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页
也能勉强用来打磨石料,把节节草捆扎成可以手握的厚实草垫,像用磨砂纸一样,朝着石块的尖尖角角处进行打磨,边摩擦边加水。
慢慢磨,也能磨出想要的效果,就是有点废草。
没日没夜地打磨两天后,程年终于制出了理想的石料配件。
整体算不上精致,碾砣还只是个很粗糙的圆柱体,磨盘也不是圆,但不影响使用就行了。
最后,装上木棍,工具完成了。
用石碾的时候,程年特意去把红尾拉出来了,往他的头角上套上缰绳,往碾盘上撒一些燕麦,然后赶着它转动碾砣。
如果红尾累了,就放它歇歇,喂上好吃的好喝的,绝对让它干得舒舒服服的。
红尾这边磨着燕麦,原初贝就拿小刷子,把碾开的燕麦和燕麦皮扫到篓子里,再用粗竹编过筛,把燕麦皮和燕麦籽。
燕麦麸皮也能吃,它是燕麦含有膳食纤维最多的部分,煮粥或者做面食的时候放上一把,增加麦香味。
看在红尾卖力地工作,这份美食就留给他当薪资了吧。
粉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看起来有点怏怏的。
也不爱出来晒太阳了,安静地蹲在棚屋里,只有原初贝在出现的时候,才会开心地叫两声。
原初贝怕她生病,打算用燕麦皮给她改善伙食,养养身子。
她从篓子里舀出一大勺麸皮,倒进食槽,加一勺水,然后招呼粉云过来吃。
粉云吭哧吭哧地舔着,吃喝看起来都挺正常的,看起来不像是生病的样子。
原初贝这才放下心来,养了这么久,对这三只动物也生出感情了,她最喜欢的就是粉云,毕竟其他两只都是跟程年更亲,只有粉云独独黏她。
除了给自己囤食物,他们也给三只动物们,准备了过冬粮草。
红尾棚屋旁边本还有间小屋子,本打算用来养殖新动物的。但如今已经沦为了饲料储物间了,码放着整整齐齐的粮草。
这些粮草,基本就是燕麦杆、苜蓿等良好牧草,收割后,捆绑成草垛,一摞一摞地码放饲料房里。如今已经码了大半个屋子了,可以让红尾和粉云能安稳过冬了。
至于新动物们住哪,那就等抓到后,再决定要不要再搭一间养殖房吧。
果然如程年所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有了石碾和石磨,还有红尾的帮助后,处理粮食的工作方便多了。
在经过一天的上岗培训后,红尾也已经习惯了拉石磙,不用人哄,就能老实地拉着石磙转圈圈。等它全部滚完后,再把粮食全部扫下来,过筛后储存。
省下来的时候,他们就会背着篓子去林子里,去捡各种山货。
晚上的时候,程年处理山货果子,原初贝就在旁边用胡麻纤维搓线,搓出细棉线后,就开始织布。
她给程年送的那套生日礼物,他喜欢的不得了,恨不得天天拿出来穿,白天穿脏了,晚上洗一洗。北方天干,只需要放在木屋里晾一晚,第二天早上就能干透。
就算秋风冻人,他也美滋滋地穿着,根本不惧凉意。
但原初贝看不过眼,成天穿一样的,都看腻了。
胡麻布不如夏布平滑,摸着会有点颗粒感,但很透气,做成正适合秋天时穿的长袖和外衫。
耕地里种的棉花快成熟了,碧绿的棉花杆在阳光下变枯了,核桃般大小棉花球也慢慢裂口了,成熟的棉花会炸蕾吐絮,露出洁白的棉花。
再过段时候,他们就能将壳掰开,掏出软软的棉花,一瓣一瓣的,一颗花蕾能有七八颗。
他们种的棉花也不多,但做两套棉衣是足够了。
总之,有了这把腰机之后,纺布制衣不在话下。
第二日,下起了微微细雨,这样的阴雨天,正适合吃点暖乎乎的东西。
把泡发好的黄豆放到石磨里,加水磨成豆浆,豆渣过筛留存,仅余白白的豆浆。自己磨出来的豆浆,果然会更具吸引力,口感都会觉得更醇厚。
再把零余子去皮蒸熟,将豆浆小火煮开,煮开后,把零余子果肉放到豆浆里碾碎,加水搅匀。
煮美龄粥,最好的是用果实更绵密的山药棍,吃起来的口感更细腻,也更粘稠。但家里的山药还未成熟,就只能先用零余子充下数量了。
等锅里咕咚鼓泡时,放半碗泡开的燕麦粒,燕麦粒不如大米和糯米的软烂,它煮得时间会更长。
用小火煨煮约一两个小时左右,让它完全吸入豆浆和山药的美味。
期间要不停地搅拌,千万不能糊锅,不然就前功尽弃了。等硬硬的燕麦粒完全煮软了,加上糖焖几分钟。
从陶锅里飘出来的香气,会时不时地钻到你的鼻腔里,一揭开盖子,香气扑鼻,钻入脾肺,还没开吃就已经忍不住咽口水了。
整个陶锅里,呈现出奶白色的状态,若是能点上几粒红枣或枸杞子,那就是万白丛中一点红,像白雪里盛开的那朵红梅。
粥煮得很粘稠,燕麦粒煮得完全软烂了,与豆浆和零余子的果肉完全融合在一起。舀出一勺,吹一吹,绵密软化的粥顺着口腔、食道,滑入胃里,口感丰富,让人沉醉其中。
一碗香甜可口的燕麦美龄粥,便是阴雨天里最好的慰藉。
第49章 . 野刺梨 刺梨果肉 / 粮食保卫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