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41页

      林母:“你可拉倒吧,整天就想吹牛,人家年轻人比你学得好那不是应该的?你要是年轻时候学,你也学得更好。”
    林父这才舒服点。
    大舅妈怕他们路上饿,就给装了两包月饼和饼干带着,还装上一小桶温水,这样对付一下也不用在县城吃饭,外面吃饭太贵了,舍不得。
    本来林父开车,林妍提醒他,“爹你早上是不是喝酒了。酒驾是犯法的,去县里交警可多。”
    其实他们捞不着走高速,只走没有交警查的国道和村道,但是林妍就想拿酒驾说事。
    林父:“我早上就喝一小杯,现在早没味儿了。”
    大舅赶紧劝着他别开了,让儿子开。
    林妍要去给韩慕阳汇钱,就坐二哥开的三轮车去县里了。
    二哥属于胆大心细那一类的,虽然学习成绩不行,可种庄稼、开车什么的都不错。
    反正林妍发现他开三轮车很稳,不像林父那么毛糙。
    这种三轮车虽然属于机动车,但是速度有限,其实还是安全的,但是绝不能拐弯的时候急打方向盘急刹车,非常容易翻车。
    到了县里男人们去看三轮车,林妍先去信用社取钱然后直奔邮局给韩慕阳把钱汇了。
    她又买了一些点心和水果去看望韩卫红,这也算是人脉关系,就算有韩慕阳这层关系自己也得走动着。
    韩卫红恰好在家,见她过来非常高兴,热情地招待她吃月饼和苹果。
    她很喜欢林妍,这些日子不见还怪想的。
    聊了一下,果然之前林媛走的那天没买到火车票,多亏林妍给的联系方式。林媛在火车站给韩卫红打了电话,韩卫红给火车站熟人一个电话,人家就给林媛和林父弄了两张坐票。
    林媛和林妍一个想法,不能让林父知道太多,免得他以后大包大揽,就说一个同学家长帮忙的。
    韩卫红:“妍妍,有没有像你这样勤快能干的女孩子?”
    林妍心下一动,这是有活儿?她就介绍梁春莉给韩卫红,“我这个同学从小一起长大的,性格憨厚老实,会做饭,手脚干净,正打算出来找个活儿干呢。”
    韩卫红:“那可太好了。你姑父他们食堂想找个帮忙洗菜的,不过只是临时工工钱也不多,城里人不肯干。一天才6块钱,倒是管吃住,不知道你同学愿意不。”
    韩卫红和林妍也很熟悉亲近了,知道她的性格,既然林妍推荐那就说明女孩子人不错。
    这工作城里人看不上,临时工,不知道做多久就拉倒了,而且工作累工钱少,所以一般都是从附近农村找人。
    林妍笑道:“那肯定乐意。我们乡下女孩子,有个赚钱的地儿就乐不得呢。”
    她说去给村里打个电话通知一下。
    韩卫红领着林妍去打电话。
    林妍把电话打到大队,让人大喇叭喊一下梁春莉,说过六七分钟再打过去。
    现在快晌午了,梁春莉应该在家做饭,她家离大队没五分钟的路。
    等林妍再打过去,果然梁春莉就接了,激动得不行,“妍妍,你咋给我打电话呢?”
    林妍笑道:“不是说找活儿么。我姨这里要找一个人。”她就把临时洗菜的活告诉梁春莉,同时也把情况说清楚,时间不定,工钱不多,活累。
    梁春莉却很高兴,“我干!”
    林妍就让她跟父母说一声,明天带铺盖坐车到县里棉油厂来报到。
    梁春莉挂了电话,还有些做梦一样不敢置信,妍妍太厉害了,这就给她找到活儿了?大队里其他人都各自回家干活,就会计一直坐镇。他也听见电话内容了,乖好奇的,“林妍给你介绍工作?”
    梁春莉却知道不能乱说,免得给林妍添麻烦,她笑了笑,捂着嘴跑了,生怕自己说漏了好事就飞了。
    她飞奔回家跟爹娘说,要去城里棉油厂做临时洗菜工。
    她娘还有点不乐意,“大冬天去洗菜,不把手冻坏了?赵玉芹她娘说青市可好了,里面有暖气,在屋里穿线衣裤,顿顿有鱼有肉,还不用干累活,赚钱还不少。”
    梁春莉:“那她到底干啥,你知道吗?”
    她娘:“不就是给人家洗头嘛。”
    梁春莉差点哭了,“娘,你是亲娘吗?就洗头那么轻松的活儿,人家为啥非要赵玉芹去干?她五大三粗的,也不漂亮,又没有文化!这么好的活儿,人家干嘛不请那些有文化又漂亮的人去?比如说林媛林妍那样的?”
    她娘就不说话了,赵玉芹她娘吹得好听,只说洗头,但是很多人都说那几个闺女在成立是卖的,赵玉芹她娘还骂说谁造谣谁死全家,她闺女可是清清白白黄花大闺女呢,然后吹嘘了一顿洗头有什么窍门,怎么拉拢顾客等等。
    他们也没去过城里,也不知道城里所谓的红/灯区,洗头房的奥秘,自然是人家说什么就听什么,自己只是瞎猜罢了。
    现在看林妍帮闺女在棉油厂找了个临时工的活,虽然不知道多久,但是也是个活,去了城里就代表有机会。
    她同意了,“那你去试试。”
    她男人又说是不是得给人家介绍人带点东西。
    她娘道:“咱刚收了花生,给人家送袋子去,城里人不种地,稀罕这个。”
    梁春莉:“娘你会织毛线,你给妍妍织副手套呗,她上课冻手,每年都犯冻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