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篇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周科举(下)
没错这位对答如流的考生就是晋忠的孙子,这位从小有京尹召爷爷带大的孩子非常的聪明,而他是晋忠最小的孙子,也是晋忠儿子老来的子,也许四晋忠背叛过太多的主公,可以说到了他儿子这一代子嗣艰难,虽然他的儿子也服用了长生丹有悠长的寿命。
但是就是生不出儿子,在他儿子八十岁的时候终于和第十九房小妾生下了儿子,而这小妾马上被晋忠做主台上了平妻的头衔,可以说晋文豪从一位庶子一下成为了嫡子,而他的母亲也是母凭子贵从玩物一样的妾世成为了主母,同样被晋忠用功勋点兑换了长生丹后赐给了她,而这晋文豪的老娘现在看上去也就二八年华深的他父亲的宠爱,而他父亲看上去也就20多岁,很多次他和自己的老爹老年去庙会别人都不相信他们一家子以为是一对兄妹。
而他小时候上学的时候他母亲坐着马车来接他每次都被人误认为是姐弟,诸如此类的,更不要说在今天送考的时候还被同考场的人笑话连考试还要妹妹送,好吧晋文豪也觉得非常的无奈,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他看上去比她老娘还要大,就算是自己也用上了爷爷给的长生药剂,不过对晋文豪来说无所谓,因为和这些凡人比起来他属于勋贵世家,而也只有他们现在这样的贵族才能长生。
而现在这些笑话他的凡人百年之后还不是冢中枯骨,而他将长久的活在世上,这也是他们家族和平民最大的不同,而这次考试也是晋文豪想要证明自己最好的机会,因为如果通过自己的爷爷进入官场多数会被别然看不起,当然了别人表面上不会说,但是他会永远的笼罩在自己爷爷的阴影下,就像他的父亲一样,别人谈起自己的父亲总会说是晋忠的儿子,而自己在学校会被人说是大周帝国京尹召的孙子,虽然自己是官三代,但是总在爷爷的庇护或者是阴影下,而这次的试题对他来说其实没有难度,因为晋文豪问过他的爷爷策论题如何回答,他爷爷告诉他只要紧跟陛下的脚步就可以了,而这大周两代皇帝的政策其实是非常具有延续性,就是重点发展商业同时也是扶持农业,而压在农民身上的农税以周太祖所说过的话,要在百年内基本取消大周的农税,而现在大周的农税一降再降,可以说现在占大周全年税收总额的比例越来越低,可以说用不了多久农税就会取消,而这次的策论题可以说是帝国高层放出的明显的信号。
而作为帝国的勋贵一族晋文豪怎么会不知道那,所以他选择的是支持取消农税的论点,他看了看时间考试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刻,所以他开始按照他的论点开始论证,毕竟考试时间只有一个半时辰,也就是三个小时,而他看见其中一位监考老师在不停的看怀表,这怀表可以说是大周近百年来科技的结晶,不过现在还没有采用电池驱动还是采用了发条,这发条对大周帝国这种对机械和齿轮有久远研究的帝国来说没有任何的难度,虽然几天上一次发条比较繁琐,但是这样方便的计算时间的机器在上市后在大周国内大受好评,上面不但有二十四小时制的时间制度,同时还标注了华夏立法的十二时辰的计算办法,可以说对习惯了十二个时辰计算时间的大周人也不会有任何不习惯的地方,所以这样的计时器在大周国内一上市就卖到脱销。
而此时在晋文豪隔开的几个考场里也有一位同样是勋贵子弟的人正在考试,那就是百里奚的曾孙百里屠苏,作为百里家第四代的嫡孙也是第四代中的佼佼者,百里屠苏就延续了百里家的传统能文能武,虽然自己的爷爷在华夏的秦国那当大将军的时候战绩满操蛋的,但是也不能否认百里家的军事才能,而百里奚又是大周帝国的兵部尚书,可以说想要获得兵书等资源对百里屠苏来说是非常的容易的,而百里屠苏又毕业于大周帝国皇家军事学院,而且是以非常优异的成绩毕业的。
如果按照百里屠苏的成绩他可以进入皇家金甲军内直接成为一名少尉,但是他同样对从政非常感兴趣,正好他今年毕业的时候赶上了大周第一次科举,所以这次他放弃了直接成为军人的机会来参加了这次科举考试,看到如此的策论题,按照百里家的答案是基本反对的,因为对兵部来说如果靠着买粮食过日子有可能就会被这些大粮商绑架,毕竟无商不奸,对商人来说又百分之三十的利益就就敢违法,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会践踏世间一切法律。
而如果取消了农税,那大周帝国就失去了平价粮,百里奚就是这么认为的,虽然还有很大一部分官田,但是这样就方便了接下来的商人炒作粮食,但是李宏明觉得不可能,可以对帝国的粮价进行政府干预,可以出台指导价,如果谁敢囤积粮食或者哄抬物价,帝国的军队会交这些人做人的,但是百里屠苏还是受到了百里奚的影响所以他的回答是反对,随后他也围绕反对这个论点开始阐述他的文章,可以说晋文豪和百里屠苏可以代表了现在勋贵两派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当然这也是李宏明希望看到了,如果他们都团结一致,那就是架空皇家的开始,没有哪个帝王希望自己的手下大臣铁板一块的,正为所谓忠臣的伴生体就是奸臣,如果全朝廷都是忠臣,或者所谓的“正人君子”那帝王离饿死或者天下大乱就不远了,可以参考明朝默契的崇祯时代。
随后一个半小时很快过去,社论题的考试也很快结束,随后的两天第一次科举考试如期闭幕,随后礼部和抽调的六部官员开始对这两万张试卷进行阅卷,这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本章完,未完待续。)