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0页

      全场立刻安静了下来,目光炯炯地看着书呆子,期盼着从她口中多听到一些皇室秘辛。
    “这位瑞王殿下,与当今陛下同为先皇后所出。当今陛下为嫡长女,出生后便被立为了太女,以太女之位教养。而几年后,五皇女出生,却与太女不同……”
    前几个孩子,先帝或多或少要求严厉,但是当五皇女出生后,先帝看着她与皇后如出一辙的眼睛和笑起来的梨涡时,偏偏冷不下脸来,因此五皇女生来便受尽了宠爱。
    不仅是先帝,这几年因为恐自己年老色衰,无法侍奉先帝的先皇后,因为先帝对五皇女的侧目,也对五皇女喜爱万分。
    更何况当年太女出生后,直接被养在了太皇太后的膝下,而五皇女则是在先皇后身边长大,自然更亲近一些。
    不仅是太女感受到了这种差别,宫人们的感受自然更深。
    因此可以说,在此之前已经懂了一些事理皇女们,都亲身感受过先帝先后对五皇女的偏爱,就算后来先帝的心思淡了,这抹已经留在其他皇女心中的深刻痕迹却是无法消失。
    更何况,当今陛下在与太后相处之时,总会感觉有些冷淡,不是她对他的冷淡,而是相反过来。太后不是很喜爱这个女儿。
    他偏爱的是谁?自然是那位如今的瑞王殿下。
    因此在当今陛下登基之后不久,这位早就已经被封为瑞王的五皇女就被打发到了边境之地,到如今也有了不少年头。
    这位瑞王殿下,在边境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她并没有像寻常王爷一般,不求有功,只求无过,而是真正地带领将士们改善了边境的生活。
    边境之地,九牛一毛,那里时有战乱发生,外族也爱在冬日前发动战争,来边境抢夺粮食。
    但是自瑞王到了边境之后,情况却大有不同。
    瑞王师承大将军,端的是一个文武双全,她善用兵法,谋略无双,竟直接将外族阻拦在边境之外,并说服外族首领与当朝签订友好协议,每年进贡,换取粮食。
    当然,其中的奥妙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
    而近日,年关将至,多年未回朝的瑞王突然被皇帝召回,此事当然引得了很多人都关注。
    不管怎样,众说纷纭,这位书呆子也只是简单地讲了一下当年的事,并未下什么定论。
    当然,这毕竟是当朝天子,多加妄论确实不好。
    因此今日的众人,关注的热点,只在这瑞王殿下身上。
    “据说这瑞王到如今都未娶夫,我觉得是太后看不下去了,让陛下把她召回来赐婚的。”一位女子信誓旦旦。
    “可我听说瑞王不行,这么多年府上连一个侍郎都没有,这娶亲,不就是糟蹋了良家少男吗?”有人质疑道。
    “啊?你听谁说的?瑞王的私生子不都能走路了吗?”
    “哎呀哎呀,谁提的这个话头啊,咱们要讨论的哪是这个呀!”
    突然有一人大声喊道,现场蓦地一静,有位好事者还真就站了出来,问还坐在原处听人讨论的书呆子道:“书师傅,你说这瑞王她到底是举还是不举?”
    现场“噗嗤噗嗤”,笑声四起。
    而书呆子也含着一抹莫名其妙的笑,转着手中的茶杯盖子沉吟道:“这……据我所者,瑞王殿下应当是没有这方面的问题的。”
    “哦!”现场了然声一片。没有人质疑,此话题就当做一掀而过,众人很快又讨论起来对于瑞王殿下的别的猜测。
    ----
    当天下午,陈沅元二人自认为涨了见识,了解到了很多以前完全不知道的皇室秘辛,对于当今的皇室成员们也都有了一些了解。
    在书呆子退场之后,她们二人也与郑岩两姐妹告别,并约好了改日再在此处再见。
    回去的路上,钱长安还在兴奋地跟陈沅元讨论今日听到的八卦,陈沅元无奈点头,注意到了路边行过的一队人马。
    这是……
    “嘿你听说了吗?丞相府的大小姐被关入大牢了!”有几个百姓讨论了起来。
    “真的吗真的吗?这可真是苍天有眼啊!”
    钱长安也明显听到了此事,她看向陈沅元,膜拜道:“这位书呆子可真神啊!她猜的竟然如此之准!”
    陈沅元沉吟道:“或许她不是猜的,而是本身就提前知道了。”
    周围的声音纷纷扰扰,她的话钱长安没有听清,她问道:“你说什么?”
    陈沅元摇了摇头,没再重复:“师傅们说让咱们回去的时候买些肉,咱们去看看吧。”
    “奥!你不说我都给忘了,咱们快去吧,去晚了就没好肉了!”钱长安听到此事,瞬间就被吸引了注意,她赶忙拉着陈沅元去晚市,打算抢到今日的好肉。
    赵文赵武和阿段三人,则赶快跟上了步伐,那晚市,人可真不少啊。
    ----
    一段时日以来,赵文和阿段做起菜来已经像模像样,因此在进京有了条件之后,她们也并未雇佣一位厨子,而是自己做饭。这样一是安全,二是便利。
    毕竟在京城找一个擅长南方菜的厨子可不好找。
    回到院落,陈沅元与钱长安也收了心,开始了晚间的温习。
    夫子曾说,科举到了最后,考得不是你会多少知识,而是你的心智,和你考场中的应变能力。
    有很多考生在前十多年寒窗苦读,用下决心,却在最后的关头,尤其是会试之前,什么书籍都看不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