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宅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67页

      但是附加条件就是要送他们家三少爷进学堂。
    老郭家觉得没啥大不了的,就一个十岁的小子进学堂而已,而且不是长期读书,就是在这里学几天,商队回去了,那位娇贵的三少爷,也会跟着回去的,村里肯定没意见。
    加上他们家给的钱多,老郭家没跟人说,这边就答应了。
    还是写在契约文书上的条款,要是违背了,是要退还人家租金的,还要加上违约金。
    那不是他们家能承受的,他们家早就把钱花出去了。
    因为盖房子,不是盖完就完事了,里头的各种物件儿,都要换一下了,他们家来这边的时候,一穷二白,还要靠良哥儿的婚事才能吃饱肚子。
    后来良哥儿不理他们了,他们又靠小雅的婚事过日子,靠来靠去最后还是要靠自己。
    “大家误会了,吴三少爷可以用我家的名额,我家是榆树村的啊!”郭老大赶紧站出来,支持自家的租客。
    这可是他们家的财神爷。
    “你家的名额?”邵小可皱了皱眉头:“郭老大,你家哪儿来的名额?你家的大小子都十五了,二小子也十三了,早就过了年纪,你家的孙子辈儿,还没人影儿呢。郭老二家的大小子十一岁了,二小子才三岁,还不到年纪。何况,没听说名额还能让人顶替。”
    最少上学的年纪也得六岁才行,太小的孩子,没资格进来。
    老郭家的郭老二,本来是有个姑娘的,六岁了,但是因为他们家重男轻女,那孩子在家估计日子过得不好,病病弱弱的不到七岁就夭折了。
    要是那个孩子活着,倒是真的有一个名额。
    实际上,他们家大小子,这几天正在相看人家,这不是有了钱么?家里的东西也都是新的,但是这都需要钱,孩子相亲要是成功了,还得下聘礼,准备婚事,事情太多了。
    再说了,他父母年纪大了,有个万一还得留一些过河钱。
    就是预备一些钱,好应付事儿。
    “我……我们家是在榆树村,也得有个名额啊,我可以让给吴三少爷。”郭老大强词夺理。
    “这是老朽的小学堂,老朽说了算。”孔老大人淡然的道:“不只是这位吴三少爷,整个泾河城吴氏一族,都不学无术,有辱斯文,这就是我的评价。”
    “区区一个乡下小学堂的教书先生,有何资格评论我泾河城吴氏一族?”吴三少爷抬头挺胸:“我吴氏一族百年威望,不是你区区一个教书老儒能评价的,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吴三少爷甚至想找人动用关系,辍落这三个老儒生的功名,不管是秀才还是举人,只要不是进士,都好说。
    在泾河城那边,这种事情他们吴氏一族不是没干过。
    前朝的时候,就有几个举人得罪了他们吴氏一族,然后他们就买通了当时的学政官儿,将那几个举人给消了功名。
    这一直是他父亲说过的骄傲的事情,现在他也想这么干了。
    “哦?”孔老大人笑了笑,只是那笑意不达眼底:“我倒是想看看,你想给我什么罚酒喝?”
    他这辈子,出身是真得显赫,还从来没人敢这么跟他说,请他喝罚酒?
    就连当今皇帝都不敢这么说,何况他还教导过六皇子,如今的太子,两代帝师,就是他未来的头衔。
    “我要辍落你的功名,你读了一辈子的书,考取功名不容易,何必这么倔强呢?”吴三少爷到底是没受过啥苦头,这会儿得意的看着孔老先生:“只要放我进去,我可以不计较。”
    如果不放他进去,他就要计较了。
    这意思摆的太明显,让他们三个老先生都觉得好笑了。
    “我倒是想看看,是谁能这么能耐,可以辍落我孔家人的功名。”孔老先生甩了甩袖子:“你可以试一试,我山东孔府出来的嫡支嫡脉的嫡子,考取的功名,有谁敢辍落?你泾河城吴氏一族,并非能一手遮天。”
    吴三少爷皱了皱眉头,倒是吴河大管事,脸色当时就变了:“请问老先生……出身哪儿?”
    但愿是他听错了。
    “老夫山东孔府,衍圣公之第三子,官至一品。”孔老大人关上了大门:“老夫孔朝奇。”
    第466章 暮春时节事纷纷
    吴河大管事脸色奇差的带着三少爷回了他们租赁的地方,后来又急匆匆的走了,临走之前,要回了他们的房租。
    虽然老郭家撒泼打滚说没有钱,但是吴河大管事不管那个,直接将他们家给抄了!
    翻出来的东西都带走了,勉强够抵得上他们的那些房租。
    但是老郭家可惨了,没粮食,没有钱,没有各种家伙事儿。
    更别提,这个时候青黄不接,他们家不得不去村长家求借了一些东西回来应急,其他家是不会给他们帮助的,他们家不敢赖村长家的账。
    而且老魏家也没给多少东西,勉强饿不死就行了。
    倒是魏村长说了,他们家要是再惹事情,就赶他们出村子去,因为他们榆树村不能有吃里扒外的人。
    老郭家受到了严厉的警告,立刻就消停了,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魏村长给他们家的新房子,又找了一个商队入住,这次租赁半年的时间,或许他们只住三五个月,故而只给了五十两银子的租金,还是被村长媳妇儿,给扣下了欠账抵债之后,才给他们剩下了二十两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