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头顶一片绿草原
这一下乌野郎君心头的怒火更盛,但望着水波荡漾的湖面却又无可奈何,毕竟他们平素里都是生于草原之上,弓马娴熟,但水性却都不擅长,这一次之所以扎营这里,也是以己推人,将这一点忽略了,这才有了劫营之痛,只是此时再说什么也晚了,那些骑士见一轮箭雨落空,再次搭箭射出。
还不等那些金兵第二轮箭雨落下,那些木筏已经离弦之箭一般破水而走,达到了射程的极限,其中大半箭矢落到了水中,飘浮了起来,只有少量的箭矢,稀稀落落的被那些白龙寨的壮汉以木盾轻易的挡了下来。
转瞬之间,完颜宗弼也带人追到跟前,看着远去的木筏和上面的众人,同样气的咬牙切齿,那些随乌野郎君前来追赶的亲兵一个个下马叩首,身躯打颤,显然是怕到了极致,就连乌野郎君,此时也下了战马,耷拉着脑袋,苦丧着脸单膝拜了下去。
“属下乌野郎君参见四太子!”乌野郎君想要开口说些什么,但刚一抬头,就见完颜宗弼眼神凌厉的盯着自己,其中有恼怒、失望和一丝隐隐杀意,当下嘴唇嚅动了几下,僵硬着身子说道。
“乌野,是何人将营盘扎到此处,又只派了一小队人守在湖边?”完颜宗弼面色阴沉如铁,只见他凝望远处那木筏上提枪的杨霸天,接着扫了一眼地上那具被削了半个脑袋,和不远处堆在一起的一小队金兵,声音淡漠的道。
夜风徐徐,夹杂着黎明前的晨露气息,阵阵清凉的风吹拂着众人,但乌野郎君和那些跪了一地的金兵却俱是出了一身的冷汗,那沾着血水和汗水的衣甲让所有人都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这,这是完颜习古乃与我商量,来到此处后,我们观察了地形,这才将营盘扎到此处,却,却没有想到真有人敢来劫营,还,还是以水路前来,属下该死,请四太子责罚!”乌野郎君本来有心推到完颜习古乃身上,但话到嘴边,却是说出了实情,毕竟跟随完颜宗弼日久,他太了解四太子的性格,若是自己在这件事上有任何虚言,恐怕都见不到日间的太阳了。
“好,好的很!”完颜宗弼听完,眼中厉色一闪,接着重重扫了一眼乌野郎君,竟然也不答话,冷冷哼了一声后,转身折马就走,乌野郎君一见,顿时脸色变得惨白了些,尤其是看到完颜宗弼身后韩常等人讥讽的目光,只恨不得地上有个缝,自己好一头扎进去。
“郎君大人,我们?”转眼间,完颜宗弼带着人已经朝内谷奔驰而去,乌野郎君身边跪着的亲兵抬头看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后,四下望了一眼,接着稍稍活动了一下肩膀,这才小声开口询问道,只是说了一半,却被乌野郎君狠狠瞪了一眼。
“快,随我回去!”乌野郎君一副神不守舍的样子,他倒想方才完颜宗弼治了自己的罪,这般却着实折磨,但在这里也是不妥,所以立刻腾身而起,带着一众亲兵上了马,朝完颜宗弼急追而去。
帐外的喊杀声弱了下去,皮靴奔走和战马嘶鸣的声音却是此起彼伏,将营帐中原本就心惊肉跳的一众宋俘吓的胆战心惊,唯恐怕被金兵将气出到自己一行人身上,好在这些人里,大多都是文臣,野蛮的金兵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倒没有对他们过于苛刻,尽管有了劫营这场大闹,重要的注意力也没有放在这群人身上。
练瑶川侧耳倾听着外面的动静,当他听到帐外隐隐传来的喊声时,心头一动“金国四太子?那援兵应该是那金兀术带人到了,这个人可是个厉害人物,看来之后行事得当心点了。”
对金兀术,练瑶川并不陌生,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记载了这个金国名将,可以说,北宋灭亡,跟这个金兀术有很大的关系,练瑶川隐隐记得自己看过的一本书中,更是将金兀术和岳飞写成了天敌般的存在,可见这金兀术的厉害。
不过在岳飞之前,金兀术确实十分骁勇,几次大举伐宋,他领军统帅,一路势如破竹,后来岳飞成为南宋栋梁后,这才让他屡战屡败,最后不得不借助秦桧的手害死了岳飞,想到这里,练瑶川心头一动,突然古怪的望向了秦桧和他那姿色还算中上的妻子王氏。
在野史中,秦桧为了讨好金兀术,可是将王氏献给了他,也有说是王氏主动勾引了金兀术,这才让秦桧顺利进入金国高层的眼中,最后将他作为最大的一着暗棋放回了南宋,最终导致赵构作出了自毁长城的事来。
这样一想,练瑶川的眼神就越发古怪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竟然看秦桧的头顶都隐隐变绿了起来,那秦桧发现练瑶川正打量自己和王氏,不由的露出一丝难看的笑容,显然摸不准练瑶川这是怎么了。
“练大哥!”秦灵漪此时也幽幽醒转了过来,左右环顾之后,紧紧的贴到了练瑶川的身边,一双灵动的目光,却在营帐里左右的环顾,虽然心里疑惑自己和练瑶川怎么回到了这里,但却忍住了好奇,不敢胡乱开口。
就在这时,无数金兵闯了进来,接着,和外面的金兵一起,将营帐拆了去,等夜空出现在众人的眼前,只见四周火把升腾,将本就发亮的天际照的一片通透,无数的金兵精骑围在四周,拆除营帐的步军却持着兵刃将练瑶川等人朝前驱赶起来。
四周的营帐已经俱被拆除,有那负责的金兵将营帐收了起来,前方左侧处,一大堆金兵的尸体堆积如山,一名头戴镶金象鼻盔,身穿龙鳞甲,披着大红战袍的金将正蹲在地上,翻看着那些尸体,那原本气焰嚣张完颜习古乃和乌野郎君等人,却跪了一地,再往后,便是一排排的宋俘,最前方的,却是颤抖着身体,被老奴搀扶的皇帝赵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