途在何处驻扎,李开原打算先秘密派遣将领至济宁部署接应部队,并在比较安全的济宁、淮安两地安排驻地。
此时,南迁之事突然泄密了。
消息从宫中传出,朝野哗然,清流言官不敢再刺激皇上,而是将矛头对准了李承阼父子,集中炮火猛轰。
炮轰勋贵是大明读书人最擅长干的,勋贵在崇贞朝就是受气包。
这回皇上倒是顶住了压力,再次命令群臣献策,商议南迁一事,皇上表现出的诚意鼓励了那些私下早就希望南迁的大臣,于是一连串的密折呈至皇上面前,太子讲读项煜等一干支持南迁的朝臣,提出一种又一种方案,这些大臣阐述了三种不同但又相关的建议。
第一种意见是由皇上率军亲征,令太子留守北京,这一由文人学士们所提出的方案,符合较多人的愿望,这些人认为,一旦皇上离开紫禁城内廷,只要他出现在山东,河南,反贼气焰就会受到极大的打击,这番论调让皇上很高兴。
然而崇贞陛下还是小看了清流的战斗力,在大朝会上被驳斥的面红耳赤,几次发作动了廷仗,仍无法阻止言官,清流一批批的赴汤蹈火,险险就要将崇贞皇帝喷成千古一君,当然是昏君。
恼羞成怒的崇贞帝又无可奈何,只得发泄道:“国君死社稷,恒理也。”
但话一出口,他又忍不住满腔怨恨地加上一句:“言迁者欲使朕抱头鼠窜耶?”
大概是因为皇上明显流露出不快,几位大臣急忙改变立场,南迁之议就此作罢。
倒霉的李开元被削了爵位,一气之下孤身一人离京往台湾去了,弄的马城还替他担心,路上可千万别出什么意外。心中烦闷索性不再去想,不愿南迁也就罢了,留在北京等死吧,马城自问对朱家天子仁至义尽了,从此不愿再过问朝政。
崇贞朝的朝局一如后世一般,首辅天天换,阁臣不如狗,清议杀人不见血。
收拾心情,马城翻阅起一篇《平倭策》,一篇策论乃是台湾汉社士子,一些福建举子献上来的。汉社在台湾,福建的发展十分迅速,汉社文必称汉唐,言必称强汉,在南方已俨然成为一股势力,史称明末新学。
马城是心知肚明的,几个举子能想到讨伐倭国么,没道理。
这篇策论多半是杨天生,颜思齐等人炮制出来的,大明海盗们早就对倭国土地垂涎三迟,一度将平户变成了海盗母港,只是苦于实力不足无力占领日本全境。然而这篇平倭策的论调之无耻,深得霸权主义之三味,这些福建举子提出来的借口是清君侧,没错,就是替日本天皇清理乱臣贼子。
如此不要面皮的开战借口,偏偏还能编出一番道理来,这番道理居然还无可挑剔,这便要从幕府将军这个职位说起。幕府是什么玩意儿,就相当于大明的五军都督府,军队的司令部或者是军队的一个总指挥所,这个东西怎么会在日本成为一个朝代的名称呢。
日本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就有天皇,而这个天皇一直到现在,据他们自己说还是万世一系,也就是日本没有朝代的更迭,始终这一个天皇就是家世一直传到了现在,但是这中间天皇有一段时间失去了权力,他只成为一个摆设,就像中国汉朝的时候那个汉献帝一样,那么天皇变成了汉献帝,那谁来做曹操呢,在日本就是一批被称作将军的人变成了曹操。
所谓将军实际上是日本的征夷大将军这一个官衔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