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页
卫博然一一应了,当即就遣了人去查。
一想到这个王兴言是沈明安的叔父,陆辞珩就心烦不已,沈明安和王兴言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事情,才导致沈明安当时在吴季同府门外见到他时,反应如此怪异又剧烈。
他做了个手势,李行远悄无声息地行至他身前,负剑待命,陆辞珩微一怔神,若是让暗卫去查,必定能将始末查清楚,只不过是时间早晚问题。
但与其这样,不如使点手段去牢里审王兴言,反倒会更快一些。
思及此,陆辞珩和李行远吩咐了几句,从门口走了出去。
外边天色暗沉,风雪肆虐,陆辞珩嫌张凌动作慢,索性自己撑了把伞,踏进了凛冽的风雪里。
大理寺狱在大理寺的最西侧,陆辞珩一盏茶的功夫就走到了,刚把伞收起丢给张凌,就看见柳和裕探头探脑地站在门口的两个狱吏旁,他手里的伞上,雪水化的水珠正顺着伞骨缓缓往下滴,在地上积起一小洼水。
水滴声在空荡的牢狱长廊上激起清晰的回响,陆辞珩无端觉得有些心慌,拧着眉问他:“你怎么在这里?”
柳和裕正满心焦急,陆辞珩忽地出声,语气又冷硬,把他吓得浑身一震。
他转过身来,看见陆辞珩满身郁气的样子,更是吓了一跳,在陆辞珩的追问下,过了好半晌才哭丧着脸说:“先生不让我进去。”
第75章
大理寺狱和诏狱不同,大理寺狱只是对案件审理时的犯人进行暂时性的关押,所以它的形制并不是很大,守卫相对而言也没有那么森严。
但也并非是能随便进出的,狱吏不认识沈明安,却认得他手上御赐的令牌。
这块令牌是陆辞珩给他的,无论何时何地见此令牌,都如同皇命。
陆辞珩并不限制他的出行,担心沈明安遇到事情时处理起来受限,甚至还将这块令牌交给他,给予他与天子同等的权力。
狱吏领着沈明安往关押王兴言所在的方向走,王兴言被关押十五日,如果再审时依旧没有证据能坐实他的罪名,那只能将他释放。
若是这次没有将王兴言定罪,之后的他只会更加肆无忌惮,沈明安清晰地知道,王兴言对自己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自己不是第一个,方知书也绝不是最后一个。
而以王兴言的警惕,如果将他释放后再去抓他,更是难上加难。
沈家的案子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要重审的话就要重新搜证审查定罪,这些都需要时间,沈明安等不了,自从那日在宫门口见到王兴言后,他每天晚上都噩梦缠身,父母的死时时刻刻萦绕在脑中。
何况不管是沈家案子的疑点还是方知书的事情,都指向了沈明安心中的猜测。
他得向王兴言求证。
狱吏将沈明安带到最里间的大牢,拿出钥匙打开了牢门的锁。
腹中断断续续的有些疼,沈明安深吸了一口气,压抑住自己心里对王兴言的厌恶与本能的畏惧,走进了铺着薄薄一层干草的大牢。
牢狱里阴冷潮湿,四周散发着一股霉味,王兴言正坐在地上的草堆里假寐,很显然,他对这间大牢的环境十分嫌弃,宁愿坐在干稻草上,也不愿意去碰地上那条虽然脏污破损,却可御寒的棉被。
钥匙和铜锁碰撞,铁门吱呀作响,王兴言浑不在意地抬眼,在看到站在门口的沈明安时喜不自禁地从地上站起来,他想走到沈明安近前,又被脚上的镣铐限制了行动,只能站在原地,但眼中的痴迷却完全不加掩饰,殷切开口道:“明安,你去哪了,叔父到上京来,怎么找也找不到你。”
狱吏将牢门打开后就退到了远处守着,沈明安就站在牢门处,并不靠近,他冷冷地注视着王兴言,神情漠然,不答反问:“你不是想找我吗,那为什么要买方知书?”
“我是觉得方知书与我有缘,想有个孩子来给自己养老送终,这才给他赎身的。”王兴言还存着一丝谨慎,说起话来却有些前言不搭后语,“方知书虽然乖巧,但如何能与你相比。”
沈明安神情愈发冷淡,“是给你养老还是买到府中来当娈童满足你的癖好?”
“明安你这是说的什么话?”王兴言沉下脸,摆出一副长辈的架势来,“当时你在江州一个亲人都没有,是叔父把你带回家,给你父母下葬,这些你都不记得了吗,叔父待你那么好,现如今你当上大官了,翅膀硬了,不来孝敬扶助叔父也就罢了,却还要说这种话来中伤我,未免让人心寒。”
人之有德于我,不可忘也。
父亲教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沈明安一直不敢忘,从前也正是因为感念王兴言的情谊,所以沈明安从来都不敢和王兴言说破,可一旦想到父母的死和王兴言脱不了干系,如今王兴言却还要以此来惺惺作态,沈明安就恶心不已。
“你每天夜里给我下药,将我迷晕过去后,用我的手来自渎。”沈明安勉力压制,还是抵不住声线中不由自主的发颤,“你说的待我好,就是这样……猥亵我吗?”
沈明安幼时不敢说,以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将它慢慢忘却,年岁越长,他对这件事越是不敢去触碰,也不愿意想起,只是一味地逃避。
可逃避并不会让他好受一些,年幼时的遭遇如同噩梦般如影随形,干呕、畏惧、自我厌弃,这些都让他痛苦不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