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嫉恨
秦锦春一直留住承恩侯府,二房那边没打发人来说什么,她自然就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长姐曾经一度想夺她应选皇孙女伴读的资格了。
她在承恩侯府诸位长辈的帮助下,没几日就顺利进东宫,通过了第一轮的甄选。
太子妃唐氏非常注重女儿的伴读挑选事宜。这次选上来的四名伴读,若无意外,是会陪伴在敏顺郡主身边至少四五年时间,若是品性、才学不过关,日后难免会对郡主造成不良影响。
敏顺郡主自幼体弱,而东宫太子的孩子,除了这一个女儿,就再也没别的孩子能养到这么大了,自然又珍贵几分。太子妃唐氏只此一女,平日里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更是一句重话都不舍得说。若郡主犯了什么错,太子妃唐氏也是缓言教导,从不疾言厉色。幸好郡主小小年纪,就明白事理,很是乖巧懂事,不然早就被母亲宠成刁蛮任性的性子了。但也正因为她这般懂事,太子夫妻又对她更怜爱几分,等闲不会有严厉管教的时候。
这么一来,郡主身边玩伴的品性就非常重要了。若是当中有人品行不端,欺郡主年幼,哄骗窜唆郡主走歪门邪道,太子夫妻俩岂不是要悔死?所以,郡主身边的人,容貌、家世都不重要,人品、性情才是重中之重。就连郡主身边侍候的宫人,也都是特地挑选了性情和顺、宽厚稳重之人,一个敢动歪心思的人都没有。
此次郡主要选伴读,因报名的人多,太子妃头一次甄选,是把那些一看就令人觉得不合适的,先行淘汰了。这里头就包括年纪太小不定性,自己都还需要人照顾的宗室皇亲勋贵之女;此外还有性情比较刁蛮任性、争强好胜,还有明显巴结谄媚言行的——太子妃是要给女儿找伴读,又不是要给女儿找马屁精,就算真要听人巴结,也别太过露骨才是;最后,则是将年纪较长,容貌又分外出众的给淘汰了,因为太子妃怀疑这些女孩儿可能不是来应选郡主伴读的,倒有可能是冲着太子而来。
可如果皇孙女身边的伴读,真的成为了东宫姬妾,东宫的脸面就丢尽了,太子的好名声也会大受打击。因为世上没有哪个要脸的男人会这么不讲究,把女儿身边亲近的侍女纳为妾室的。而郡主伴读,在太子妃看来,性质跟女儿的侍从也没什么两样了,充其量就是身份高一些。她身为东宫主母,断不能看到如此不体面的事发生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更不能容忍有野心家利用自己的女儿往上爬。
这一轮的甄选总共有二十人通过,秦锦春是其中之一,并不特别显眼。而且当中亦有父兄官位不高者,但因为是皇亲或是勋贵旁支,本身表现也不错,才留了下来。消息传出,这二十个女孩子都十分兴奋,觉得自己前景大好,纷纷下定决心,要再接再厉,定要通过第二轮甄选才好。第二轮甄选是在十一月底,这就是最后的一轮了,通过的四名闺秀,便会正式成为敏顺郡主的伴读。待明年开春后,郡主入学,这四名闺秀便也会开始每日入宫伴读的生涯。
对此,秦锦春是既兴奋,又有几分灰心。真正在东宫见过其他候选人后,她就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若不是有堂兄堂姐为她出力,兴许她第一轮就会被淘汰。她隐隐有个预感,觉得自己通过第二轮甄选的可能性不大,自然就灰心了几分。
对此秦锦华有些不以为然:“我哥哥都给太子殿下递过话了,你入选又有什么难的?四个人呢!只要郡主喜欢你,就连太子妃娘娘也会对你另眼相看的。你怕什么?仔细想想,你在东宫时,郡主可跟你亲近?”
秦锦春心下略安定了些:“郡主还记得我,问我如今是否还爱吃东西,怎么好象瘦了呢。她还赏了我一盒子点心,都是宫中内造的,外头再没处买去。”当然,她身在承恩侯府,其实也吃过好几次这种点心了。
秦锦华便笑道:“这就行啦。别在这里瞎操心,赶紧把书背熟一点儿,再练练字,万一第二轮要考功课,你可得再加把劲儿才行。就算最后你能入选,功课太差,也会叫人笑话我们秦家的女孩儿教养不如人不是?”
秦锦春便乖乖听话,背书练字去了。
第二日秦含真过来看她,听她说起担忧,则是另一种说法:“尽你所能去努力过了,就算最后不能成功,也不会留有遗憾。这次选伴读,比我原本预想的规模要大些,引起的影响也更大。四妹妹与其费尽心思想要怎么入选最终名额,倒不如好好借机表现一下自己的长处。如果能在其他候选的女孩儿当中挣一个好人缘,让宫中的女眷们也看到你的优点,好名声一传开,日后还怕没有好人家看上你吗?大姐姐昔年也曾风光过,有过好名声,后来是自己作死,坏了名声,才落得如今的境地。你反其道而行之,就算别人知道你家里人不成器,好歹你还会被人夸一句出淤泥而不染呢。”
秦锦春听得心情复杂,不知该如何回应才好。不过,秦含真这话是真心为她好的,她也听进去了,稍稍修改了一下自己的行事方针,真打算要刷一回好人缘了。
第二次甄选的日子还未到,二房薛氏就派车来接秦锦春,美其名曰“想孙女了”,要接小孙女回去多住几日。派来的人一改过去的不冷不热,脸上带着笑,说话特别热情亲切,搞得承恩侯府的门房都有些受不了。
承恩侯府的人自然没办法拒绝人家祖孙团聚,只是想到万一秦锦春要在家留到甄选那日,给她准备的衣裳配饰,还有她平日看的书用的文房物品,就得要提前送到二房来。没办法,他们只好让秦锦春带着书本文房回家去,等到甄选前一天,她若还不能回承恩侯府,便要将衣裳配饰也送过来。
秦锦春还是回到家之后,听母亲说了,才知道大姐曾经想过要夺她资格的事,心中怒极,却又有些好笑:“事情哪儿有这么简单?那是天家!我们二房从来没有过圣眷,大姐姐怎么敢以为自己有个皇后侄孙女儿的身份,就能横行无阻了?幸好母亲劝住了祖母,否则我们家就要成京里的笑话了!”
小薛氏其实已经被气得小病了两天,今年冬天比往年似乎要冷一些,因此她如今也是有气无力的,脸色也不大好。她对女儿说:“我如今对你大姐已经不抱希望了,只求她将来能安安稳稳嫁个人家,平平安安过一辈子,也就是了。早在她们当年明言拒婚蜀王幼子的时候,你大姐就已经断了嫁进高门大户的希望,真不知道太太什么时候才能清醒过来。如今且由得她们去吧,你不要理会,好好待在长房那边,跟紧了你二姐姐。你今后的前程,怕是都要靠长房了。我只求你能一生平安喜乐,便已足够,也不求攀什么高枝儿。那不是我们这等人家能肖想的。”
秦锦春看到母亲脸上的病容,眼圈儿一红,就要掉下泪来:“母亲病了,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我应该早一些回来侍候您的。”
小薛氏淡笑:“我不过就是没什么胃口,懒怠动罢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大病。今冬天气这样冷,家家女眷都有人觉得不适,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你也不用顾虑到我,尽快回长房去吧。在这里留得久了,还不知道你大姐会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她不懂事,你没必要受她的气。”
然而,这件事并不是小薛氏能做得了主的。薛氏一力主张要让小孙女在家中多住几日,然后直接从家里出发去东宫参加甄选,如此一来,才算是他们家的女儿被东宫看中了,不然样样好处都叫长房得了去,他们二房的女儿岂不是成了长房养的了?如今薛氏一改过去对小孙女的漠视,天天在她耳边念叨生恩最重,让她不要忘本,将来进了宫要如何为家人谋福利,比如求太子给她父亲升官,求太子妃为长姐说一门体面的好亲事,等等。
秦锦春忍着气,先是假意表示了一番自己的孝悌之心,接着才一脸担心地问:“祖母真要这么做么?且不说我能不能见到太子,若是太子妃真个开金口,为大姐做媒,咱们家可就没法拒绝了。万一到时候太子妃说的人家不合大姐的意,那该怎么办?”薛氏顿时傻了眼,沉默了好半天,脸色也越来越难看,没多久就把秦锦春给打发出去了。
秦伯复也非常重视小女儿这次机会,天天都要耳提面命,厉声教训小女儿在东宫要如何谨守礼仪、用心侍奉贵人。秦锦春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心里只抱怨父亲为何天天在家?难道衙门里就没事可做了?为着要听父亲的教导,她每天的功课都给耽误了,连背书都要从睡觉的时间里挤。
也就只有小薛氏心疼女儿,私下让厨房多做些补品,给秦锦春补身子罢了。
秦锦仪冷眼看着全家人围着小妹转,心中象被火烧了一样,说不出的嫉妒与怨恨。这份风光,本该是属于她的。小妹样样都不如她出色,凭什么将她比下去?!倘若小妹真个做了东宫郡主的伴读,将来婚事定是不用愁了,说不定还会被贵人看中,而她呢?她如今都十八了,婚事还没有着落呢!老天何等不公?小妹自小就对她这个长姐不敬,若不是靠着巴结讨好长房、三房,又怎会有这样的福份?若真叫小妹出了这个头,自己这个长姐将来在家中还有容身之地么?!
于是,就在秦锦春出发前往东宫参加第二轮伴读甄选的那一日,她穿戴一新,披着厚厚的斗篷,辞别家人,走出家门,正准备踏上马车之际,忽然有人从胡同的另一边飞快跑出来,提着桶冲她泼了一桶冷水,便飞快地跑了。
秦锦春浑身湿透,立在寒风中,整个人都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