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页
就在一家人搬着马车里的东西时,门外声音传来:“承宽。”
众人望去。
“顾师傅。”看到是陶工顾师傅,承宽赶紧放下手中的东西:“顾师傅怎么来了?”
顾陶工带着女儿顾陶盼走进来。
“卫大娘,承宽哥,承佑。”顾陶盼上前笑容嫣然的打着招呼。
“知道今日你娘他们回来,特意过来感谢。”顾陶工走到了满星身边,一脸感激说:“承宽娘,这回陶盼的脚真是多谢你费心了,陶盼说,你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关照,真是太感谢你了。”
顾陶工四十开外,长相普通,脸颊骨微高,顾陶盼的长相四分是随了她的。
“顾陶工客气了,你平常对承宽也是照顾有加啊,快请坐。”满星赶紧请人家坐下来。
方荷上了茶。
顾陶工目光落在搬着东西的连瑞南和蒙睿才身上:“这几位是?”
“他们是我的侄子和外甥,和陶盼说话的是我妹妹。”满星见翠姝和顾陶盼说着话。
“这俩年轻人都相貌堂堂,长得真让人喜欢。”顾陶工视线又落在和小女孩说话的卫承佑身上:“好像没见着承宽的二弟。”
“他明后天应该就能到家了。”
正说着,不少的族里亲眷走了进来。
“顾陶工,你先坐一会,刚回来,我和大家去打个招呼。”满星起身。
“你忙,你忙。”顾陶工赶紧说,见承宽去和亲戚们说话,他走到承佑的身边:“你就是承宽的三弟吧?”
“是我。”卫承佑正拿着越城买的玩具哄着小菱儿说「最喜欢人是小叔」这句话,可小菱儿就是不肯说。
顾陶盼见爹爹和卫承佑在说话,也走了过来,微笑着和卫承佑打招呼:“承佑弟弟。”
此时,连瑞南走到方荷的身边,指着右侧的屋子问:“大嫂,这是承启哥的屋子吗?承启哥有几本书在我这里,让我帮他放好。”
“就是这间。”方荷赶紧过去给开了门。
连瑞南将一个包袱从马车里拿出来,进到了卫承启的屋后惊呆了下,满满的两个大柜书啊,桌子上也放满了书,且一尘不染,拿出书时,他也没放书架上,而是照着交待在床底下拿出个颇为破旧的竹筐,打开竹筐将书放了进去,随后放回原位。
这书是他来的前一天承启哥交给他的,交代了一定要放在这个竹筐里。
整个下午,满星都在应付前来看望他们的亲眷和村人,过来的孩子都发了从越城买来的糖果,直到傍晚时分才歇下来。
晚饭方荷做了十几样拿手的菜,卫承宽则把三年陈老酒给开了。
方杏儿和她的父母也过来一起用饭。
老族长夫妇也来了,弄了整整两桌。
用过饭,一家子早早的便休息,因着没有那么多的屋子,蒙翠姝夫妻就借住到了老族长家里,瑞南,承佑,睿才三人挤一间。
临睡前,满星突然想起了老秀才留下的书,走进了承启的屋,从床下拉出一竹筐来,看到竹筐干干净净也没多想什么,方荷对于老二的东西比她自个的还宝贝的很,原身在时,只要看到方荷稍怠慢了老二的东西就会破口大骂,因此每天方荷都要清扫一遍,旮沓角落也不放过,都养成了习惯。
第561章 阳光极好,晴空万里
这几本书都是极为晦涩难懂的,满星读过不少的文言文,自信遇到时能应付日常,但来了这里后时常被打脸,上回殷淮和老二说起兵法类的,她听不懂,还有竹筐中的这几本书她也看不懂。
满星一页页翻着,书中做了好些的笔记,老秀才的字非常的漂亮,承启的字传了他爹的,正当满星要合上时,发现这一章里有着两种不同的笔迹,另一份笔记只有寥寥几个字,比起老秀才的气韵流畅,行云流水,那笔记笔势清峻许多。
满星又翻了几页,十几页才会有另一种笔迹的出现,且几个字而已,如果不仔细看很难让人发现。
老秀才和承启对书都是宝贝的很,像承启,他的书除了她这个娘,别人都是动不得的。
能让外人在书上写笔记,估计这人和老秀才的关系应该很好。
满星嘿嘿一笑,搬起书走回自个房里。
隔天,阳光极好,晴空万里。
一大家子人的早饭是榨面年年糕混合,方荷放了蛋,春笋,豆腐皮,还给每人的碗里放了两颗五花红烧肉。
“这年年糕真有劲道。”连瑞南吃的很尽兴,边吃边对着方荷说:“大嫂,越城做的年年糕没有剡城的有嚼劲。”
“这是最后几段年糕了,要不然给你带几段回去。”方荷很喜欢这个小表弟,斯斯文文,人特别有礼貌。
“可别,现在带年糕,路上还不得臭死。”蒙翠姝笑着道:“他啊也就在这里觉得好吃,真要在家里吃,还不知道喜欢不喜欢吃呢,别人家的东西总是好吃的。”
大家听得都笑起来。
“娘,咱们今天要带姨母他们到处去走走吗?”方荷问道。
还没等满星说,蒙翠姝道:“大姐,我想回上坑村(原主娘家)去看看。”
她出生在那儿,也生活过五六年,上回和路氏回来,只是在村口看了一眼而已。
“好啊,那下午去吧,早上老族长叫了我说事。”满星道。
“娘,我带姨母他们去,早上我没其它的事。”卫承宽寻思着留在剡城也就这几天的时间,浪费一早上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