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11页

      封小瑜早知道清舒被调去飞鱼卫没那么简单,却没想到竟是张家人弄的鬼:“那太孙跟太子妃就没给你一点补偿?”
    长公主笑骂道:“要补偿也不能现在,不然岂不是在明晃晃地告诉大家宋氏跟张漪对清舒做了见不得光的事。”
    张漪侮辱林承钰跟顾娴这事可以拿到明面上说,就算传出去别人也只会说张漪没有教养。可飞鱼卫这事,却得隐瞒下来。
    哼了一声,封小瑜说道:“清舒啊,你还是太心软了。要换成是我当时直接将她的脸抽烂了,什么东西啊!”
    “你以为清舒是你啊,行事半点分寸都没有。我告诉你,等生完孩子回去以后别再耍性子好好跟振起过日子。”
    封小瑜见长公主发脾气了,立即低眉顺眼地说道:“知道了祖母。”
    长公主看向清舒说道:“知道我上次为什么不将实情告诉你吗?因为我以为告诉你,最后会跟巩家的事一样不了了之。”
    清舒一呆:“我还以为长公主您是碍于太孙,这才不告诉我的。”
    长公主笑一声道:“你想太多了,张家还没那么大的脸面,而且太孙也不会容许别人借他名头去胡作非为。清舒,以后被人欺负就要像这次一样狠狠地反击,无需害怕他们报复。你身后不仅有邬家,还有我跟封家人给你撑腰。”
    清舒眼眶一红,眼泪落了下来:“清舒何德何能能得您们这般厚爱。”
    长公主笑着说道:“因为你值得。”
    她知道当日清舒特意跟易安小瑜交好,是想得到一些庇护。可跟易安她们成为好朋友以后,这丫头有事反而不愿倚靠他们都自己扛着,这让她哭笑不得。
    两人出了长公主的院子后,封小瑜问道:“清舒,不仅我,就是我祖母他们也都将你当家人一般看待的。所以以后啊,不要再说这些傻话了。”
    不管是斓曦还是她与夏岚,只要有事清舒都是跑前跑后出谋划策。可她做了那么多却从没想过从得什么好处。正因为这份干净的心思,才让邬家人跟她的长辈认同了她。
    清舒笑着道:“我知道。”
    两人回到院子里,屏退丫鬟婆子后封小瑜就开启了她的吐槽模式:“你知道吗?我那婆婆与振起说,心疼他身边没个知冷知热的人就送了个样貌妍丽的丫鬟给他。这是嫌我日子太舒坦,想给我添堵呢!”
    “关振起没收吧?”
    封小瑜笑着很肆意,说道:“收了。然后关振行特别羡慕,说振起太有艳福了。振起听了这话就将那丫鬟送给了他,然后当晚那家伙就将丫鬟收了房。我婆婆跟姜倩雯知道以后气得半死。”
    清舒问道:“莫非这事跟三房有关系?”
    以关振起的性子,无缘无故不会做这样的事。
    封小瑜嗯了一声说道:“振起没说。不过就姜倩雯那德性,肯定在我婆婆面前说三道四挑拨是非。这事,她肯定掺和了。”
    只是没想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说完,封小瑜不屑道:“再能生能得婆婆喜欢又如何?丈夫没出息还喜欢沾花惹草,现在住侯府能锦衣玉食。等公婆百年以后,也就沦落为普通人了。”
    清舒摇头说道:“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有这时间还不如将几个孩子带好,或者琢磨个好的营生多赚一些钱。”
    “做什么营生啊?你以为所有人都像你,觉得自力更生好啊!我婆婆手里好东西多着呢,随便拿出来一样就值个几百两银子了。她啊,现在每日绞尽脑汁就想从我婆婆那里多抠点好东西出来。”
    清舒笑了下说道:“靠山山会倒,靠娘娘会老。这人啊,还是靠自己最踏实。”
    封小瑜颇为赞同地说道:“你这话很对。哪怕大户人家的姑娘也得自己立不起来,不然到了夫家一样被欺负。”
    就像她那个堂妹,若不是作践自己怎么会被落到生不了孩子的凄凉下场。
    第1018章 募捐
    平洲受了灾,许多无米下锅的百姓殷切地等着朝廷赈灾。却不想官府贴出告示说皇帝下圣旨秋收会减免两成的赋税。至于赈灾,那是没有的。
    这对家有存粮的老百姓来说勉强算是一件好事,可对那些一直靠野菜充饥的灾民却是一个噩耗。
    好在很快又有消息传回来。说顾老夫人号召大家募捐,有钱的捐钱没钱的捐物,而老夫人率先捐了两千两。传闻这是老夫人的棺材本。
    棺材本都捐出来,这让不少商家感动于她的义举纷纷跟着捐款。
    原本募捐是好事,可搞着搞着味道就变了。太丰县的县令也带头搞起了募捐,也算富户的林承志也跟着大家捐了一百两银子。
    不是他抠门舍不得捐,而是这钱捐了谁知道会不会用到灾民身上。与其如此,还不若买了粮食救济宗族内的困难户以及林家周边受难的乡亲们。
    当然,他也就想想。因为灾情他店铺都没生意了,家里已经入不敷出。
    这日县丞又召集太丰县的富户。意思也很简单,就是之前他们募捐的太少的,要他们再增加捐款的金额。
    林承志心里有火,但县官管着他们。若违背了他的意思,要这人给他小鞋穿得吃不了兜着转。
    回到家里,张氏看她神色不好问道:“当家的,你这是怎么了?”
    林承志着恼道:“又捐了两百两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