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页
看到二人进来,冯父重重咳嗽几声,才放下手里的报纸:“回来了。”
冯翊客套地向自己的父亲问了声好,见对方锐利的眼眸扫向他身旁的女孩,微微挺身为她做介绍:“父亲,这是见宁,是我的未婚妻。”
温见宁顺着他的介绍,礼貌道:“伯父您好。”
冯父的反应冷淡,他早已从电报中得知了温见宁的存在,也听大女儿冯苓提过一些事。不过他有再多不满,碍于身份涵养,也只是微微颔首算作回应。
冯翊又拉了她去给旁边的二叔公行礼。
二叔公放下手里的古书,抬了抬玳瑁边的花镜,眯眼仔细打量了一会,才说了些什么。他说话不仅乡音浓重,前些年喉咙还出过问题,一度开刀做了手术,如今说话就更让人听不懂了。就连冯翊也要听一会,才能慢慢给温见宁翻译过来。
温见宁连忙问了声好,二叔公对她的态度很平和,没有审视外人的探究,也没有对待小辈的倨傲,仿佛只是看到家里人早上买菜回来应了声好。
二叔公接下来问了问两人的学业状况,又针对小报上的某条花边新闻跟他们咕哝了好久。冯父这个正经长辈反而被这一老一小晾在旁边,脸上有些挂不住,中途咳嗽了好几声想要引起他们的注意,可收效甚微。
他们回来的时候不早,没过多久就到了晚饭时刻。
与他们一同用餐的还有几位姨娘。
当年冯翊的母亲自杀后,冯父仓促携女出国,之后多年未归,这些姨娘被丢在老宅里,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消磨掉了大好年华。后来抗战爆发,冯家举家南迁,她们总算没被再忘一回,被一并带来了香.港。这几位姨娘年纪大了,在冯家没有儿女傍身,地位不高,在饭桌上对温见宁这个外人的态度都十分小心翼翼。
一大家子这顿饭吃得还算和谐。
饭后,冯翊被他父亲叫去书房问话,二叔公也要回他的书房读经,温见宁则被留在客厅里和那几位姨娘闲谈。姨娘们大多是心思玲珑的人,聊天时也不会让她不自在。等冯翊那边结束了书房谈话,下来找她时,她们也很知趣地起身告辞,纷纷上楼去了。
温见宁问:“你父亲有没有为难你?”
冯翊摇摇头:“只是问了我的学业,并没有提别的事。”
她舒了口气,拉着他在沙发上坐下。
两人说了会话才停下,外头天色已晚,然而离入睡时间还尚早,他们难得有这么长的清闲,一时竟不知做什么来消磨时光。最后还是冯翊起身走至客厅的角落,打开了放在角落里的留声机,轻柔的音乐缓缓流淌而出。
温见宁有些不好意思:“我们今天才刚回来,伯父和二叔公还在楼上……”
冯翊嘴角含笑:“你的意思是,明天就会答应我的邀约吗?”
第一百一十六章
温见宁实在拿他没办法,只好把手交给了他。
空旷的客厅内,两人相拥着慢慢起舞。肢体的距离太近,人的体温也自然慢慢升高,再加上冯翊一直含笑注视着她,让温见宁不得不想办法找话题转移他的注意力:“你如今的舞跳得比我们当年第一次遇到时好多了。”
她不由想起他们擦肩而过那次,当时冯苓还在为这个不擅交际的弟弟忧心忡忡,替他向她邀了一支舞,谁知道后来他们竟会这样。
提到冯苓,冯翊自然而然地想起她上次离开昆明前说的一些话,摇了摇头道:“我阿姊很小时就跟父亲出国了,尽管我们的感情不算太差,但很多时候我们互相都不能理解彼此的想法。你见过她没结婚前的样子,那时她还不是现在这样的。”
温见宁轻声解释道:“冯苓姐不是坏人。”
他微微颔首,不过还是促狭道:“但至少在我们的故事里,她像个棒打鸳鸯的反派角色。”
温见宁叹了口气:“虽然我不认为冯苓姐是个坏人,可我也不想她成为某些爱情小说里的先知,所以我心里只愿让她这样一直当个反面人物。”
冯翊明白她的意思,揽着她的手紧了紧,算是无声的回应。
由于她偶然提起了当年未能实现的邀约,他当即要求立刻兑现,所以角落里的留声机又放了许久的华尔兹才停下。短暂的温情过后,两人还和往常一样开始了各自的工作。
客厅的丝绒沙发上,二人各占一边,温见宁在这头修改手稿,冯翊在那头看他那些晦涩艰深的著作,偌大的客厅里只余下他们彼此翻动书页和呼吸声。一位帮忙冯家打理家务的姨娘让佣人为他们送了些红茶点心来,偶尔看书累了,他们也会停下来交谈几句。
冯父中途从书房出来,往楼下看了一眼,看到客厅里的一对小情侣正在看书。
他的第一反应是荒谬,只觉越来越看不懂现在的年轻人了。不过他还是站在楼上看了许久,这才摇摇头转身一个人折回了书房。
直至夜深,两人才一起上了楼。
冯家为她准备的房间在二楼,两人道过晚安,她这才关上房门入睡。
温见宁有些认床,这一夜睡得并不踏实,第二天醒得很早。
早饭过后,冯父大约也知道自己不是那一老一小的对手,借口有事出门了。温见宁跟着冯翊去了二叔公的书房,陪老人家说说话。
自抗战爆发后,冯家的大批产业分别转向了后方、香港乃至国外等地,一些家人也大多去了国外躲避战乱,只有家族中几位年高德劭的长辈眷恋故土,死活不肯离开祖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