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14页

      杨金路一一回答她。
    一进驿站里头,糖宝就发现诸位大臣看她的眼神有点怪。
    她不知道的是,这些大臣,在京城都有自己的人脉,他们比杨家兄弟早一阵子知道她在京城干的那些事。
    尤其徐学政。
    不管他和本家关系如何,到底都姓徐。
    徐侯早早就命人传信给他,在庆安千万不要得罪长宁公主,还例举了诸多事迹。
    此时他和糖宝说,“公主,府城的一些官眷先前一直等在驿站,想要拜见公主。”
    “这回就算了,本公主长住庆安以后有的是机会拜见。”糖宝心道,她还想多和哥哥们说几句话呢,哪有空见什么夫人小姐的。
    徐学政便跟身边人说一声,先让那些夫人小姐散了。
    他们把那些夫人小姐叫来,本是担心这位新御史大人,觉得他们不够重视这次的接风,再参他们一本。
    接着刘知府道,“国师大人,王爷,两位公主,下官命人在云记酒楼准备了席面为诸位接风洗尘。”
    “你有心了,让人把宴摆到这里吧。”白祯淡声道。
    “是。”
    刘知府又命人出去传席面。
    因为白祯不喜说话,几个小的与这些大臣没什么话聊,导致他们有些尴尬,可即便如此也没走,就怕被谏。
    几个孩子却不尴尬,凑在一起与杨家兄弟说说笑笑,说一会后,各自去楼上换衣洗漱。
    糖宝更衣完,出来的时候,看见亲自来送席面的云公子。
    这个人可是给她比赛金额添过砖瓦的。
    “草民见过公主……”
    见他要行大礼,糖宝忙说,“云公子无须多礼,本公主从京城带回不少笔墨,你等会,本公主让侍卫拿一份给你。”
    “草民谢公主。”
    云公子激动又感动。
    小童女当了公主都没忘记他,孝敬没白孝敬。
    公主赐的笔墨,说出去倍有面子。
    “没什么。”糖宝看了梅橘一眼,梅橘去准备这事,她拉着小五,带着李子和桃子前里头去吃饭。
    她和小五是最后到的,方坐下,便开席了。
    席上的菜色荤素适宜,口味也没得挑。
    刘知府见她吃的很愉快,悄悄松口气。
    接待谏官是最烦人的,品级不是最大,毛病却最多。
    接风宴结束,大臣们与云家酒楼的人最先离开,云公子抱着笔墨乐的都快找不到北了。
    驿站内,白祯等人也各自回屋,将说话的地方留给杨家兄妹。
    “二哥,我跟你说,我打算在府城开个借书馆,里面放置个上千近万本的书籍,读书人只要交个几文钱,就能进去读书,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家贫之人,便是没钱买书也不怕了。”
    经过御史一事后,杨书宝和杨金路也变的淡定无比。
    杨书宝,“若真能如此,庆安府的读书人就有福了。”
    “我就说学问扎实的人,听说读书人都能读书、买书只会高兴,而不会介怀是否多了竞争者呢,不像国子监那些。”
    杨书宝的话,让糖宝很骄傲,她大哥就是心胸宽广。
    杨金路,“为何又扯到国子监?”
    “说起这,就不得不说说咱们杨御史怼天怼地的功夫了……”
    接着杨七将糖宝上朝,朝中怼朝臣,下朝怼国子监学子的事详细说一遍。
    杨书宝恨不能亲眼目睹妹妹的风采。
    杨金路更是说,“糖宝,二哥觉得不用夫子教我们,你教我们就行了,还省钱呢。”
    “二哥,夸张了啊,府学夫子知识渊博,哪是我能比的?”
    杨金路,“可你不是说,你都考上进士了么?我们有些夫子还是举人呢。”
    “那也不行,你太……”糖宝眼睛对上杨金路后,又改口,“我太忙了,没空。”
    不知道为何,杨金路总觉得妹妹没开口前的话,是想说他太笨。
    糖宝见二哥有点失落,又说,“二哥,虽然我不能当你夫子,可我能带你玩耍呀,我可以带你见识我的公主府,墙上刻了十八只金凤,每只都有宝石,超漂亮的,里头有个海棠园,种满各色海棠,我特地把那个院子留给你住。”
    “你还给二哥留院子了呀?二哥这心里跟灌了蜜似的。”
    杨七偷偷和杨书宝说,“糖宝哄人手段一流,连她把五公主带出宫这事,皇上都没怪她。”
    他们走半路上的时候,师父接到飞鸽传书,说皇上不仅没追究这事,还命皇后娘娘给糖宝和五公主准备了东西送来,算着日子,会比他们晚几日到庆安。
    “会哄人也是一种本事。”
    这话杨七很认可。
    兄妹几人一直聊到亥时,才各自去歇息。
    第470章 财神显灵
    他们只在府城停留一晚上,次日上午,便启程回来川县。
    临走前,糖宝先命人把她写的几封信送出去。
    接着又给两位哥哥送上两大包袱,都是她从京城带回来的礼物。
    采买礼物这些事,虽然都是侍卫丫头去办的,可都是她亲自列的单子。
    两位哥哥一一道谢,接过。
    杨金路还说,“我的那些同窗又该羡慕我了。”
    “哦?”这话挑起糖宝的兴致。
    杨金路,“我们府学有官宦子弟,他们或多或少听家里亲戚说过,皇上寿宴上的事,还听说过汉王假死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