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
李聿抬手抚上她发间,轻轻一别,将玉簪嵌好,身前却悠悠飘来一句略含笑意的声音。
“李公子当真风流,随身还带着簪子呢。”
第52章 登对 怀中娇软的触感似是令人一旦沾染
话音甫落, 便见李聿的手堪堪滞在薛翦发间,脸色一寸一寸沉了下去。
他之所以把这支簪子带在身上,是想着哪天碰见她可以物归原主罢了。
上回在书院外, 他方从小路下来时,一眼就瞥见了那抹熟悉的背影, 那时候他便想着要如何自然地把簪子还给她。
谁承想,他刚步入茶棚坐下, 她便陡然跌了下去,那幅模样当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惹得他一张口说出的话就变了番挑衅的味儿。
如今好不容易寻着机会把它给还了, 竟还要被她称一声“风流”, 这个委屈他哪能吞的下去?
几轮心思在他心下来回碾过, 到底是没忍住, 嘴唇翕动正要开口, 却见她抬手摸了摸簪子,指尖倏然传来一阵密密麻麻的细腻触感,似进了电般, 一路淌入心尖。
薛翦见他今日居然没反驳回来, 讶异抬眸观察了他须臾,继而清笑了两声,没再打趣。
李聿被她这般看着, 心下顿觉有几分别扭,剑眉轻轻一褶, 眼神略显闪躲地说了句:“也不是谁的簪子都放在身上。”
少年的嗓音低磁又清柔,话声似踩着云层,轻轻搭落至耳畔,像是怕她听见, 又想让她听见。
薛翦闻言,不明所以地看了他两眼,余光撇见急立在一旁的小竹,陡然想起了怀春河那还有一个祸害在等她,情绪复又降了下来,声色闷闷:“我还有事,先走了。”
话罢便转过了身,望着前面攒动的人头,拧了拧眉。
几乎是下一瞬,李聿的声音就从身后响了起来。
“你去哪?”
薛翦站定,半侧过身。
“怀春河。”
少年立在距她几步之遥,身边尽是川流不息的人群和熠熠生辉的灯火,将他的轮廓描得半明半暗,浑身散着少年之气。
好像这世间只有他们二人彼此驻足。
李聿听了她所答,暗思道她大抵是去乘船的吧,每每中秋,怀春河上的悠悠荡摇的船只数不胜数,有文人墨客,亦有倾情儿郎。
“你这时候去,估计画舫都早已经被定满了。”
话及此,他嘴边又突然勾起一抹明媚的笑,“不过我知道一条近路,从那儿穿过去,尚不用一盏茶的时间。”
话落,果然见薛翦垂下去的眼尾登时扬了扬,嗓音透着几许欣色:“在哪?”
“跟我走。”
李聿眉眼飞扬,俊朗潇洒的脸庞上挂着藏不住的笑意,似比周遭的灯火还要明亮耀眼,令人不自主地想要靠近。
他上前牵住了薛翦的手腕,隔着衣袖都能感受到他手下覆来的灼灼温度,轻轻一拉将她带出了潮涌的人流,拐进了一条偏静却又温馨的小路。
两旁坐落的小宅院前,皆挂起了澄黄的小灯笼,院子里不断传来孩童追逐嬉闹的声音,亦有长辈醇厚慈和的笑声,虽看不见内里,却足以在路过的行人眼前铺开一副祥和安宁的画卷。
中秋佳节,与家人共聚,本就该是这样的景致罢。
薛翦和李聿在路上走着,心下却隐隐忆起了那个喜穿一身白衣,满头华发却精神烁烁的身影。
以前在山门,师兄弟们都不大情愿带着她一起凑热闹,以她的性子更不会上赶着去融入。
于是从第一年开始,每逢任何节日,她都是跟小竹两个人待在自己的小院里,聊聊天,斗斗嘴,也不觉得孤寂。
但是师父不一样。
他总是在她意想不到的时机出现,手里永远提着一摞沉黄色油纸包好的糕点,问他在哪买的,他便说是自己做的。
就是这些味道不足,形状却稀奇古怪、别有新意的小点心,陪伴了她在山门的每一个节日。
今天中秋,她怎么能忘了去找师父,换作她陪师父过节呢?
薛翦双眉颦蹙,心下肆长着一簇说不出的滋味。
李聿偏头瞧了她一眼,但见少女脸上敷着几许惆怅,清冶的眉眼一厘一厘凝在了一处。
本想问她怎么了,可话到嘴边又鬼使神差地调了题:“听说是你找到了张阮儿她们。”
经他一问,薛翦的思绪终于被拉回了现实,略微怔了怔。
张阮儿是谁?她认识吗?
她神色微滞,待他再问下一句是才反应过来他所言是在说城南之事。
“你怎么知道她们是被关在哪的?”
之前在撑花巷,他便知晓张阮儿失踪的传言属实,虽也想过要去查探一番,将人救回来,却碍于找不到任何线索,这才断了下。
未料,最后竟然是薛翦找到了她们,乍一听闻时的确叫他惊异了许久。
“我不知道。”
少女的声音淡然落下,隐隐掺上了一缕浅浅的思念,“我那日不过是去城南找我师父的,后来在林子里听见了些动静,误打误撞就寻到了她们。”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总觉得她方才思绪恍惚与她口中的“师父”牵着不可切的联系。
她当年离京前往临州拜师学武,这个“师父”应当就是她在临州所拜下的罢。
“你师父也在京城?”
薛翦闻声点了点头,“师父两月前下山云游,我便趁机溜了回来,没成想数日前竟然在青堂巷碰见了,这才知道师父他是来京中寻故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